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佛教网 >> 佛教网 >> 法师介绍 >> 正文
真实的法海法师 六祖慧能弟子并记录出《六祖坛经》
佛教网 wlg.amtf18.com 来源:佛门网 打印本页

法海法师

  

【法海】

唐代僧。曲江(广东)人。初见六祖,问即心即佛之义,言下顿悟。师集录六祖大鉴(慧能)禅师于韶州大梵寺说法之内容,而成法宝坛经,记载六祖之语要、出世因缘等,理趣甚深,盛行于世,为后来禅宗之宗经。生卒年、生平皆不详。

 

录于【佛学大词典】

 法海唐朝人,是唐宣宗大中年间吏部尚书裴休的儿子。裴休,字公美,唐代济源县裴村人。

 裴休出身官宦之家,家世奉佛。裴休笃信佛教,对佛教颇有研究。据《金山寺志》等有关资料记载,法海就是裴休的儿子,俗名裴头陀,少年时被他父亲裴休送入佛门,取号法海。

 法海出家后,领父命先去湖南沩山修行,接着又远赴江西庐山参佛,最后到镇江氏俘山的泽心寺修禅。但此时建于东晋时期泽心寺寺庙倾毁,杂草丛生。46岁的法海跪在残佛前发誓修复山寺。为表决心,他燃指一节。从此,法海身居山洞,开山种田,精研佛理。

 一次,法海挖土修庙时意外挖到一批黄金数镒(音“议”,古代重量单位,20两为一镒),但他不为金所动,而将其上交当时的镇江太守李琦。李琦上奏皇上,唐宣宗深为感动,赦令将黄金发给法海修复庙宇,并赦名金山寺。从此泽心寺改名金山寺。现金山寺仍有法海洞,据传即修寺时所居的洞。法海是得道高僧,历史上从没有拆散别人的家庭。据说法海曾驱赶一条白蟒蛇入长江,后来据此创作出了《白蛇传》。

  

法海与《六祖坛经》

 据史书记载,法海和尚俗姓张,广东曲江人氏。他是唐代中期睿宗至玄宗时代的一位禅家高僧。

 法海是禅宗六祖慧能和尚几十名弟子中颇有成就的一位。据说他曾在韶州河西大梵寺初见禅宗六祖慧能,问即心即佛义,言下顿悟。后听六祖讲佛理,记六祖法语及出世因缘,并把不识字的六祖讲说全部记录下来,加以整理成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后世简称为《六祖坛经》。经法海整理成的这本经书,成为中国禅师自己所著的唯一可以称为“佛经”的经典,并流传到海外。

 由于《六祖坛经》发扬大乘教义,把自性具足、不住生心、众生平等、无有高下、反对偶象和轻蔑言教的道理,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致影响了中唐、宋、元、明、清以来中国的文化思想。法海和尚作为禅宗六祖的亲传弟子,曾主持镇江金山寺。他修持法性,超凡脱俗,正道中行,破除是非,本与红尘中的恩仇爱怨无牵无涉,真是想不到会“闲目佛前坐,骂从戏中来”。这便是宋元话本的捉刀人,张冠李戴,胡编乱写,牵强附会创作出来的“杰作”,与历史上确有其人的高僧法海是另一码事。如今,在镇江市金山寺外的“读经洞”中,塑有一尊慈慧明心的法海读经的高大坐像,受到众多参观者的瞻仰。

更多文章佛教网 > 法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