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著:静思、智慧、爱(1)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作者:证严法师 卷一 静思 1.清凉月 菩萨心如清凉月, 常游太虚毕竟空。 明心 佛教中有一句话:“菩萨心如清凉月,常游太虚毕竟空。”我相信大家的心都像月亮一样,那么的圆融、清凉、清静,显露出它无比的柔光,常常照彻大地;在黑暗中唯有月光,才能破除大地黑暗。太虚大师作词的“三宝歌”中第一句即言:“人天长夜、宇宙黯黮,谁启以光明……。”人生的罪恶大多是黑暗中造成的,这里所说的黑暗,不是大自然黑暗,而是众生心地中的黑暗——心中的那分良知被罪恶的乌云所掩盖,以致无法发出人人自性的良性,所以才会造成惊天动地的罪恶。 佛教的教育,就如太虚中的净月,能照亮众生的心地,启发良知,发出良能。你能说抢劫作案的人没有能力吗?只因他昧于良知,掩盖了良能,却发出了一分罪恶可怕的能力。所以,我们应该用真心推行佛教的教理,如一轮明月,照亮众生心,它不但是一分光明,也是一分清凉。 菩萨心如清凉月,常游太虚毕竟空;希望每个月圆之夜,抬头仰望明月,照亮我们的心地,培养我们的心地,培养菩萨的精神,普照大地迷惘中的众生。 如来 佛教徒向往的目标就是如来的境界。什么是如来境界呢? 六明法数解释:“如者,就是一心真如,自性中来。”也就是真的意思,每一个人真而纯的本性就叫做“如”。一般人就是杂念心重,本来我们与佛有同样的清净、单纯的本性,只因为受到社会上欲与情爱的薰染,以致充满杂念的不定心,感染了贪、嗔、痴的恶习,一念真如的本性就因而被迷住了,学佛就是要唤醒内心的真如本性。 “来”,就是“真如不守自性,随缘显现。” 我们学佛应不是为了脱自己,而是为了救度众生;用佛陀的心来救世间的众生才是。 无常 有一次我去玉里,正好碰上一件个案,案主是以前地方上有钱有势、呼风唤雨的出名人物,而现在却落得财产散失,车祸、重病又接二连三降临,贫病到需要我们救济的地步,真正印证了富不过三代的格言。这就是无常啊!父母的财富不一定能庇荫子孙,所以千万不要认为有钱、有名、有势是一辈子永久的事。 台北市有一栋十四层的大楼,在地震中变形了,甚至二、三楼已无法再使用。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人生事物都有变化的可能;有的人从无变有,有的人却从有变无。我曾看过很多人,他们过去的生活一无所有,却靠著勤奋而成就大事业,因此我们不能轻视“无”的人,而“有”的人也不可得意忘形。 最踏实的事,就是今天我有多少力量,就赶快付出,做一些有利益人群、社会的事。 服务人群 现在的人每天都很忙碌,但也需要争取时间,为社会做些服务工作。因为,平时事业的忙碌,与义务性志愿为社会服务工作的忙碌,那种心灵上的收获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肯付出心力为别人服务的人,因为是抱著义务的精神服务人群,所以无论再怎么忙碌,也会感到很愉快,但如果是为了职业或做事业,争取利益而忙碌,那他一定会忙得无可奈何,忙得非常烦恼。 所以,同样的人生,同样的忙碌,却有著不同的心境。 快乐忙 有一句话说:“闲人无乐趣,忙人无是非。”吃饱饭没事做的人,一定不快乐,一点意思也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这世间又有谁会是闲人呢?看社会上每个人,每天总是匆匆忙忙,一副忙碌状,而他们忙得并不快乐,为什么呢?因为活得很无聊,正事不做,却忙著应酬、打麻将、观光旅游。这种忙,我想,在饱乐之后,一定是疲倦与空虚。人生宝贵的光阴就这样浪费掉了,真正快乐的工作,他却没做到。 什么是人生快乐的工作呢?凡有利于社会群众的工作,都是快乐的。但有人却不这么想,每天为了自己的私欲、自己的需求而忙碌,造成了心胸不能开阔,无法接触到真正善良可贵的本性,把自己关闭在私我私欲中,宁愿空抛时光在无所事事的是非无聊中;这种人生毫无人生价值感,哪有乐趣可言? “忙人无是非”,的确是。因为人生苦短,而真正需要做的事实在太多,如计划、推行……,时常都是要分秒必争、心无旁骛,为人群、福利事业而努力。他们过得殷实而富有意义,这种“快乐忙”的人生,哪有空闲时间去惹是生非呢? 第一步 “路”是人走出来的,千里之路,必须从第一步开始;圣人的境域,也是自凡夫起步。 佛陀与凡夫没有不同,释尊虽已成佛,但在成佛之前也和我们一样。只是他爱真理的心比我们恳切,而且他除了爱真理之外,还能身体力行,所以能较早抵达目的地。而我们求真理的心不切,少了这分毅力、勇气,因此仍然停留在凡夫的阶段。 但是只要我们能够身体力行,提起信心、毅力、勇气,凡夫也一样可以成佛的。 心灯 常有人说,修行学佛要学什么呢?就是在洗除我们的心源恶念。用什么方法来洗除呢?用什么方法可使凡夫的观念,进入圣人的境界呢?那必须走上学佛的轨道;有了轨道,就不容易出轨,这也是学佛的目的。 人生迷茫,是心迷而不是人迷。迷就是不觉,不觉就是不知。但是,知而不去做也无用,知而且又肯身体力行,才会有成就。 佛教徒不可有自私自利的心,有的人听说某寺院有法会,就赶去拜拜,吃一餐保平安……。其实,要平安,得先心安;要心安,须先得理;理得心安,即阖家平安。 也有人说要点灯求光明。其实,真正的光明是要从我们的心点起来,佛前的灯你们不必刻意去点,最主要的是点燃我们的心灯。要如何点心灯呢?我们去寺院拜佛最主要的是礼佛求法,有了佛法,才能滋润我们的慧命、智识。所以,我们如能懂得佛法,能体会佛陀的精神,才能够身体力行。 身体力行 财物如能善用,除了能养家无乏外,又能救助别人,那才是真正的福利事业,福利人群。 《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平时念佛,这分心就是大善根,热心于慈济志业就是大福德。但是这分大善根、大福德若是不能持久常行,那只不过是一粒种子,把善因种子种植在心田,必须不断地培育它。 要如何培育呢?必须身体力行。 有这分救一切众生的心,有这分解救众生的大愿,就是佛陀的心,若仅有心(善根)而没有行(福德),也难成就;所以说念佛是善根,布施救济是福德,必须要善根福德并行,才能有所成就。 以佛心为己心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