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藕益大师念佛即禅观思想(学诚法师)(3)
藕益大师认为,禅那(静虑)即是定慧,即是止观,即是寂照,是一体异名。寂照约性德讲,止观定慧约修德讲。修德方面,止观是因,定慧是果。寂照、止观、定慧三者都不离我们现前一念心性。不但如此,一切法也无非心自
藕益大师认为,禅那(静虑)即是定慧,即是止观,即是寂照,是一体异名。寂照约性德讲,止观定慧约修德讲。修德方面,止观是因,定慧是果。寂照、止观、定慧三者都不离我们现前一念心性。不但如此,一切法也无非心自性。参究现前一念心性,名为参禅;现证现前一念心,名为止观;思维忆持现前一念心性,句为念佛。 念佛是以始觉之智合本觉之理。念佛法门可分为念自佛、念他佛、念自他佛三种。 念自佛为四念处观,所谓观身、观受、观心、观法,一切法门,皆为四念处所摄,所以与参禅止观同。 念他佛、有念佛相好、念法门、念实相、念佛名号四种。 念佛相好时,必须止息异缘,专观他佛相好光明及种种庄严,所以与止观静虑同。 念法门时,也必须止息外缘,专心思维诸佛ben愿及六度万行神通功德等,所以也与止观、静虑同。 念实相时,虽托念他果佛似乎与止观静虑不同,但自佛他佛实相毕竟不二,所以与参禅止观毕竟相同。 念佛名号,似乎与参禅止观不同,然而不管理解还是不理解,所持的佛名,当体就是一境三谛,能持之心,当体就是一心三观,所以说:明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一。所以,‘心无异缘’即是静是止,名号历历,即是虑是观。故持念佛,与止观静虑究竟相同。 双念自他佛,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乃托他佛助显本性,由悟本性,故与禅观同,由托他佛,故与禅观非同。 由上可知,念佛法门是殊异方便无上法门。念自佛、念他佛、念自他佛,这三种念佛即参禅、止观、定慧,故念佛法门可含摄一切法门,《文殊般若经》、《般舟三昧经》、《观无量寿佛经》等经,皆明此圆顿了义之法,《妙宗钞》对此有很详尽的阐述,专志净土者,应深究而力行。 藕益大师认为一切法,无非心自性,一切法门都统归在心性中。基于此,念佛与参禅、静虑、止观都是融通无碍的。念佛法门以念自佛、念他佛、念自他佛、含摄了参禅、静虑、止观乃其他一切法门,故大师说:“念佛法门至贺至顿,高超一切禅教律,统摄一切禅教律。” 藕益大师在其著述中,又将此思想加以普遍化及具体化,并广引诸经及诸祖言论来证明。在《示念佛法门》中他开示道: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智者大师)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楼(莲池大师)云:“一名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 在所有念佛法门中,大师认为念他佛中的持名念佛是下手最易,收效最广的法门,所谓: 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 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闭,亦在里许,三千威仪,入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可见,大师不但认为真念佛即大禅定,而且圆满,一切六度万行。 大师的念佛即禅观思想,我们还可以试着从另一角度来加以分析,即就是从念佛法门与禅观的下手方便,所证境界,乃最终目的等方面来观察二者之异同。 禅,为梵语dhyana(禅那)之音译;定为梵语samadhi(三摩地,三昧)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或谓禅为 dhyana之音译,定为其意译,梵汉并称为禅定。 静虑,寂静审虑之意。即住心一境,正审思虑,定慧均等之状态。 《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大二七·七二六下):“静谓寂静,虑谓筹虑,此四地中定慧平等,故称静臣,余随有关,不得此名。”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三(大三0·四六七下):“言静虑者,于一切所缘繁念寂静,正审思虑,故名静虑。” 止观,止为梵语smmatha(奢摩他),观为梵语vipasyana(毗婆舍那)之译;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而贯注于特定之对象(止),并生正智慧以观此一对象(观),称为止观,即指定慧二法,又作寂照,明静。 由上可见,禅定、静虑、止观,乃至寂照、明静、定慧皆一体而异名。修习禅定或止观均有一定的下手方便、所证境界及最终目的。 《法华玄义》卷四载有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等三种禅之说。由世间禅可导入欲界定,色界定及无色界定,总不出三界范围。由出世间禅可导入声闻、缘觉乘,由出世间上上禅可导入大乘,趣向佛果。念佛法门其理至高,但往往也因修持者的领悟程度及行持深浅,可以是世间禅、出世间禅也可以是出世间上上禅。 另就大乘而言,天台宗对三种不同根性的人说三种止观: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圆顿止观。此三观依序为初浅后深之观法,浅深不定之观法与初后不二之观法,三者皆是缘实相之大乘止观。系天台智者大师秉承南嶷慧思禅师之说,为三根性说三法门,并引三譬喻而广说之: (1)渐次止观,略称渐次观,为初浅后深之观。此法犹如登梯之由低而高,即初先持戒,达三善道;次修禅定,止欲散纲,达色,无色定道;次修无漏,止于三界狱,达涅槃道;复修慈悲,止于自证,达菩萨道;后渐观实相,止二边偏,达常住道。此即渐次止观之相,此诸法门能见佛性,住大涅槃。 (2)不定止观,非初观实相,亦非次第由浅至深,而系前后互更之观法。如置金刚宝于日中,其色彩之现像不定。此为无别之阶位,随众生根机而作前浅后深,或前深后浅,或浅深事理渐顿不定等法,以成实相之观。即指世界为第一义,或指第一义为‘为人对治’;或息观为止,或照止为观,故称不定止观。此系从过去佛深种善根,今修证二十门(按:合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四禅定与慈、悲、喜、舍等四无量心,及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空定而成),豁然开悟而得无生忍。 (3)圆顿止观,指初发心即观实相,观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己界、佛界及众生界亦然,故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犹如通者之腾于虚空,初缘实相于行解共顿。此系以法性寂然修四种三昧(按:即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行八正道,虽有初后,然实无二无别,故于道场开佛知见,得无生忍(见《摩诃止观》)卷一上、《法华玄义》卷十上、《法华玄义释籖》卷十上)念佛法门也可以因不同根机的人,对实相理体的领悟不同而可以是渐次止观、不定止观,乃至圆顿止观。修习念佛法门所产生的效果和境界往往也因人而异。藕益大师对此亦作了颇多阐释。大师在《持名念佛历九品净四土说》中言道: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