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蜀地禅宗之禅法及其特点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一、概 说

《历代法宝记》是敦煌留存的早期禅宗史书之一,在敦煌文献中,现存有9个卷号,及日本石井光雄藏精编本;大约成书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作者不详;从记载的史实内容和倡导的禅宗思想上分析,当属四川保唐派与净众派的著作。保唐派与净众派是唐代四川境内以成都保唐寺与净众寺为中心而形成的禅宗派别,因二者之间存在着师承关系,在禅法思想上基本一致,仅有微小的差别,故本文统称之为蜀地禅宗。

《历代法宝记》以大量的篇幅对蜀地禅宗的源流及禅法特点进行了记述,内容丰富、详尽,而且比较可信。据《历代法宝记》书末所附保唐派门人儒者孙寰所写的《大历保唐寺和上传顿悟大乘禅门门人写真赞文并序》来推测,此书当成书于保唐寺无住法师于大历九年(774)去世后不久,是由其弟子编撰的。从其内容上来看,主旨在于阐明一个问题,即出自智诜之后的保唐、净众禅派在禅法上是尊奉达摩祖师之宗旨的,属于顿悟法门,并且在法系上承认从达摩到慧能的六代祖师,因为拥有从武则天赏赐的从慧能处得来的达摩祖师信衣袈裟,故而在声誉和地位上不仅优于渐修的北宗,也优于已经没有祖传袈裟的后慧能时代南宗各系。《历代法宝记》对南宗各系保持默认态度,而对北宗却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净觉所著《楞伽师资记》把宋朝求那跋陀罗奉为初祖是“不知根由,惑乱后学”,“彼净觉师,妄引求那跋陀罗,称为第一祖,深乱学法”,称求那跋陀罗是译经师,不是禅师,泽经师是传文字教法的,有违于达摩祖师“不将一字教来,默传心印”的教法。蜀地禅宗在祖统说及禅法思想上与北宗分庭抗礼,接近于南宗顿悟禅法,同时又具备自己的禅法特色。

二、智诜禅法

蜀地禅宗的始祖智诜(609-702)为五祖弘忍的十大弟子之一。《历代法宝记》的作者把他列为十大弟子中第二位,当然这是保唐、净众派弟子们有意抬高智诜在佛教的地位而有意所为。在弘忍门下有十大弟子,其中的神秀被北宗尊奉为六祖,慧能是南宗的创始人,而智诜则成为蜀地禅宗的缔造者。于是,在大唐帝国内部,禅界形成了北宗、南宗和蜀地禅宗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三者又都和祖师传法及达摩袈裟有着微妙关系。从现有的资料,尤其是《历代法宝记》的记载,可以看出,智诜的禅法思想主要有三点,即“当处依法,想念不生”、“生则有欲,不生则无欲”、“识心见性”。(《历代法宝记》语,以下引文凡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是书,不另注)

其一,“当处依法,想念不生”。西国婆罗门三藏问智诜:“僧人何得登高而立?”智诜答云:“赭回好好,更看去也。即当处依法,想念不生。”“当处”即指一切地,一切处,“依法”依照佛法来要求自己的言行,一切杂念妄想即不会滋长。《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二云:

若人无定心,即无清净智,不能断诸漏,是故汝勤修。

《佛遗教经》亦云:

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集(习)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乱。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

依法修禅,心既在定,诸杂念妄想不会增长,如日当空,光明遍照万象。一切所缘,都不为其所束缚。起住自由,来去自由,见色闻声,如石上栽花,如火消冰,不为所染,不为所缚,自由自在。想念不生,无挂无碍,这便是学佛人习禅人难得的思想境界。

其二,“生则有欲,不生则无欲”。武则天问智诜:“法师有欲否?”答曰:“有欲。”则天又问云:“何得有欲?”诜答曰:“生则有欲,不生则无欲。”智诜直言不讳地客观公正地回答了武则天的问题。正因为他有“欲”,武则天才赐给了他达摩信衣、弥勒绣像和新翻译的《华严经》等一系列物品。他若回答无“欲”,武则天可能就不赐给他物品了。《大智度论》卷十七云:

问曰:“行何方便得禅波罗蜜?”

答曰:“却五事(五尘),除五法(五盖),行五行。云何却五事?当呵责五欲。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五欲无益,如狗咬骨。五欲增诤,如鸟竟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七十三亦云:

五妙欲者:谓眼所识,可爱可喜可乐,如意能引,欲可染着色。乃至身所识,可爱可喜可乐,如意能引,欲可染着触……云何眼所识色妙欲?答:若色,欲界眼触所生,爱所缘境……

五欲即眼、耳、鼻、舌、身诸识所缘的色、声、香、味、触五境。通过这五种境才会生起人们的贪欲,故名五欲;是污染如理的尘境,故名五尘。人们对五欲的贪求,是烦恼和业障的本源。少欲之人,无欲无求,则心地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善法不断增长,杂念渐渐消除,涅槃因指日可待。不生则无欲,则指了却生死轮回,不生不灭,达到最后觉悟,便无任何欲望了,世间凡人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智诜虽是弘忍弟子,生活在世间法之中,离觉悟成佛尚早,可谓是“凡夫俗子”,只有正确地对待“欲”,选择适当方法去呵“欲”,才能定其身心,走自己应该走的道路。

其三,“识心见性”。智诜弘法前后达30年之久,于长安二年(702)去世,终年94岁。他的著作有《虚融观》三卷、《缘起》一卷、《般若心经疏》一卷,前二种亡佚已久,惟最后一种在敦煌文献中存有抄本7件。智诜的“识心见性”思想就体现于该文献之中。

《般若心经疏》,具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又名《心经疏》,现存7件抄本,首题“资州诜禅师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以九门分别疏释《心经》。由于深受唐代著名学僧慧净所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敦煌存写本4件,编号分别为S.554、北昆12、S.5850和日本天理图书馆藏品1件)的影响,智诜在注释《般若心经》时大量采用了唐初比较盛行的法相唯识思想,如八识、三性、四智等,在一些段落上加了禅宗以心性为解脱之本的内容。

例一,在解释“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一语时,将“时”字注释为:“若以智慧返照心源”。

例二,在解释“观自在菩萨”处,注释为:“一切诸法,以心为本。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三界六道,本由自是心生,净生秽土,悉由心造。心外无别境,境外无别心。心外无境,无境故无心;境外无心,无心故无境。无心无境,名为般若。”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