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佛教与和谐世界”研讨会中方论文提要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佛教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发

北京大学哲学系  姚卫群

佛教在历史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起过重要作用,对促进社会的安定和民众和睦相处作出过积极贡献。今天,佛教仍然在不少国家或地区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较大影响。在新时期,广大民众应正确看待佛教,借鉴其中的有益成分;佛教也应与时俱进,努力适应社会的变化。这两方面的协调发展,将对促进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积极意义。佛教中有不少优秀的文化遗产,当代人类应进一步吸取。对佛教的深入研究是进行这种吸取的重要前提。应加强佛教的基础理论研究,重视对佛教在有关学科分支中内容的研究,强调对世界各主要佛教流传国家中佛教特色的研究。现代佛教教团也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对自身进行认真的思考,开展可行的改革与创新活动,造福社会,利益众生。人类世界的文化是多元的,与佛教同样存在于世界上的文化体系有很多。从历史上看,佛教对于其他的不同思想形态,基本上能够采取宽容的态度,虽有不同思想间的交锋,但总体上说是持一种和平相处的态度。在现代社会,佛教团体或组织应当保持和发扬过去的优良传统,客观认识不同文化形态,与教外的文化团体友好接触,相互理解。在广大民众和佛教团体的共同努力下,建设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将一定能够实现。

“中国”还是“边地”:道宣对“世界格局”的认识和讨论

北京大学东语系  王邦维

唐代的道宣,是一位著名的佛教学者。道宣的著作很多,涉及的方面也很广。道宣的著作,最有名的,是《续高僧传》和《广弘明集》,两部书是研究中国佛教史也包括思想史最基本的材料。道宣其他的著作中,有《释迦方志》。《释迦方志》是一部颇有趣的书。它是一部中国人写的有关外国——这里主要是指印度——的“地理志”类的著作。全书两卷,分为八篇。其中的第三篇称作《中边篇》。所谓“中”,指“中国”、“中心”。所谓“边”,则指“边地”、“边缘”。在这篇文字中,道宣集中讨论了在他看来的世界的“中心”和“边缘”,中心在哪里,中国处在世界的什么位置上等一系列问题。在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以前,这些原本不是问题。但在佛教传入以后,情况却有了很大的不同。中国人以自己的国家为世界中心的观念首次受到了挑战。道宣的书,反映的就是这样一个现实。这牵涉到在当时如何认识“世界格局”中的中国的地位。

道宣的意见和所作的讨论,今天看来,也许太简单和太幼稚,但在当时涉及到的却是一个很认真,甚至很前缘的问题。与佛教传入中国相关联,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道宣以及中国的其他一些佛教学者在此之中的表现,对我们今天反省中国文化在整个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不无意义。

佛教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优势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魏道儒

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倡导无差别地尊敬每一个人;在处理社会关系方面,佛教主张各阶层和睦相处,反对等级制度;在处理宗教关系方面,佛教倡导求同存异,殊途同归;在树立理想世界和解脱境界方面,佛教追求和谐共存,无碍圆融。在这些重要的佛教教义中,蕴涵着与当今“和谐世界”理念相协调的许多积极思想因素。

佛教从地方性宗教发展为世界性宗教,特别是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从中国传到亚洲和欧美,都始终把传教弘法与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联系起来,与沟通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友好文化交往联系起来,与稳定社会、协调人际关系联系起来。佛教的传播始终与政治干预、经济掠夺和文化殖民等没有任何联系。在佛教的长期传播历史中,积累着建立国际和谐新秩序的可资借鉴的经验。

对内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对外为建设“和谐世界”做贡献,已经成为中国佛教界的共识。中国佛教在当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并且在许多方面有快速发展,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联系当代世界复杂多变的现实,创造性地开发、运用佛教的思想资源、历史经验,中国佛教可以在建立国际和谐新秩序中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黄夏年

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经历了初而盛,盛而衰,衰而振,振而变的一条历史发展过程,但是其所拥有的丰富的思想却对当前的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探讨了佛教的和谐、和平与平等的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认为这些思想对当前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不仅有理论的参考意义,而且还有实践的操作功能。同时,当前中国佛教的世俗化问题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然而研究这些问题,其背景应该放在中国社会历史情况下,用中国传统佛教的理论与思想的特点,来看待这些问题,才是我们研究的契入点。

关于禅在当代中国复兴的思考

河北柏林禅寺  明 海

渊源于印度,成熟于中国唐宋的禅对于当今世界的和谐具有特殊重要的价值。因为禅有即宗教而超越宗教,即生活而超越生活的特点。

然而历经上个世纪初社会跌荡的冲击及文化大革命打击的中国禅宗,亟需恢复元气,重振宗风,从理论到实践接续中国禅的命脉并反哺社会大众,滋养社会文化,在时代肥厚的土壤中催生智慧华果。观察中国禅宗目前现状,因应时代特点,下述几点应予特别注意:

一、居士禅对僧侣禅的补充

丛林中禅僧的修行实践一直是中国禅发展延续的主脉,但历史上也有许多在家俗士修行体证禅法成绩卓著的。古代如庞蕴、王维、白居易、苏东坡、张商英等,近现代如袁焕仙、贾题韬、南怀瑾等。诚如慧能大师所说:“若论修行,在家亦得。”这一维摩诘的修行传统成为与出家禅僧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生活在俗世种种压力下的广大社会大众更需要禅的智慧去解决他们内心的困惑与迷茫,应考虑建立一种以禅寺中的僧侣禅为背景的居士指导居士的禅法传播模式,以推进禅向世俗生活的渗透。在这样的模式中,居士老师应是部分专职或完全专职的,他除了应在僧侣禅师的指导下获得正确的禅的知见及相当的实践经验外,还应具备一定心理学、哲学的素养。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