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论佛教道德体系及其主要内涵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在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理性道德体系中,无论是从存续的时间和所涉及的地域空间,还是从形式上的完美和内容的丰富,或者是从吸引力和凝聚力,以及从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等方面来考察,佛教道德体系都应当之无愧地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佛教道德是随着佛教教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佛教教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佛教在2600年的悠久发展过程中,虽然其中偶有中断,但它始终以其特有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使其得以存在下来,并广泛地、深刻地和强有力地影响和控制着世界上相当数量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尽管如此,由于多种原因,人们似乎对佛教道德体系及其主要内涵仍然缺乏全面的、完整的、系统的、深刻的认识和研究,从而影响了佛教道德中优秀内涵的充分发挥,遏制了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在更高层次上的适应。因此,本人拟对该问题作一尝试性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佛教道德宗旨——普度众生

无论是从广义还是狭义角度来讲,佛教道德都是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并服务于佛教的总体目标。对佛教道德遵守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众生修行层次的高低。换句话讲,佛教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同时也是佛教道德所要追求的宗旨。佛教的终极目标是使众生都能得到普度,而佛教道德则是通过规范众生的行为去实现这一目标。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这里,手段和目标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以至于手段直接融入进了目标之中。

所谓普度众生,它既是一种目标,也是一种行为。因此,从行为上来讲,普度众生实质上就是修行者通过对其他众生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对其他众生的无私奉献,使其修行素质得到提高,最终功德圆满,获得无上正等正觉,从而进入涅般木界的高尚行为。当然,要普度众生就必须利益众生,普度众生是利益众生的核心,利益众生是普度众生的前提;普度众生是对佛教道德的高度概括,而利益众生则是佛教道德的具体体现;普度众生是佛教修行过程中质的飞跃,而利益众生则是佛教修行过程中量的积累。总之,普渡众生所承载的是对众生彻底、无私、忘我服务和奉献的核心内涵,是对众生服务和奉献的最高体现,同时也是佛教道德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

之所以佛教道德的宗旨是普渡众生,从本质上来讲,这完全是由佛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决定的。为了更进一步地说明这个问题,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佛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佛教世界观认为,整个宇宙世界都是在“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的法则中运行,即“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大智度论》上讲,“佛法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住是三昧中,观诸法念念无常、无有住时。”

“诸行无常”主要是指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甚至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而根本不存在常恒不变的事物。《涅般木经》上讲,“一切有为法,皆悉归无常,恩爱和合者,必归于别离,诸行法如是,不应生忧忱。”“须弥虽高广,终归于消磨,大海虽渊旷,会以还枯竭。日月虽明朗,不久即西没;大地虽坚固,能负荷一切,劫尽业火燃,亦归于无常,恩爱和合者,必归于别离。”因为佛教认为宇宙中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无一不是由色(由地、水、火、风四大所造)、受、想、行、识所构成,而四大和五蕴是聚散无常,即“观五蕴无我所”。因此,由它们所构成的一切事物也就必然会变化无常,正如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讲,“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阿含经》上讲,佛陀问比丘:“五蕴等是否无常?”比丘答:“是无常。”佛陀又问:“无常是苦否?”比丘答:“是苦。”佛陀再问:“苦是无常苦,变易法,是我我所否?”比丘答:“非我我所。”这正是:“当观诸色有、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一切悉皆无常。正观无常已,色受除已,必善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若过去,若现在,若未来,……彼一切皆无常。……”总之,佛教将诸行无常作为宇宙间各种事物现象之共性来认识,即把宇宙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作为一种客观、必然的规律来认识,并认为这种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对此“不应生忧忱”;在佛理的运用上,佛教通常又将之作为一切现象的本源,使之上升到真如的地位,从而使这一思想得到极大的提升和贯彻得更加全面、彻底。《大乘起信论义记》上讲:“夫真正廖廓……但以无住为信,随派分歧,逐迷悟而升沉,任因缘而起灭。”此无住即为派生世界之真如的主要规定。《维摩诘经》讲,“从无住本立一切法。”鸠摩罗什对此解释说:“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当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无所住。无所住故,则非有无。非有无而为有无之本。”中观学派则以“无住”之“空”性作为佛教因果报应等“一切法”得以成立的保证。禅宗的《坛经》上也讲,“我这法门以无住为本”,认为“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可使思想上不受束缚,得到解脱,从而进一步将无常无住直接提高到实现佛教的终极目标上来看待。

“诸法无我”则主要是讲“人无我”和“法无我”。“人无我”是讲人由五蕴构成,由于五蕴自身具有必然的聚散离合的特点,因此,人不可能

在世上久住。五蕴聚,人则生;五蕴离,人则灭。“法无我”则主要是指一切事物都是由“四大”等种种因缘和合而生,并不断变迁,直至毁灭,即初生次住终异后灭,最后成空。《瑜伽师地论》对此作了明确的解释:“人无我者,谓离一切缘生行外别有实我不可得故;法无我者,谓一切缘生诸行性、非实我、是无常故。”这就进一步促进了佛教向更深奥的“空论”方向发展。所以,佛经上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法无相、一切法无体、一切法不可行、一切法无所有、一切法无真实、一切法空、一切法无性、一切法如行、一切法如梦、一切法无别。”“一切法虚妄不实,速起速灭无有坚固,如梦如影、如幻如化、诳惑愚夫。”一切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镜中花、如梦如影、如音如像、如空中画、如旋火轮、如霓虹色、如日月光、无相无形、非常非断、不来不去、亦无所住,如是观察,知一切法无生无灭。”讲得如此形象、如此深刻,已经达到同时代对宇宙理性认知的最高顶点,从而成为真理式的理论。

佛教在观察到“诸行无常”的基础上推出了“诸法无我”的结论,这种符合宇宙客观实在规律的认识,为整个佛教教义的逻辑演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对来讲,“诸行无常”主要是指量变,而“诸法无我”则重点是指质变。由此,“诸法无我”实际上是“诸行无常”的必然结果,而由这个结果,又明白无误地客观地反过来指导人们去认识宇宙间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事物,即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诸行无常”。正是鉴于这个原因,促进佛教提出了寂静的、妙乐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概念,并要求人们通过修行来进入涅般木境界,从而达到普度众生的目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