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乐集》的净土思想(业露华)

论《安乐集》的净土思想 业露华 一、 在中国佛教诸宗中,净土一宗以「他力」、「易行」为显著的特点。唐宋以后,迅速地传播于社会各阶层。明清以来,佛教各宗不断衰微,唯有以「见性成佛」为宗

  论《安乐集》的净土思想

  业露华

  一、

  在中国佛教诸宗中,净土一宗以「他力」、「易行」为显著的特点。唐宋以后,迅速地传播于社会各阶层。明清以来,佛教各宗不断衰微,唯有以「见性成佛」为宗旨的禅宗及以「念佛往生」为目标的净土宗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特别是净土宗,「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佛教其他各宗,亦大都以净土往生为最后归宿,因而净土宗实为对中国民众影响最大的佛教派别,这种影响,直至今日,还可随处见其痕迹。

  净土思想在中国弘传过程中,《安乐集》一书曾起过不小的作用。《安乐集》又名《净土论》,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本由中国僧人着的,较早系统阐扬西方净土思想教义的佛教论著,因此在佛教界历来颇受重视。唐代道宣称此书为「尊崇净土,明示昌言,文旨该要,详诸化范。」《安乐集》的作者是初唐时期净土教的僧人道绰(562—645年)。

  据唐代僧人、佛教史学家道宣所作的《续高僧传》记载,道绰是并州汶水(今山西文水县)人,俗家姓卫。他十四岁出家,在太原开化寺师从释慧瓒,研习佛教经典。后来,因在石壁玄中寺(在今山西省交城县境内)见到记载东魏时弘扬净土思想的僧人昙鸾法师事迹的碑文,遂生仰慕之情,于是开始接受净土思想,并专门从事致力于宏扬净土法门的工作。据说他一生光讲《无量寿经》就达近二百遍,「词既明诣,说甚适缘,比事引喻,听无遗拘」。他还劝人念阿弥陀佛名号,用麻豆等计数,每念一声,计以一粒,如是行之,乃积达百万斛。相传他自己每天诵念阿弥陀佛名号达七万遍。在他如此大力宣扬之下,晋阳、太原、汶水等地道俗,连七岁的小孩都知道诵念阿弥陀佛。净土一宗在唐代很快兴起,与道绰及其弟子善导的大力弘扬有密切的关系。道宣在《续高僧传》中说:「西行广流,斯其人矣。」确切地指出了这种情况。因此净土宗虽然上推东晋时期庐山僧人慧远为东土初祖,但道绰实为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之一。

  二、

  道绰一生重于念佛修行,因此他的著述不多。据现在所知,唯有《安乐集》二卷传世,所以此书可以说是集中体现了道绰的净土思想,是我们研究道绰思想的重要资料。

  《安乐集》被收于历代刊刻的佛教大藏经中。近代南京金陵刻经处亦有刻本行世。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将本书收于第47卷(No、1958),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由石峻、楼宇烈等先生选编的《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中,将本书编入第2卷第3册。

  书名《安乐集》,意为本书汇集了有关往生安乐国的各种经论要文。佛教把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称为「安乐国」或「安乐净土」。如《无量寿经》说阿弥陀化国土「无有三途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以「安乐」为书名,说明本书的宗旨,是在宣扬西方净土思想。

  净土信仰产生于古代印度。在古代印度,关于人生是苦的观念为许多民众所接受。由此而产生了希望摆脱现实痛苦,追求极乐净土的思想。当佛教发展起来后,这种思想逐步渗透到佛教教义之中。在大乘佛教经典中,有许多地方讲到诸佛净土。例如《大般若经》第二会「愿行品」中讲「有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作是愿言:我当精勤无所顾恋,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成熟有情,严净佛土。」《华严经.人法界品》讲修念佛之昧「悉能睹见一切诸佛及其眷属,严净佛剎。」《法华经.药王菩萨品》则说,若有人听闻本经,并按经中所说方法修行,那么此人「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持」等等。大乘佛教讲十方世界有无数的佛,因此佛的净土也有无数。但在诸种净土信仰中,较为流行的有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阿?佛的东方妙喜净土以及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其中尤以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信仰更为发展。大乘佛教经典中的《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就是系统叙述西方净土及阿弥陀佛功德的三部佛经,它们后来成了中国佛教净土宗的三部主要经典,一般统称为「净土三经」。

  随着佛教的传人,净土思想也开始在我国流传。据记载,早在西晋时,我国就开始出现信仰西方净土、希望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东晋时期的庐山僧人慧远,及其领导的僧团,曾在庐山结社念佛,并与同道诸人在庐山般若台阿弥陀佛像前立誓,希望来世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而北魏时的僧人昙鸾,曾长期在石壁玄中寺活动,宣扬净土教义。他注释世亲的《无量寿优婆提舍愿生偈》,按照龙树《十住毗婆沙论》中难易二道说加以发挥,主张他力ben愿说,开始阐明净土思想的特色。南北朝以后,净土信仰进一步在各地流传,对净土经典的研究也日益发展。如当时的僧人净影慧远、灵枯、吉藏、法常等都曾为《无量寿经》及《观无量寿经》作注疏,智顗、道基、智俨等亦各著书讨论佛身佛土。其他学派如地论师、摄论师等也都对净土信仰诸问题,如净土的分类所属,往生的等级、往生的可能性以及生因、净土修行方法等展开了论述,促进了净土思想的发展及净土信仰的流传。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以阐发本派宗义为主,以净土修行为辅,有的还认为净土宗所说的称名念佛是堕于有相之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立志以弘扬净土法门为己任的道绰就要力排众议,大力宣扬净土念佛法门的优越性,以扩大净土思想在佛教信徒中的影响,于是《安乐集》就产生了。

  《安乐集》上下二卷,分为十二门,每一门中又分为若干类,全书以《观无量寿经》思想统以贯之,主要宗旨在于破除异义,宏扬净土法门。本书注重经证,广引典籍。据统计,书中共引佛教各种经、律、论五十多部,以此来劝信往生,论证净土思想。

  本书上卷共分三门。第一门又分九类,主要论述净土法门易修易行,念佛三昧是一切三昧中王,又详细说明阿弥陀佛及西方净土的果位功德。

  第二大门分成三类,主要是告诫凡是希望将来往生西方净土的信众,必须先发菩提心。所谓「菩提心」,就是指欲上求佛道、下度众生的大愿心。道绰认为只有先发菩提心,才有可能修得往生。他还批评了大乘佛教其他一些派别对净土法门的异见。

  第三门又分为四类,在这一门中,道绰明确指出了净土法门是时、教相应的方便法门,是末法时期的易行之道。这一门是全书的重点,是道绰净土思想的要旨。下卷的各门几乎都是围绕着这一门所说的内容进行反复论证,并加以多方发挥的。

  下卷从第四到第十二,共有九门。每门又分为三四类不等。主要内容是紧紧环绕第三门中提出的中心思想,大量引证中国佛教历代高僧的言行以及佛教的经论加以证明,又反复论证说明在十方世界诸净土中,以此西方净土最为优越,诸种三昧中以念佛三昧更为殊胜。道绰不厌其烦地引经据典,来说明净土法门具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以此劝人信奉净土法门,祈求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