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顗在《观无量寿佛经疏》中也对「思惟」、「正受」句作了分别,他说:「初明三种净业,答思惟。汝是凡夫下,次明十六妙观答正受。」(31)可见,智顗与净影寺慧远一样,都把净业散心思量叫做思惟,十六正观说为正受。 善导不同意净影寺慧远等人的看法,他首先对定散二门作了分别:「云何名定善?云何名散善?答曰:从日观下至十三观已来,名为定善。三福九品名为散善。」(32)在此,善导主张凝心摒除杂念者为定善,即是以定心所修之善;而弃恶修善者为散善,即是以散心所修之善,这两类皆可往生西方净土。善导认为,《观无量寿经》所说的十六观中,前十三观是以定心观西方净土,所以称为定善;后三观是以散心修习「三福」、「九品」之行,所以称为散善。这就与净影寺慧远等人的观点区别开来了。善导又说:「问曰:定散二善因谁致请?答曰:定善一门韦提致请,散善一门是佛自说。」(33)在这里,善导提倡念佛的思想表露得愈来愈明确,定善前「十三观」不过是「韦提致请」才说的,而他力念佛的散善一门「是佛自说」,被人请才说,与随自意而说简直是两码事。前者含有一种「被迫」的意味,不一定是佛的本意;随自意而说的,才是佛的本怀的流露。显而易见,善导强调的是散心称名的「念佛三昧」的重要性,而非靠「自力」的定善往生的「观佛三昧」。对定善、散善问题的认识,也影响到了他对「思惟」、「正受」两句话的理解。他说:「言思惟者,即是观前方便,思想彼国依正二报总别相也,即地观文中说言,如此想者为粗见极乐国土,即合上教我思惟一句。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名为正受。即地观文中说言,若得三昧见彼国土了了分明,即合上教我正受一句。」(34)所谓思惟,只是一种「观前方便」罢了,并非像净影寺慧远等人所评判的那样。善导指出:「诸师将思惟一句用合三福九品以为散善,正受一句用合十六观以为定善。如斯解者,将谓不然。如《华严经》说:思惟正受者,但是三昧之异名,与此地观文同。以斯文证,岂得通于散善?又向来韦提上请,但言教我观于清净业处,次下又请,言教我思惟正受,虽有两请,唯是定善。又散善之文都无请处,但是佛自开。」(35)最后一句道出了善导作此种区分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强调散心称名的「念佛三昧」。 第三,善导还通过对众生所作正行、杂行的区分来强调称名念佛的作用。此一问题,在本章之「三心」说中也涉及到了。善导的「正行」说,吸取了世亲《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中「五念门」的内容。《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中说:「修五念门成就者,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何等五念门?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36)又进而解释说:「云何礼拜?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云何赞叹?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云何作愿?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云何观察?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恶,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功德庄严,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功德庄严。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成就大悲心故。」(37)善导所说的「正行」的内容,除了「五念门」中的回向门,其他四门均包括其中。至于「回向门」,善导则在讲「三心」时把它吸收了进去。显然,善导的「正行」说是吸收了「五念门」内容的结果。 善导还将「正行」的内容分为「正定之业」和「助业」两类。所谓正定之业即称名念佛之行,「正行」中的其余诸行均为助业,从而突出了称名念佛在净土修持中的地位。除了「正行」之外,修行其他诸善都叫「杂行」。修习「正行」,在善导看来,可以忆念不断,「名为无间」(38)行;而若修习「杂行」,虽然亦可回向往生,但心却经常间断,名为「疏杂之行」(39)。修习「杂行」远不及「正行」功效大,而修习「正行」,称名念佛又为正定之业,其他不过是「助业」而已。由此可见,善导的本意是说,只有持名念佛,才是净土往生的最佳手段。 有关正行杂行列一简表: 正行读诵正行---------------助业 观察正行---------------助业 礼拜正行---------------助业 称名正行---------------正定业(佛ben愿之行) 赞叹供养正行---------助业 杂行------------------------------------五种正行以外之行 善导所作之《净业专杂二修》一文也进一步阐明了强调称名念佛的原因,文中说:「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号者,有何意耶?答: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ben愿相应故,不违教故,顺佛语故。」(40)这里,善导分析了「观」难成就的原因是众生根机低劣,惑障深重,而又境细心粗,识扬神飞,所以应放弃修「观」。「称名」则不同,既无外杂缘相扰,又能与佛的ben愿相应,所以能够「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在此,称名念佛在众生往生中起到了与佛救度众生的ben愿相沟通的桥梁作用。修「杂业」的结果,也可以往生,但是「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四。」(41)这是由于杂缘乱动,使修持者失去正念,不能与佛的ben愿相感应,与教相违,不顺从佛语,念念不相持续,不能念报佛恩的缘故。虽然做了「杂业」,但常与名利相应,障碍众生往生的正行(42)。可见,善导劝修的是「正定之业」的称名念佛,而不是什么「杂业」之行。 第四,善导在劝人临终念佛方面,也强调了称名念佛的重要性。《观经》「下品下生」文说:「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43)善导在《往生礼赞》中说:「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4)4可见,他把《观经》中的「具足十念」看成是「十声」称佛名号了。善导在《观经疏》中又说:「若欲往生者,要此行愿具足,方可得生。……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45)。大意是说,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行愿具足才能成功。今此《观经》中的十声称佛,就是十愿、十行具足。在这里,称「南无」是归命,也就是发愿回向的意思,称「阿弥陀佛」就是行,这样有愿有行,就可以往生了。为什么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可以往生?善导认为,这与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个弘大誓愿有密切关系,称佛名号往生在四十八愿范围之内。正如他所说,称佛名号可「与佛ben愿相应故」。(46)所以只要十声称佛名号,就会愿行具足,临终必得往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