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现世人生是佛教人生观的根本目的。达到健康、完美、和平、安定的生气勃勃的社会人生,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此,佛教又进一步铺设了正确的人生道路。 1、八正道--实现个人理想人生的心经之路 用佛教的智慧确立“正见”,并能脱离妄执去“正思维”,进而戒除慢、谤、绮、暴、恶等诸多语言去“正语”,不杀、盗、淫等邪恶活动而“正业”,选择能利益众生的“正命”,不断地自觉地去恶兴善的“正精进”,坚定地克制私欲、把握方向“正念”不止,从而调整一切善恶是非、固守“正定”。这戒(正语、正业、正命)、定(正念、正定)、慧(正见、正思维、正精进),勾画出高尚的精神生活(正见为主,正思维、正定、正念为辅)以及美好的物质生活(正命为主,正业为辅),恪守着言(正语)行(正精进)始终如一的道德风范。 从佛教树立的“八正道”的思想风尚讲,完全强调人类优良个性的张扬,主张人性的自觉,而不是靠神仙皇帝的佑护。这正是佛教应该充分发扬的精神,对反对偶像崇拜与迷信,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2、四摄六度--建设社会文明的必要条件 佛教建立四摄六度,在于主张在“为人民服务”之中,完善人生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如果都能够用亲爱之心和睦相处,用真诚美好的言行给予别人物质与精神的帮助、引导,同舟共济;而且,将这些人性之光也照射到与我们共生共有的自然环境中的一切生灵,让和平安祥普遍存在子所有生存空间,而不是让仇恨、排斥、迫害、杀戮弥漫在生活中;那么,当今人类与其他生灵的生存空间将大大的拓展,生命的质量将大大的提高,世界和平与发展就不是梦想了。 3、慈悲--佛教胸怀世界的广阔情怀 拔苦予乐是慈悲的内涵,是大乘佛教人世修行的根本所在。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充分体现着佛教“国际主义”精神。这不同子某些宗教存在的狭隘的做法。佛教朝暮诵念中有“众生无边誓愿度”等四宏誓愿,有“大慈大悲悯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的四无量心。《楞严咒》中有:“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正是有了这种心愿,才会有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胆略。 据《高僧传》记载,西凉高僧法进大师在看到民众频临死亡时,毅然割取体肉供民救命。在今新疆吐鲁番吐峪沟千佛洞还保留着有关史迹。唐代诗圣杜甫虽晚年病困虚弱,但基子佛教大乘精神之薰陶,仍呼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仍然想为国赴难,“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近代民族英雄谭嗣同曾深究佛法,想用佛法改造社会而著《仁学》。在改革变化失败被杀之前,毅然豪情满怀:“有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只有站高望远者,只有胸怀天下民生者,才会具备战胜一切困难的雄心壮志,才会为正义事业而无怨无悔。 4、六和精神--民主平等社会的期望 佛教原本为了规范僧团而创立了“六和”精神。事实上,推而广之,这六种行为模式能够形成的团体精神,也是社会民主与平等的典范。如果在一个封建专制的社会氛围里,是不易做到的。就个体的自由或企求讲,这六和并非完全施用,也不易做到。但从社会整体发展的共性追求而言,能做到六和,当属幸运。我认为,六和的精神实质并不是强异求同,而是根据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从利益大多数的伦理价值角度,尽量地确立互助互让、互敬互爱,反对争讼斗勇、偏执取闹。从个体推之家庭与社会,果真如此,其乐融融。 五、佛教人生观的现代社会坐 总观佛教人生观,可以看出有以下特点: 1、重视智慧,主张净化心灵,强调精神层面的提升。 宗教一般都侧重子精神的修炼,但修炼的方法往往习惯子依托外在的一种力量或什么主宰,靠神秘的东西赋予一种超凡的能力。佛教也有“他力”之说,尤其是净土宗思想。但从总体考察,进行理论推论,所谓“他力”,并不是外在力量,而只是方便权巧,针对钝根心力的人,为激发其信仰与希求之心愿,进而规范和开发内在潜力,殊途同归。心、佛、众生三位一体是佛法最根本的宗教理念,那么,他力之佛其实是众生本具而有待发掘的内在资质,本是众生智慧的能量与境界。因而,佛教根本上否定所谓的神、主宰。将成佛归结到获得最高的智慧心行,并作为真正的幸福。外在的物化的享受都是短暂的、非真实的幸福,特别是当获得它的手段又往往带来对别人的侵害时。这种人生观念有益手抵制当今拜物主义、金钱至上的腐蚀,匡正社会人心。当今社会存在的精神空虚、苦闷彷徨的信仰危机,正是忽视了对人的心灵的引导和净化,急需运用智慧的方法重塑健康的精神世界。 2、重视理性,反对迷信盲从,要求个人主体自觉。 宗教信仰一般存在着权威崇拜等问题。宗教信仰活动的特性,也极容易产生盲从与迷信。佛教信仰活动中一时还难以清除一些与佛法本怀背道而驰的迷信现象,但不应循规蹈矩地持续下去。这对于反对诸如“FLG”之类附佛邪教的产生、流行,树立正信的大旗,为建设社会文明,促进科学的信仰活动,对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有非常深远意义。 佛教信仰提倡信、解、行、证,认为坚定的信仰须建立在准确切实的理解、体会基础之上,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的针对性、可行性,才会有正确的见解与智慧。信仰者要不断地闻、思、修,才会保障信仰主体之确立。正气不张,邪魔乱舞。佛教要想在新时代发挥积极作用,必须直面自身的积垢与弊端,剔去糟粕,取其精华。否则,遭到时代遗弃,或实际上被淘汰,就不是危言耸听的了。 3、主张大乘利世,鼓励在利生的实践中实现理想。 在利己主义横行,拜金主义泛滥的社会现实里,用佛教自利利他的道德规范培植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尽管不易,但甘露润心,终归汇聚成荡涤尘埃的清泉,散发出清新有益的空气。西方社会经历了资本剥削与利己主义的祸害,不少人转而从东方佛教文化中寻求心灵滋养与灵魂安顿。同时,东方社会反而醉心子西方文化中被唾弃的东西,失却了精神主体,被物化毒液浸染。文化的取长补短,有如经济运行的全球化循环,本是自然的事。可悲的是,在没有把握主体信仰方向的同时,一味地全盘接纳,必将得不偿失,毁掉美好的东西。针对大家深受其宫的利己主义风潮,佛教应举起破执之利斧,导化世俗。 4、将关爱的真情扩展到人类之外的一切生命,佛教的生命价值理念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