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法师著:佛教常用呗器、器物、服装简述(一)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序 中国佛教会的电视弘法节目—‘光明世界’,今年春季开始播出了‘呗器、器物、服装’等项的介绍。这一系列的播报用稿,原则上是责成录制节目的上德传播公司去编写的。不过由于这是一些专门性的知识,而且又须参考许多出家律典,世俗不便查阅;所以这一撰稿工作,就辗转由我来执笔了。 佛教的‘呗器、器物、服装’等项,种目甚多。本书所列举者,只是比较常见常闻的少类而已。 所谓‘呗器’,也叫做‘法器’;在经典里,它本来叫做‘犍椎’。五分律说:‘随有瓦、木、铜、铁,鸣者皆名犍椎’。律部的典籍又说:‘但是钟、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捶,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椎’。由此可见:‘呗器’原是僧团中集众时的‘信号’,后来才成为诵经礼忏时敲打的‘乐器’。普通的‘呗器’,大致有‘木鱼、梆子、钟、鼓、引磬、大磬、铛子、铪子、铙钹、云板、铃铎......’等类。 所谓‘器物’,系指寺院里的‘家具、供具、仪仗’、以及庄饰点缀之物而言。 ‘服装’,禅林象器笺说名‘服章’。其内容包括佛教的‘袈裟、卧具、海青、衫裤、鞋、袜、冠、带’等物。 作为一个佛教徒,研究教义、加功用道,固为当务之急;但对于教内的一些事物法制,也应该熟悉了解。否则:年湮代远,任其荒疏,则道场的象器法度,就将要名实俱废了。 本书原稿,因系供作电视节目‘旁白’之用,所以文词语调,都得力求浅显。同时由于播映时间短促,发言‘分秒必争’,故于各项报导,每不易畅所欲言。 台北佛教普门文库,认为本书资料罕见,特地印成专集,以免散失湮没。用心可贵,为法殷勤。出书在即,谨述因缘梗概,以为前序。 中华民国七十四年农历九月中旬祥云序于台北近郊 一、呗器 钟 ‘钟’是佛教的‘犍椎’之一,当初仅仅是作为集众之用的,所以也称为‘信鼓’。—印度在还没有‘钟’的时期,多半是敲击木制的犍椎集众。 ‘钟’也是报时之器。‘钟’本来只有‘梵钟’和‘半钟’两种;‘梵钟’就是所谓的‘大钟’,又称为‘钓(吊)钟、撞钟、洪钟、鲸钟’等等。‘半钟’的体积只有‘梵钟’的一半高度,所以称为‘半钟’。 ‘钟’的体积大小,有它一定的标准。古代的大型‘梵钟’,据广弘明集第二十八卷记载:京师西明寺(唐高宗敕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之‘钟’,用铜一万斤。又日本京都方广寺之‘钟’,高一丈五尺,径九尺二寸,厚九寸二分,重二万二千贯(一贯为三.七五公斤)。普通的‘梵钟’,高约四.五尺,径约二尺左右。(上述的尺码,不知道是不是现今的中国尺寸。) ‘钟’的质料:‘梵钟’多用青铜铸造,‘半钟’多用真钰铸造。‘真钰’也叫‘钰石’是一铜属的矿物;炼冶之后,视之如金,赤而不黑。近世以来,已见有铁造的‘钟’了。 ‘梵钟’悬挂在‘钟楼’顶层,‘半钟’则吊在佛堂后门檐下。寺院中置有专司‘晓钟、昏钟、斋钟、定钟’四时鸣钟的‘执事僧’—‘钟头’,按时敲叩。 古昔时代,除了已经知道印度有‘钟’之外,在当时我国似乎也有‘钟’,只是缺少足资考证的文献而已。据广弘明集第二十八卷说:有‘大周二教钟铭’(周武帝制)、‘大唐兴善寺钟铭’、‘京都西明寺钟铭’(唐麟德二年造)。 又洛阳伽蓝记序有说:‘周室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寥落,钟声罕闻。’ 另据高僧传第二十九卷:‘智兴传’说:‘隋大业五年,兴住京师禅定寺,司“时钟”之役。’ 又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有‘文殊菩萨曾在五台山钟楼谷化现“金钟宝楼”之记事。’ 根据以上所引述的许多资料显示:后周以降,我国历代人士曾经不断铸‘钟’。 ‘钟’对于修道,有大功德。据敕修清规法器章说:‘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又经典中说:‘洪钟震响觉群生,声遍十方无量土。’ 又增一阿含经说:‘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 又付法藏传卷五说:‘古月支国王,因与安息国战,杀人九亿。因恶报故,死后化为千头大鱼,剑轮绕身砍头。随砍复生,极痛难忍。往求罗汉僧长(常)击钟声,以息其苦。’ 又高僧传(智兴传)说:‘有一亡者,通梦其妻曰:“我病死,生于地狱,幸赖禅定寺僧智兴鸣钟,响震幽冥,同受苦者,一时解脱。”’ 又大唐西域记卷一说:‘迦腻色迦王受恶龙请,建寺鸣钟,息其嗔心。’ 俱舍论及佛祖统记(智者传)也说:‘人命将终,闻击钟磬之声,能生善心,能增正念。’ 又祇园图经大略说:‘祇园精舍无常院中,有银钟、颇梨钟(可能是‘琉璃钟’或‘水晶钟’)各四座(台)。银钟放置无常堂内,此堂乃病僧所住。僧病垂危,钟即自鸣,音中宣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僧闻音已,苦恼即除,如入三昧,得生净土。—银钟为忉利天王释提桓因所造,颇梨钟则是月宫天子所造。及至佛灭度后,二钟各自归还天界。’ 因为‘钟’有这许多的功德,所以佛教徒应该尊重它。因此,凡是敲钟的人必先默诵‘愿偈’(即‘钟声偈’)。杂喻经‘偈’云:‘所在闻钟声,卧者必须起。’古德也说:‘闻钟卧不起,护法善神嗔;现前减福慧,后世堕蛇身。’ 敲钟用的‘钟椎’又称做‘杵’。‘钟’的敲击板眼,随著「门派’及‘方域’的不同,佛教界没有统一的规定。就是常见的‘百八钟’的义解,也是不尽一致的。据我国的世典群谈采余说:‘钟声晨昏叩一百八声者,一岁之义也。盖年有十二月,有二十四气,又有七十二候,正得此数。’这个说法乃世俗所杜撰,与佛教无关。又有佛门中人说:‘鸣钟一百八下,以醒一百八烦恼之睡也。’此说也不见经传。 鼓 ‘鼓’的名字,在很多的经典中可以看到;例如:中阿含经第二十五苦阴经、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二梦见金鼓忏悔品、法华经第四提婆达多品、大般涅槃经卷上、新华严经(八十一卷,实叉难陀译)第十三、五分律第十八等典籍,都曾经提到过‘鼓’。 ‘鼓’有很多的类型和称呼:比较小的叫‘应鼓’,比较大的叫‘薮鼓’。有足的叫‘足鼓’。贯柱(插柱)的叫‘楹鼓’。悬击的叫‘悬鼓’。附柄执摇由耳环自击的叫‘镜鼓’、‘靴鼓’,或是‘摇鼓’。形状像漆桶,两端(两面)都敲击的叫‘羯鼓’。形状类似‘羯鼓’,但身粗而短,用手指触击的叫做‘揩鼓’、‘折鼓’、或称‘答腊鼓’。头粗面广而腰细,击打两头的叫‘震鼓’、‘腰鼓’、‘汉鼓’,或称‘鸡娄鼓’。除了这些以外,在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明王圻续,清乾隆时别续。)一书中,还有更多的名目。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