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试论禅宗思想对晚唐书法的影响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任何一种历史现象,其形成背后都有着诸多原因,既是自身发展规律的结果,也是外在各种社会历史现象的合力的作用。“唐尚法”之说始于清代梁山献,书至晚唐,尚法之势渐为淡化,其间虽出现了集楷法之大成的柳公权,然从整个书法发展的走势来看,唐代尚法书风已走到了它的尽头,而尚意思想悄然潜入书家的心底,并逐渐成为晚唐书法的时尚。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尚法书风的发展已呈抛物线的下降之势,物极而反,必然会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事实上,整个书法风格演变史也大体上遵循着“正-反-正”,“左-右-左”的辩证发展规律。二是与书法艺术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书法自魏晋以来,进入了自觉阶段。书法发展的背后有与其相应的艺术精神,艺术精神如何直接决定着个人、时代的书法走向。“任何艺术形式,在任何社会条件下得到侧重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艺术精神。”黄海涛先生在《禅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中把魏晋时期的艺术精神概括为玄佛艺术精神,把晚唐时期的艺术精神概括为禅宗艺术精神。艺术精神作为社会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又决定于社会思想的整体状况。自唐以来,儒道佛逐渐呈现出合流之势,儒家思想已不再天下独尊,从印度传来的佛教在与传统的儒道思想的互相撞击、渗透中发展壮大,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禅宗,并在社会的发展中呈现出巨大的魅力和无可替代的影响。唐代晚期,禅宗逐渐取代它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本文拟站在禅宗的角度,来剖析晚唐书风的转变。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按照佛教的传统说法,禅宗是由印度传来的。在印度的摩诃迦叶以至菩提达摩,师资相传二十八代,这就是所谓的“西天二十八代”祖师说。在中国,自菩提达摩以至慧能,师资相承共有六代,这就是所谓的“东土六代”祖师说。其中菩提达摩为中国禅宗公认的东土初祖,南朝宋、齐间,经海路到广州,后游历各地,传授禅学。后梁武帝萧衍迎至建康,因面谈不契,遂渡江入北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静修,终日默坐凝住,长达九年。达摩主张以心印心,不立文字,所以禅宗又称“教外别传”。后来达摩传心法于慧可,慧可传心法于僧璨,僧璨传心法于道信,道信传心法于弘忍。弘忍门下出神秀、慧能两大弟子,分为南北二宗。后慧能在广东曹溪南华寺弘扬禅法,开顿悟法门,弟子们尊他为禅宗六祖。慧能以下,又分南岳、青原两系,南岳一系发展为临济和沩仰二家,青原一系发展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家,合称五家。

弘忍之后,以神秀、普寂为代表的北宗成为势力最大、范围最广的一宗,是当时中国禅门的中心,北宗在当时被称为官禅,得到皇帝和朝廷官员的支持,半个世纪里成为禅界公认的正统禅学。安史之乱以后,北宗因失去朝廷方面的支持,立即趋于衰微,显赫一时的北宗基业不久便灰飞烟灭。以慧能为首的南宗反攻北方,取代了北宗的地位,柳宗元曾在撰写《赐谥大鉴禅师碑铭》时写到:“今布天下,凡言禅皆本曹溪”。这是禅宗史上的一次巨变,此后,中国禅宗史主要是南宗发展的历史。下面谨把唐代南宗的主要思想作简要介绍:

1、六祖慧能  慧能(638-713),俗姓卢,唐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八日生于新州(今广东新兴)。咸享五年(674)北上投黄梅县东山弘忍门下学法。慧能虽不识字,却善于领会佛经大意,巧妙地将般若中观学说与涅槃佛性理论结合起来加以变通融合,构成自己的基本体系。其思想主要表现为:一是主张顿悟,认为凡夫与佛之间,没有绝对不可逾越的界限,关键在于是迷还是悟,普通的凡夫如果一念觉悟,便可立即成佛。但他又表示,佛法本身没有顿渐之分,只是人领悟佛法的素质有利钝之别。二是通过向信徒授“无相戒”,强调众生皆有佛性,皆可自修自悟,只要领悟般若智慧,断除世俗情欲和见解,就可以摆脱生死烦恼,达到觉悟解脱的彼岸。三是明确规定自己的禅法是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不是要求人们离群索居,闭目塞听,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念,而是照常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之中,照常从事各种活动,只是要求对任何事物、任何对象都不产生贪取或舍弃的念头,没有执意的好恶、美丑的观念;无相“是反对执著各种名相、境界;”无住“是对世界和周围事物不执固定的见解和有所取舍的特定的心理趋向。四是认为佛、净土不在他方,而在“自性”。佛与众生的区别就在于能否觉悟“自性”,所以不必追求外在的佛、菩萨、净土等,而应自修自悟,在识心见性上下功夫。五是强调“不二”法门。“不二”与中道、中观大体上同义,是用否定的表述方式对它们的称法。“不二”是既不是此方,又不是彼方,如非空非有,非常非无常,非善非不善,色即是空,烦恼即菩提,世间即出世间等。

2、马祖道一  道一(709-788),俗姓马,一般被人称为马祖,曾在南岳怀让门下受法。其主要思想是主张“道不用修”和“平常心是道”。不修不是绝对不修,而是在体认自性前提下的放弃取舍意向的自然而然的生活和修行。平常心是在心中取消一切造作、是非,取舍、断常、凡圣等等观念,取消所谓妄想,保持一种无造作、无所得的自然心态。

3、临济宗  临济一门的创始人是义玄禅师,因在河北镇州(今河北正定)的临济禅院举扬一家之宗风,后世就称它为临济宗。其主要思想是:一、要求学佛法者必须建立对佛法、解脱和修行的真正见解,相信自己本心与佛无别,把自心所具有的佛性称之为“无位真人”,“无依道人”等。二、主张以“空”的思想来破除对社会、人生和修行生活中的一切执著,断除心中的好恶、取舍等观念或意向,以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使用诸如“杀佛”、“杀祖”等骇人听闻的语言打比方,讲述一切皆空的思想,以求振聋发聩的效应。这里的“杀”不是真杀,只是一种比方,是指断除执著。

4、沩仰宗  沩仰宗由灵祐和他的弟子慧寂创立,因灵祐住潭州沩山,慧寂住袁州仰山,故称为沩仰宗。其主要思想有:一、顿悟之后仍须修行。南宗强调顿悟,但顿悟之后要不要从事修行?慧能主张“一悟即至佛地”,但并没有明确表示反对在所谓顿悟之后从事的修行。对此,沩仰灵祐有明确的说法:“如今初心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净,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二、借色明心,附物显理。禅师在传授禅法时可以借助某种东西,某种动作等启示对方领会蕴含解脱之理的心要。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