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佛教并不主张贫穷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外出朝山,行走于东北乡间小道上。一老农肩挑重担,迎面而来。他好奇地问道:“请问小师父,你是信佛教还是道教?”“佛教,你呢?”老农认真答道:“我既不信佛教,也不信道教,就信‘睡教(觉)’。”说着,他又继续干他的农活。而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是啊!这位老农为了养家糊口,披星戴月,东奔西忙,他缺少的正是食物、睡眠。因此,他认为睡觉为人生一大乐事,信仰“睡教(觉)”也就很自然了;目前世界上很多人仍处在贫困线下,温饱问题尚未解决,仍在为生活而奔波,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精神生活!因此人类首先必须满足必要的物质需求,然后才能谈得上精神生活。也就是说必要的物质条件是精神生活的基础。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早在公元前六世纪,佛陀就对这种思想进行了详细的阐明。

  佛陀为了寻求解脱人类痛苦之道,六年苦修,骨瘦如柴,身体极为虚弱,犹不得要领,终于意识到极端的苦行无助于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最后他接受了牧女供养的乳糜,重新恢复了体力,于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成正等正觉。这充分说明,即使象佛陀这样大雄大力的人,尚且也要借助于物质条件而后才能集中精力走入精神世界,最终圆证佛果,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

  佛陀成道后,四处游化教导众生。一次佛陀和弟子们应供归来,途中遇一极度饥饿之人,十分痛苦。弟子们请佛陀为此人说法,以减轻他的痛苦,但佛陀并未替此人说法,反而给比丘们讲起法来:“比丘们啊,此人此时最需要的是一碗饭,而不是佛法。拿一碗饭来吧。”等此人吃饱饭后,佛陀才给他讲法,引导他如何获得财富和思想上的宁静。

  在《增支部》中的《鸯觉经》(AndhaSutta)中,佛陀把人类分成三种:

  1。盲人(Andha):这种人不知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不知如何获得新的财富,他们也无法区分道德上的好坏。

  2.独眼人(Ekacakku);他只有一只金钱眼,而无道德之慧眼。这种人只知道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和创造新财富;但不知道如何培养好的道德品质。

  3.双眼者(Dvicakku):他既有金钱眼,又有道德之慧眼。他既能使他已有的财富增长,并获得新财富,又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此经美妙之处正在于它对只有一只金钱之眼的人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仅有道德之慧眼而无金钱眼的人并未被单独列为一类人,因为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比单纯的道德更有实际价值。这就是佛教中所谓“法轮未转,先转食轮”的道理。为了进一步论述这个道理,在《中部》的《巴陀伽摩经》(Pattakammasutta)中,佛陀又把人类的最基本的渴望分为四种:

  1.愿我的财富通过正当的途径一天天的增加。换而言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富有。财富是人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

  2.当一个人富有后,他所渴望的是美名远扬。他如此祝愿:愿我的美名传遍四方,特别是要在我的亲朋好友、师长中流传。 

  3.当一个人既富有,又有好名声,他祈求健康长寿。他如此祝愿:愿我健康长寿。

  4.当一个人富有、美名远扬又健康长寿,他自然希望死后幸福。他如此祝愿:愿我死后生天享福。

  通过以上对《巴陀伽摩经》(pattakammasutta)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获得财富是人类的第一需求。所以佛教把必要的物质条件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在通常情况下,一贫如洗之人是不会过多地去考虑获得美名、长寿和死后幸福的,这是由他们的心理状态决定的。因为贫穷的人饥寒交迫,整天与贫困作斗争,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正如管子所说;“衣食足然后知荣辱”。因此贫穷很难和道德共生,而更容易与不道德成为孪生兄弟,贫困和不健康的思想往往是并肩而行的。原因很简单,当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都不能满足时,他不可能想到完美的道德生活,他总是在想怎样设法去满足他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所以说,和一贫如洗、饥寒交迫的人大谈道德义务,是不合时宜的,因为他们迫切需要的是一块面包去充饥!我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帮助他们解决温饱问题。只有当人们不用为吃和穿担忧,他们才有可能进一步考虑他们的美名、长寿和死后幸福,他们才能逐步走进精神世界。所以说,在一般情况下,拥有一定财富的人比一贫如洗的人更容易讲美德。佛陀常常告诫我们:比丘们啊,在这个世界上,贫困对于人类来说是痛苦,是求得高尚的精神生活的一大障碍。佛陀进一步说,人类的这种痛苦只有通过社会的方式才能真正得到解决。国家的职责是积极的创造财富,消除贫困,把人民的生活水准提到较高的水平,以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为享受高尚的精神生活铺平道路。

  也许有人会问,孔子的弟子颜回能“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又作何解释?难道颜回没有精神生活?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颜回不但有精神生活,而且十分丰富。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像颜回这样的圣人千古少有,能和他比肩者自古能有几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千百年来他一直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其次,颜回是那种“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之人,根据当时他的条件,他能随遇而安,知足常乐,这不能说他穷得连饭都吃不上。更何况我们并非说穷人将永远贫穷,绝对无法获得任何精神生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一些经典把人类分为黑暗者(tama)和光明者(jot1)两大类:

  1.黑暗者(tama)。又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人既贫穷,又无信心,所以他们只能从黑暗走向黑暗,永远没有机会获得解脱。第二种人贫穷,但具有布施心肠,又有信心,他们将会从黑暗走向光明,最后得到解脱。

  2.光明者(jot1)。也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人富有,但无信心,他们将会从光明走向黑暗。第二种人既富有又有信心,他们将会从光明走向光明。

  由此可见,一贫如洗的人也能从黑暗走向光明,最后获得解脱。所以在佛教中,贫穷并非完全被谴责。佛教承认贫穷的人也能走出他们的困境,最后进入美好的精神世界,只是她们不能直接进入精神世界罢了。他们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使自己走出贫穷,早日走进精神世界。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