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法师著:相对集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相对集 文珠法师 世间法总是对立的,有善必有恶,有美必有丑,有是必有非,有人必有我。所以世人观之,祸福永相随,美丑恒对立;其他,贫与富,贵与贱,智与愚,得与失,苦与乐,凶与吉,历历相对,异常分明。但佛眼观之,一切唯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此真心是绝对待,谢能所,离名相,何来人我是非之分?可惜世人不察,迷此真心,无中生有,能所既立,人我有别,则是非丛生,苦恼踵至。诚如楞严经所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受轮转。”何等可惜? 佛陀创教,旨在令人舍妄归真,离苦得乐。笔者写此,亦无非想在相对的现象界中,找出绝对真实的存在;可惜时间有限,知识更有限,编者要稿,只好随笔写来,如有词不达意,或不对之处,尚希读者指正,是所厚望。 一、贫与富 何者谓贫?何者谓富?凭什么来评定贫之与富,这些问题,确是不容易作答。 一般人都以为财丰谓之富,财乏谓之贫,贫者贱,富者贵;于是乎有金钱地位的人,自然富而且贵,反之,必然贫而且贱。其实,凭金钱与地位,就可判定人的富贵与贫贱吗?未必。古人说:贫莫贫于无才,贱莫贱于无志,那么,拥有家财亿万而毫无才志可言的人,焉得曰富贵?反之,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仁人志士,虽乏金钱,又岂可视为贫贱?可惜世人误信金钱万能,于是乎满脑子都是金钱的影子,甚至不惜出卖友爱、出售灵魂,拼命去挣钱。其实,金钱是善仆,也是恶主。吾人若能善于运用金钱,未尝不可以造福人群,否则,一旦为金钱支配,沦为金钱奴隶,“有利可图,趋之若鹜”,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结果,金钱愈多,人格愈堕落,财产愈丰富,道德愈破产,物欲享受越满足,精神生命越走向死亡,多么可惜! 《大智度论》说:“贫穷有二,一是财贫,二是法贫。”这个法字,在世俗言,即是孔子所谓:“道德与学问。”在超世间言,即是佛陀所说:“福德与智慧”。孔子认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虽然,“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所以始终抱着“汝有汝富,我有我仁,汝有汝贵,我有我义”的态度去乐于道,而守于贫。可见一个圣人或志士,绝不会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其担心的只是道德与学问的进取,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甚至为了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质之今世,能安贫乐道者几希? 佛陀以为精神的财富,才是真正而永恒的富有。至于世间的金钱,不过是物欲的媒介,罪恶的种子,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何况: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有,令人心散轻躁不定。《大智度论》说:“勤苦求财,五家所共,若王、若贼、若火、若水、若不肖子用,乃至藏埋亦失。”那末,世间财富,随时都有散失可能,然则今日富贵,安知他日不贫贱?不如及早觉悟,摒弃物欲,开拓精神文明,利用世间财富,换取出世间的功德法财,才是真实而永恒的富有。否则,即使努力生财,富甲天下,但人命无常,一旦死神降临,那时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何苦来由呢? 《胜鬘经》说:“恶尽言功,善满言德。”佛陀已断尽诸法中恶,抵于至善,所以佛陀福足,慧足,具无量功德,成为世出世间无上的富贵者。但并非唯一的富翁,因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作佛:只要你能舍恶向善,积聚功德,直至福慧具足时,你也是无上而永恒的富贵者啊! 综上可知,没有金钱并非羞耻,更非贫贱;而具有世间德学,亦非无上的富贵,聪明的读者,自知取舍,无用再赘。 二、爱与恨 爱的反面就是恨,世人往往爱之深,恨之切。所谓:“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致使人间“爱河千尺浪,恨海万重波”,忧悲苦恼,接踵而来。其实爱并非坏东西,如果人能把爱自己的心,去爱家,爱国,爱全世界、全人类的话。何况,这种推己及人的爱,更可以溶化仇恨,消灭战争,至时,世上只有爱,没有恨,该是何等的幸福,又是何等的美! 虽然,爱不是具体的物件,可以用眼看,用手摸,更不可能拿进实验室去化验;但父子之亲,夫妇之情,友谊的维系,家庭的组织,社会的繁荣,除了爱,凭甚么?本来,人性本具的爱,原是广博无限,只因人一念的自私,把人心无限的爱,缩为五伦之爱。是君臣,是父子,是兄弟,是夫妇,是朋友,便爱;否则不爱。 但人毕竟是自私的,在不知不觉间竟由五伦之爱,再缩为一己的私爱。自此,人间失去爱的热诚,而冷酷无情;社会失去爱的互助与悲悯,而互相残杀;国际失去爱的和衷共济,而战祸频生。当今人性毁灭已进入最严重的阶段,人间慈爱已经面临破产,自私与嫉妒,憎恨与斗争,举目皆然。年青一代,正向罪恶进军;再不思以挽救,人类前途,实在可悲。 我以为,如要消灭人间仇恨,停止战争,拯救年青一代,非推展佛陀至圆至极的慈悲,来启发人性至广至博的挚爱不可。因为佛的慈悲正是最彻底,最圆满,而又超越一切分别限量的博爱。虽然,儒家亦倡导仁爱,墨子主张兼爱,耶稣亦言博爱;但儒家“亲亲而仁人,仁人而爱物”的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甚至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仁爱;以及墨子之“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兼爱,耶稣之“爱你的敌人”的博爱,都只限于人类,虽曰恩及禽兽,但毕竟有限。何况是有始终,有亲疏,有自他的分别,往往先我后人,先亲后疏,先家后国。而佛的慈悲,岂独超越家国与自他,抑亦冲破爱恨的范畴。因为佛菩萨在高度智慧观察下,内证身心之无我,外达自他之无人;内不为我执所牵,外不为法执所缚,内外俱空,人我双亡,既达其相本空,复知其性本具,是以称性而起的慈悲,是不分冤亲,不分贫富,不分贵贱,不分阶级,不分种族,不分国界,一视同仁,平等博爱,救世救人,甚至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无尽,世界无尽,我愿亦无穷尽,永住世间,利乐有情。这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而又至大至圆至极的博爱精神,正是佛教独特的本色,其他所谓:仁爱、兼爱、博爱,岂可同日而语。 爱,是人性的枷锁,也是解脱的前奏;是苦恼的深渊,也是快乐的泉源;是生命的污点,也是人格升华的指南。前者是私爱的结果,后者是博爱的成就。所以,人需要爱,但绝对不是爱己害人,爱私害公的爱;而是人性本具至圆至极而又无限制无条件的博爱。如果举世皆实践佛的慈悲,人人都推崇佛的博爱,使人性真爱,在色情与功利的四周突围而出,无条件的去爱一切人,救一切人,使爱与被爱溶在一起,再无种族之分,自他之隔。那么,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人间何来仇恨与斗争呢?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