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佛门七观利和谐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佛教从来都是崇尚和气、和平、和合、和谐的,佛教的和谐思想博大精深,略举七观而可窥豹矣。

一、因缘和合利共荣

缘起。这是佛教最基本的观念,最根本的教理。缘起论认为宇宙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聚合而生,因缘散失而灭。缘起论自身包含着两个重要的理念:“关系”和“过程”。缘起思想是论定事物是诸多因素的组合,凡事都是一种关系;既是关系组合,就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即凡事都是一个过程。从世界的本源和事物产生的角度,佛家的缘起说认为阿赖耶识种子熏习而生万物,在事物的生成中最基本的有两类因,一是近取因,又叫亲因,如制作金杯中的金块,二是俱生缘,也就是外因,如金匠的劳作,二者缺一不可。《俱舍论》讲有六种因,即能作因、俱有因、同类性,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这各种因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只有因缘具足,才能和合而起,事物才能存在和发展。佛教缘起论为和谐世界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石。缘起论的万物由因缘聚合而生即缘起共生的思想,逻辑地肯定世界的多样性,肯定世界的多极格局,由此也必然提倡多边合作、和谐共赢的主张,也必然否定自我中心和单边主义的思维。

这种思想用在社会人事上,就是要强调自然和社会的相互联系和依赖前提下,社会内部各民族、国家,各阶层、行业,族群之间也是要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红花要靠绿叶衬,绿叶无花亦无艳。也就是要社会的各阶层、各群体都要和谐相处,才能共存共荣。这对于当今中国社会中出现的社会阶层断裂、贫富分化过大,嫌贫仇富、社会对立和冲突等现象,都有直接的对治意义。我们要缩小社会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各阶层间的沟通和对话,才能形成促进社会团结和谐。

与和合相联系的则是“圆融”的观念,这则是中国佛教宇宙观和真理观的重要理念,同样是能够相容和谐、调和适应的方法论基础。圆融要求尊重事物的不同因素,尊重差异各方的共存共荣。按照佛教圆融观来看待世界,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的统一整体。按照圆融理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阶层并无高下之分,也并不存在相互冲突的必然性,都应获得尊重与和谐相处。

二、五戒十善治人心

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世俗的政治法律重于“治事”、“治人”,而佛教则在于“治心”,从心开始,心安才能世安。治心的根本是弘五戒扬十善。

五戒佛教最基本、最重要的戒规,具体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五戒中的首戒是不杀生,指不杀人,也指不杀鸟兽虫蚁,还指不乱折草木等,这是对一切生命的尊重。佛教不杀生,主张保护众生。不偷盗戒,是说对他人的东西,未得到物主的许可,决不能擅自取用。不邪淫是禁止居士发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僧人彻底地禁淫。不妄语即不说谎话,不饮酒是为了保持智慧,利于修持。“不杀则长寿,不盗则常泰,不淫则清净,不欺则人常敬信,不醉则神理明治。”[1]从社会功能来看,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无疑有利于社会成员道德素质的普遍提高,有利于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利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十善是五戒的扩展,即去掉不饮酒再增六戒而成。十善分为口、身、意三类,身业有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或不淫)与五戒同,口业有四:不妄语与五戒同;再是不两舌,即不搬弄是非,不挑拨离间;不恶口,即不说粗言恶语,不冷嘲热讽,不恶意攻击,不尖刻批评;不绮语,是指不花言巧语,不说淫秽的话,不唱艳曲情歌。意业有三:不贪欲,即对他人的财物、权位、妻室,不起占有的邪念;不嗔恚,指对他人不起忿恨之心;不邪见,即不违背佛教的见解。“十善与五戒相比较,两者的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其中的四个戒也是相同的。但各有特点:十善比五戒更全面,它从思想、语言和行为三个方面明确地规定了不应当想什么,不应当说什么,不应当作什么。五戒偏重于止恶,十善着重于行善。”[2]

唐代的契嵩认为:“儒佛者,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儒者,圣人之大有为者;佛者,圣人之大无为者也。有为者治世,无为者治心。”[3]也正如赵朴初会长曾说过的:“佛法博大精深,佛教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世界观,缘起性空、如实观照的认识论,无我利他、普度众人的人生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三学并重、止观双修的修养方法,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奉献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特殊的积极作用。”故佛教也说:“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分淳谨矣;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厚矣。传此风训,以遍宇内,编户千万,则仁人百万矣。”

三、平等忍让化矛盾

佛教是在反对婆罗门教种制度的背景下形成的。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华严经》说:“一切众生平等。”《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大智度论》亦云:“凡夫与佛平等,无二无别。”《大般若经》曰:“上从诸佛,下至傍生,平等无所分别。”[4]这种平等观的认识论依据是认为一切分别都是主观假立,而佛性真如是平等无差别的,“佛法即在万事万物之中,一草一木乃至一砖一瓦都有佛性。”《大方等大集经》则举出了众生平等、法平等、清净平等、布施平等、戒平等、忍平等、精进平等、戒平等、忍平等、一切法清净平等十种平等。从这一观念出发,佛教在社会观上也主张政治平等。人和人的平等地位,有利于促进人与人的和平共处,就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共荣。

佛教又主张悲悯忍让。《中阿含经》说:“如果用争斗去平息争斗,那么争斗始终无法停止,而只有忍耐才能制止纷争,这是至高的法则。”佛门的忍辱并非是软弱,而正是一种慈悲,也是一种看空后的不屑,“冤冤相报何时了,大肚能容含色相。”具体又分为五种:

一是生忍:虽然心中感到十分烦恼难受,但仍然坚持忍耐。佛祖曾对阿难说:“我是不被利益、伤害、毁谤、荣誉、称赞、辱骂、痛苦、快乐等世间八种法所动摇的。”佛家称之为八风不动。

二是力忍:在辱境中用大力气自我控制、按捺,可以一心念佛号来帮助定心,双手合十,口中念“罪过!罪过厂

三是缘忍:用因缘观分析为什么我受辱,总有原因,是不是前世恶业所报,这样一想,心理也就平和了。

四是观忍:用空观智慧来观想当下的辱境,发现它也是变幻无常,本性是空,时过境迁,也是虚幻,不必去执著。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