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禅宗二祖慧可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中国禅宗奉从印度来华传法的菩提达摩禅师为初祖,奉达摩的弟子慧可禅师为二祖,慧可弟子僧璨为三祖,僧璨弟子道信为四祖,道信弟子弘忍为五祖,弘忍弟子慧能为六祖。自此以后,禅宗迅速发展,至宋代发展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派别。

近代太虚大师在综合考察和研究中国佛教历史的基础上,郑重地得出结论,说:“中国佛教特质在禅”,“中国佛法之骨髓在于禅”。太虚大师所说的“禅”虽也包括传统的禅法,然而主要是指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禅宗。太虚提出这个论断,并不意味着对中国其他各个宗派的贬低,更不是否定,而只是客观地指出宋代以后禅宗在中国融合型佛教中占据的特殊地位而已。

慧可,也作僧可,在宋代以后多写为慧可,生活在6世纪,经历北魏后期、东魏和北齐,直至隋初。俗姓姬,原籍虎牢(在今河南省荥阳县汜水镇一带)。他出家前是位博通经史的儒者,特别精通“五经”中的《诗经》、《易经》。出家之后,先后游历京城洛阳等地。在四十岁那年来到嵩山少林寺,见到长年在那里坐禅修行的菩提达摩禅师。慧可对这位学德兼优潜心修行的禅师十分敬仰,虔诚地礼他为师,跟他学习禅法,遵照他的教诲认真修行。

菩提达摩禅师身边弟子中还有道副、尼总持、道育等人。有一天达摩禅师要弟子谈谈自己学习和修行的心得。

道副说:“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意思是说,修行者不应当执著文字,然而又不能完全离开文字,这才符合觉悟之道的做法。达摩听后表示:“汝得吾皮。”意思是说,你仅得到我传授禅法的皮毛。

尼总持说:“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閦佛国,一见更不再见。”庆喜就是佛陀身边的弟子阿难。佛经记载,佛陀运用神通,让阿难等弟子们看到东方阿閦佛正在向大众宣说佛法的情景;当佛陀收回神通之时,阿閦佛国立即在众人面前消失。佛陀用这种方法引导阿难等人认识一切事物空幻无实的道理。尼总持是说,他已经认识到一切皆空的道理了。达摩告诉她:“汝得吾肉。”意为你仅得到我传授禅法的肌肉,仍未掌握根本宗旨。

道育站出来说:“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是说地水火风“四大”和色受想行识“五阴”本来就是空无所有的,自己不仅已经认识到这点,而且体悟到这种认识本身就是“无所得”。达摩对他说:“汝得吾骨。”意为你得到我禅法的骨骼,已经接近根本宗旨了。

最后轮到慧可。慧可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向前跨出一步,对达摩虔诚地礼拜,然后退后站立。对慧可的这一含有深义的表现,达摩评价很高,说:“汝得吾髓。”意为你得到了我禅法的精髓。达摩在此后向他进一步传授禅法,并且将自己的袈裟赠送给他。

慧可在达摩禅师身边学法六年,然后才离开嵩山,到各地传法,逐渐远近闻名,前来向他受教的僧俗弟子不断增加。

慧可遵照达摩禅师的教导,特别重视阅读和向人讲解《楞伽经》。《楞伽经》的内容最重要的特色是说人人都有与佛一样的本性,称之为“如来藏”或“自性清净心”;教导人们修行应在“心”上下功夫,重视坐禅;只有使受到情欲烦恼染污的心识达到转变,回归本来的清净寂静状态,才达到解脱。慧可善于运用巧妙的言辞向弟子传法,受到他们的欢迎。

慧可依据大乘经典《楞伽经》、《十地经》、《华严经》、《法华经》等的思想,教导弟子和信众应当在“修道”和“明心”上下功夫。如何“修道”和“明心”呢?他告诉弟子:第一,一切众生都有与佛一样的本性,此即“佛性”(成佛的内在依据),它如同太阳一样,本来是明净的,但因被自身各种欲望烦恼遮盖,不能显现出来;第二,如果“妄念不生,默然净坐”,就可以将烦恼清除,使本来清净的佛性显现,因此提倡坐禅,说没有“一人不因坐禅而成佛者”;第三,不要一味地追求多知多闻和执著语言文字,而应在心性觉悟上下功夫。

在东魏天平(534-537)之初,慧可到邺都(在今河北省临漳县)传授达摩禅法。有位叫道恒的僧人,门徒达千人之多,听说慧可传授达摩的禅法,不重经文,也不要求固守坐禅程序,提倡直探心源,称之为“魔语”。在慧可说法时,不仅派人前去扰乱,甚至不惜贿赂官府对慧可加以迫害。这样一来,慧可在邺都便待不下去,不得已流离于相当现在的河北、河南接界一带,与当时被称做化公、廖公、和禅师的人,还有隐遁林野的向居士、林法师等人密切交往,结为朋友,经常一起交流学习佛法体会和修行的心得。

向居士曾给慧可写信,用偈的形式表达他对修行解脱的见解。大意说:烦恼与涅槃(彻底消除烦恼就是涅槃,后来在含义上有大的发展,有时与法身佛、佛性一个意思),众生与佛本来是相即不二的,如果离开烦恼也就没有涅槃,没有众生也就无佛;佛教最高真理是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述完整的,人们不应当执著对它描述的文字(经教);最高的精神境界应是自己的认识与“空寂”相契合,不再存在什么得与失的问题,说:“虚妄无实,何空何有?将知得无所得,失无所失”。他希望慧可谈谈自己的看法。

慧可看到向居士的偈颂十分赞赏,也用偈颂表达自己的看法。偈颂上说:

说此真法皆如实,与真幽理竟不殊。

本迷摩尼谓瓦砾,豁然自觉是真珠。

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

愍此二见之徒辈,申词措笔作斯书。

观身与佛不差别,何须更觅彼无余。

其中“摩尼”是水晶宝珠,是用来比喻佛性的;“二见”是指认为事物常在不变的“常见”和认为事物断灭的“断见”。按照大乘佛教教理,佛性是非常非断的。慧可在偈颂中说,因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本有佛性,众生与佛之间不存在根本差别,便离开自身而到别处寻求解脱。然而从根本上来说,“无明”与智慧二者是相对立而互相依存,是不一不异的,一切事物都是真如的显现,是它的现象。因此,修行不应当远离日常生活,达到解脱的关键是能否自我觉悟。

后世的禅宗史书说慧可初见菩提达摩禅师时,为了表示自己求法真诚,便用利刀自断其左臂。这是禅宗流行后的一种传说。慧可的另一位朋友林法师,善于讲《胜鬘经》,曾被贼砍去一臂,世人称他为“无臂林”。

北周武帝在公元574年下诏禁佛教,三年后灭北齐,又在原北齐境内禁毁佛教。在这个期间,慧可与林法师为伴,护持佛经佛像,隐藏在民间,曾一度南下到今安徽省司空山隐居修行。期间僧璨前来归依成为弟子,后被禅宗奉为三祖。慧可晚年又回到北方。慧可高寿,据宋代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四卷的记载,他在隋开皇十三年(593)去世,年107岁。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