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神会及其禅学思想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一、前言

禅宗是中国的佛教宗派,其肇始应推至五世纪初,北魏时期初祖达摩大师从印来华在北方的传禅活动。经过三个多世纪的传承发展,到曹溪慧能(713年卒)及其三传弟子百丈怀海(814年卒),达摩所传的禅已成为一支影响力很大的佛教宗派了。再经过一二百年的发展壮大,到唐末五代以至宋朝,禅宗已是最具影响力,成为势力最大的佛教宗派,成了中国佛教的代表。但唐末五代之后,禅宗都是曹溪慧能门下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系所传的南宗禅。而与曹溪慧能齐名的北宗禅以及其它一些禅系近于湮灭。北宗神秀系当时炽盛于唐洛阳、西安二京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势力无与伦比,神秀是“二京法王,三帝门师”,其本人和弟子义福普寂圆寂后都被加谥封号,这等荣耀应是前所未有的。禅宗史上的这种风云变幻,南宗北宗的地位变化,原因何在?一些历史资料中都提及神会,认为神会对南宗最后地位的确定,有重大作用。但在敦煌资料中禅宗早期资料被发现之前,有关神会的资料很少,神会的历史地位不受重视。对于上述情况,著名学者胡适在他的《神会和尚遗集》自序中说:

民国十三年,我试作《中国禅学史》稿,写到了慧能,我已很怀疑了,写到了神会,我不能不搁笔了。我在《宋高僧传》中发现了神会和北宗奋斗的记载,又在宗密的书里发现了贞元十二年敕立神会为第七祖的记载,便决心要搜求有关神会的史料。但中国和日本所保存的禅宗材料都不能满足我的希望。我当时有一个感想:今日所存的禅宗材料,至少有百分之八九十是北宋和尚道原、赞宁、契嵩以后的材料,往往经过了种种妄改和伪造的手续,故不可深信。我们要一部禅宗信史,必须先搜求唐朝的原料,必不可轻信五代以后改造的材料。基于上述原因,胡适在一九二六年七月,在大英博物馆和巴黎图书馆搜求了新发现的敦煌遗书,敦煌遗书的抄写时间,是南北朝和宋初之间。胡适发现了两万多字的神会语录,而在这以前,国内有关神会的资料才六百多字。因此从前几乎不被人重视的神会,其历史地位一下子明晰起来。胡适说伟大的神会被埋没了一千多年,终于又重见天日了。他归国之后,整理校编出版了《神会和尚遗集》,并激动地宣称:

神会是南宗的第七祖,是南宗北伐的总司令,是新禅学的建立者,是《坛经》的作者。在中国佛教史上,没有第二人比得上他的功勋之大,影响之深。

胡适在晚年,利用新发现的敦煌资料,又校订了神会的论述,写了研究论文,对神会评价是:

中国佛教史上最成功的革命者,印度禅的毁灭者,中国禅的建立者,袈裟传法伪史的制造者,西天二十八祖伪史的最早制造者,六祖坛经的最早原料的作者,用假造历史来做革命武器而有最大成功者,这就是我们的神会。

胡适对神会研究的结论显然有错误的地方,但其在研究禅宗史的思路方法和对敦煌资料的利用,引起了人们的很大的重视,可以说在禅史研究上贡献是不可抹杀的。继胡适之后,人们利用敦煌中的禅宗文献,开辟了禅宗研究的一个新天地。无疑地,对于神会的研究也是其中一个热点。那么,神会在禅宗史上的历史地位到底如何呢?下文结合有关神会的传记以及他的禅法记录,对神会其人其禅作一个简单介绍,并以此为契点,以便对禅宗有一个概要认识。

二、神会生平大事记

1生卒年考

神会,俗姓高,襄阳人(郡治在今湖北襄樊市),生于唐嗣圣元年(公元684年),卒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十三日,春秋七十五。这是依据一九八三年出土的神会塔铭上的记载。塔铭全称为“大唐东都荷泽寺殁没第七祖国师大德于龙门宝应寺龙首腹建身塔铭并序”。唐宗密法师的关于神会的传记,其生卒年同塔铭。其它有关神会的生卒年的史传记载有出入,如《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新修科分六学僧传》等。而近代以来的学者如铃木大拙、宇井伯寿、印顺、胡适等人关于神会生卒年的考证与《塔铭》参照不相同,也有出入。

尽管如此,还存在一些疑点需要进行探讨。例如据宗密《圆觉经大疏钞》中说神会“先事北宗(神)秀三年,秀奉敕追入,和上(神会)遂往岭南和尚(慧能)”,在《禅门师资承袭图》中又说他“十四岁来谒和尚(慧能)”。但是,神秀奉敕入京,据张说《荆州玉泉寺大通禅师碑》记在“久视年中(700)”,《楞伽师资记》则记在“大足元年(701)”,这时神会十八岁,不是十三四岁。另外,神会请王维作的《六祖能禅师碑》中说神会“遇师(惠能)于晚景,闻法于中年”。参谒慧能是十八岁还是中年呢?矛盾相差太大。所以现代学者杨曾文以为王维碑中有笔误,应为“遇师于晚景,开(闻)法于中年”,因为神会在慧能灭后二十滑台大播南宗禅(734年,时年神会五十一岁)。唐玄宗开元八年,神会奉敕住南阳龙兴寺,开始传禅,当年三十六岁。这样就说得通了。印顺法师在《中国禅宗史》中认为王维碑中“闻法于中年”当是“闻法于冲年”,“冲”与“中”通假,“冲年”是十岁到二十岁的青少年期,这样也说得通。

2出家参学

《宋高僧传》说神会幼学五经,喜读老庄,后览《后汉书》而了知到佛教,很是神往,从此不求仕途,后投襄阳国昌寺颢元法师门下出家。神会出家后,据宗密神会传记载,神会“先事北宗三年,秀奉敕追入,和上遂往岭南和尚”。他自己本人说,神秀奉武则天之命入长安,临行曾对门人说:“韶州有大善知识,元是东山弘忍大师附属,佛法尽在彼处,汝等诸人如有不能自决了处,向彼决疑,必是不可思议,即知佛法宗旨。”所以神会被神秀引荐而入曹溪。

关于神会初谒慧能的情形,见之于敦煌本《坛经》、惠昕本《坛经》、宗宝本《坛经》、《曹溪大师别传》、《禅门师资承袭图》等,几种记载说法各异,但内容实质还是大同小异的,由于这几种记载出自于后来的几家禅宗,和神会的关系有亲有疏,所以于神会有褒有贬。神会初谒慧能,慧能以严厉手段杖试神会,既是考验神会,又是以方便诱导神会切实自悟。现举敦煌本《坛经》为例加以说明:

神会,南阳人也。至曹溪山,礼拜问言:和尚坐禅,见亦不见?大师起把杖打神会三下,却问神会:吾打汝痛不痛?神会答言:亦痛亦不痛。六祖言曰:吾亦见亦不见。神会又问大师:何以亦见亦不见?大师言:吾亦见,常见自过患,故云亦见。亦不见者,不见他人过罪,所以亦不见也。汝亦痛亦不痛如何?神会答曰:若不痛即如同无情木石,若痛即同凡夫即起于恨。大师言:神会!向前见不见是两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来弄人!神会礼拜,礼拜,更不言。神会作礼,便为门人,不离曹溪山中,常在左右。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