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缘起的基本精神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佛教宗派众多、思想庞杂,对于缘起的分析和理解自然也难脱窠臼,形成了互有差异的缘起理论。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同的服饰掩盖下的其实都是“缘起”这一熠熠生辉的法体。佛陀在经中讲述缘起时,经常提到的偈颂就是:“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这首偈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与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佛教认为事物的产生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而这些条件因为事物的不同而有主次之分。主要条件称为因,次要条件称为缘;因是给予生界的直接力量,缘是给予生界的间接助力。因此缘起通常也被表述为因缘。

宇宙间的一切万有,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还是属于生命界的、都无一例外地由种种关系结合而成,离开了各个结合的关系,事物或现象将无法生成。所以佛教在解释世间万法的产生原因时,提出了“诸法因缘生”的概念,“诸法因缘生”的概念告诉我们:凡是从因缘生起的万事万物,彼此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这种关联可以是时问上的也可以是空间上的。

从空间来看,诸法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因缘关系,但若仔细地加以分析。法法之间的因缘关系却又是不容回避的事实,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每一个生命的存在,不用说与自己的父母和亲人有着直接的联系,即使是与自己的亲里邻党、与自己的同事、与自己的师长、与自己的朋友,乃至与自己所不相识的人、与整个世界,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说,只要你是一个社会人,占据着地球上的一丁点空间,那么你与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份子都存在着明显的或潜在的关系。个人如此,万事万物同样如此。

再从时间上观察,前一时代的社会现象与后一时代的社会现象,前后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而实际推论起来,却又并非如此。任何一个新的时代社会,决不能离开旧的时代社会而来。如背负过去、孕育未来的现在,决不是脱离过去、未来而孤立存在的,它不仅与过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对未来的影响也是直接的。就单个的人而言,站在成人的角度看过去,有自己的童年,或充满欢乐、或沧桑凄楚看未来,有自己即将到来的老年,或鹤发童颜或病魔缠身。欢乐的童年给业已成年的你留下的是甜蜜而美好的回忆;沧桑凄楚的童年,留给你的是一种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体悟。同样,现在的你,每一次的努力和奋斗,又将决定你未来的生活境遇及精神状态。单个人的原理扩充于整个世间,处于时间之流中的万有诸法同样摆脱不了时间上的延续和纽带关系。

缘起规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大至宇宙,小至微尘,决没有孤立独存的事物存在,事物无论大小相互之间都有着无限的相对关系和无穷的延续时间,彼此在时空中,有着重重无尽的关系网络,因而我们现在的存在是建立在无限的空间与无穷的时间交叉点上,不但离开时空骨架不能生存,就是离开种种关系同样也难以生存。所以佛法认为诸法的显现是由于关系,诸法的存在同样是由于关系,世间的一切存在无一不是关系的和合。

一般人误认为佛教宣扬本性皆空,是想让佛教信徒逃避现实,走消极避世的道路。应该说,这是对佛教的一种误解。佛教本质上是崇尚缘起,重视现实生活的。按照世界缘起的法则,我们对现实世界所存在的一切实物,不但不应该轻易否定,而且还要深刻认识它、转变它,也就是所谓转染成净、转凡成圣,从而真正找到生命的落脚点和人生流转的关节点。这种转染成净的方法就是一般所说的修行。修行是不是就要不问世事、闭目塞听呢?当然不是。《大智度论》(卷十九)说:“涅槃不异世间,世间不异涅槃。涅槃际(际,相当于哲学上的“范畴”)世间际,一际无有异故。菩萨摩诃萨(大菩萨)得是实相故,不厌世间,不乐涅柴。”佛教所主张的修行之道,重点在即世而出世,让人们过一种随顺真理、远离颠倒的正觉生活;那种悲观厌世、无所作为的遁世思想,是一切具足正信的佛教徒所不取的。研究佛法的目的,在于通达缘起法,立足人间,正视现实,认识人生,净化人生,庄严人生;认识世界,净化世界,庄严世界;万善齐修,四恩总报。

缘起是因果性的普遍法则,一切的存在,是因缘而起的,即因缘条件和合而生起。宇宙人生的一切,彼此相依相待而存在。广泛地说:大如世界,小如微尘,一花一草,无不是缘起,扼要地说:佛教的缘起论是以有情生生不已的存在为中心。缘起之理并非知识领域所能诠释,如果想用知识去了解缘起的价值,无异于隔靴搔痒。必须实际去修证体验,才能体悟充塞宇宙人生的缘起道理。(信息来源:摘自《觉群》)

编辑:明蓝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