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浩浩乎!巍巍乎!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时间:

地点:东方佛教学院太虚大师八秩诞辰纪念大会

听众:佛学院师生(学生性滢记)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是当代佛教领袖太虚大师的八秩诞辰,在国内和海外有许多地方在为大师举行纪念会,本院同学刚于昨日考试完毕,今日能够以轻松而虔敬的心情为大师上供,并开会追思,意义实在深长。

  大师是我一向所敬仰而崇拜的长老,大师的人格与德业,慈心与悲愿,一向是我所倾慕而愿意效法的。记得大师还住世时,我常听到一些青年同学说:“假如是太虚大师要我跳下火坑,我一定服从,不问什么原因。”

  当时这些僧青年的话,可以代表所有佛教青年对大师崇敬的心声,他们竟愿为大师的指示而赴汤蹈火,若非思想上受大师伟大崇高的人格所影响,何能臻此!

  老实说,在大师八十诞辰的今天,我并不够资格来讲说大师,因为我只见过大师两次慈容,听过一次开示,虽然我也读过大师的全书,可是凭这一点点的因缘,我哪里里能够谈论大师呢?不过,为了让同学们多认识  大师为教为人的精神,仅就记忆所及,说明大师为教为僧的苦心,以使大家都能追随大师,效法大师,为大师接棒,这才是我们纪念大师的意义。

  大师的成就,大师的值得给人怀念与崇拜,完全在于大师有一颗和常人不同的心,我现在仅就大师的心,提出五点来说明:

  第一、永不变易的信心!

  第二、永不后退的道心!

  第三、永不息灭的慧心!

  第四、永不冷却的热心!

  第五、永不失望的悲心!

  现在,我就此五点,分别说明如下:

一.永不变易的信心 

  在这一段里,我所要讲的是大师的“信仰”与“人格”。

大师一生的功业成就,难以计算。他的智能,他的慈悲,他的所行所作,可以说比天还高,比海还深,但这一切完全建立在他的“信心”上。对佛法的信心,这是大师的生命。他以一切佛法为他的信仰中心,他圆摄一切佛法庄严他的人格。尽管你批评某经某论,尽管你对大乘佛教发出疵议,尽管你打击“真常唯心”的佛法,想动摇大师的信心根本,但大师对他自己所信奉的佛法,永远有不动的信念。大师八宗兼弘,大师的包容,在佛教史上,不作第二人想。泰山不辞土壤,大海不厌细流,一经一偈,在大师心中都是无比的尊贵。大师决不像有些人吃佛饭穿佛衣,而专欢喜疵议佛法,打着佛法的招牌,卖的是妄心邪见,矛盾的信仰,矛盾的人格。而大师的信仰是一贯的,大师的人格也是一贯的,因为大师对佛法的信心有本,所以在他一生中的花花叶叶,就会自然成长。

  因为说到大师对佛法的信心,所以我希望同学在求学的过程中,不要立志做学者,应该要立志做个象样的佛教徒。因为学者是以怀疑的态度做为他的研究中心,而一个宗教徒则以信仰作为他的修学中心。唯有坚定的信仰,才能产生无限的力量,才能培养完美的人格。我们要纪念大师,首先要学习大师圆摄佛法的信仰,学习大师对菩萨道的信心。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在我们修学的过程中,不管遭遇到如何的困难,如何的挫折,都不要轻易的改变我们的信心。不管异说纷纭,不管邪见颠倒,我们的信心,要和大师一样。

二.永不后退的道心 

  在这一段里,我所要讲的是大师的“修持”与“证悟”。

  大师有了信心为本,而发道心修持。过去有人批评大师是洋和尚、政治和尚、学者,意思就是说大师没有修持,其实这些人对大师都不了解。中国佛教传统的修持法,不是参禅,就是念佛,或是朝暮二时课诵。这些形式上的修持,大师固然没有废止,而大师的修持,更从发心、智能、讲说、著作上去净化自己。大师自己没有所求,唯一为他念念难忘的是世界和平、佛法兴隆。一个人去除了物欲,处处以众生和真理为念,这难道不算修持所得吗?这难道不是道心所成吗?

  大师童真入道,十六岁就披剃为僧,出家后发心阅藏,在西方寺阅藏,当阅读《般若经》快要完时,“忽然失却身心世界,泯然空寂中,灵光湛湛,身在无数尘刹中”。后来在普陀闭关,“一夜,闻前寺晚间开大静的钟声时,忽然心断,再觉,则见光明无际,从泯无内外能所中,渐见能所内外,远近久暂,回复根身座舍的原状。”大师的修持与证悟,是从信解入手,既悟以后,他的文思如海,道心更增,对于《起信论》、《楞严经》所说,更符合他自己所信的佛法。

  世间的知识,都是心外求法,学医明医,学工懂工,而佛法则是向心中求,只要有所证悟,一通百通。今天,我们纪念大师,应该像大师的道心一样,修持佛法,证悟佛法,永不后退。唯有发道心,才能把佛法学好。道心不坚强,俗情俗念就无法淡泊。增一分道心,才能淡一分俗情。希望同学们纪念大师,要学大师不退的道心,永远精进,永远鼓起精神,向佛道迈进!

三.永不息灭的慧心

  在这一段里,我所要讲的是大师的“讲说”与“著作”。

  大师的智能是向心中证悟的,所以大师的智能像泉源般的滔滔不绝,流露不尽。

  二十七岁,大师在普陀关房中著作《佛法导论》,这是大师有组织有系统的著作佛法之始,三十一岁时发行《海潮音》月刊,从此《海潮音》成了大师智能的园地。从小乘部派的研究,到大乘佛法的八宗兼弘;从整理僧伽制度的建议,到向政府的护法论争;从佛学问答到世法应酬;从佛史撰着到教义伟论,大师的智能,精深而博大;大师的著作,瑰丽而丰富。

  说到大师的讲说,路不辞远近,人不分僧俗,只要有人请他讲说佛法,大江南北也好,海内海外也好,从学术演讲到通俗弘法,从教室黑板到随处开示,大师学不厌教不倦,大师的智能宏深,大师的精神更是无与伦比!

  各位同学们要学大师,你们先要学习手能写口能说,唯有能写能说,才能把佛法普及于社会。

大师的能写能说,是渊源于他的智能之心,唯有智能的讲说与写作,才能抉择是非善恶,才能判别好坏美丑,才能引导人步向真善美的世界。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