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小乘禅数之学略述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佛教在两汉之际经西域初传至中国内地,而佛典的大量译出,则是从东汉末年开始的。最早在中土流行的是安世高一系的小乘禅数之学,其所传主要为流行于古印度西北部从上座部分出的说一切有部之学。安传小乘禅数之学对中国禅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代表安世高禅系思想的主要有《阴持入经》和《安般守意经》,它们的内容都是提倡通过戒、定、慧来对治各种“惑业”,通过禅定的修习而获得人生“非常、苦、非身、不净”的认识,从而离生死,得解脱,表达了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密切关注。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阴持入经》偏重于对名相概念的分析与推演,它通过对四谛、五蕴、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等佛教基本概念的分析来表达禅法的理论基础。《安般守意经》则比较注重对人的意识活动的控制,它通过对“安般守意”这一禅法的具体论述来发挥佛教思想,并指导人们按照佛教的要求而从事实际的禅修。此二经所明之禅定,成为汉魏两晋间人们修习的主要禅法,此二经则成为小乘禅数之学的主要依据。

《阴持入经》,顾名思义,着重分析的是佛教的阴、持、入这三个基本概念。阴、持、入,后来分别被译为蕴、处、界。佛教以此来破除“我执”,确立“无我”。《阴持入经》根据佛教的“四谛说”,把人生视为无边的苦海,认为“阴、持、入”之所以能聚合在一起,构成现实的人生,全在于“无明”与“爱欲”的作用。由于无明,便会对世间的生活产生“常乐我净”这四种颠倒的见解,并进而在爱欲的驱使下去追求这种世间的生活,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流转生死不得解脱,永远沉沦于世间苦海之中。因此,《阴持入经》视无明与爱欲为引起诸苦的最根本的“惑业”。经中把不明了四谛、五蕴的道理而沦入人生苦海的各种“惑业”归结为“九品”──“痴、爱、贪、恚、惑、受(取)、更(触)、法、色”,其中最根本的“痴”与“爱”被称之为“二本罪症”。与此相应地,经中又提出了九种对治惑业的方法,经中称之为“九绝”──“一止、二观、三不贪、四不恚、五不痴、六非常、七为苦、八非身、九不净”,其中最重要的是止与观,主要用于对治痴与爱。经中将止与观喻为对治痴与爱二病的良药:

一切天下人有二病,何等为二?一为痴,二为爱。是二病故,佛现二药。何等为二? 一为止,二为观。若用二药,为愈二病,令自证,贪爱欲不复贪,念意得解脱。痴已解,令从慧得解脱。

这就是说,通过止息各种杂念和运用智慧观照,就能明了人在生死轮回中的各种因果关系,体悟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因果相续的道理,破除对自我实体的执著,从而从无明与爱欲中解脱出来。因此,经中特别强调“止观双俱行”,这是安世高所传禅法的特点之一。

当然,“止观双俱行”也需要戒律来保证,因此,《阴持入经》对戒律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列“戒法”为“十一本”,把戒律不仅看作是制约佛教徒的必要措施,而且看作是指导人们正确修习止观以获得解脱的必要措施,《阴持入经》最后就是以戒定慧三学来概括“三十七道品”的。

佛教提出各种修行方法,目的都是为了证得智慧,断除烦恼,求得解脱。因此,“慧”在修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阴持入经》在讲止观时,对慧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它把止观对治痴爱的方法,最后集中到“慧”。它特别通过对“四倒”的分析来揭示“慧”的内容,认为对治“常、乐、我、净”这四种颠倒而获得的“非常、苦、非身、不净”这四种观念,就是慧的体现。而进行上述修行活动所依止的禅定,就是所谓的“四禅”。这样,重“慧”也就成为安世高所传禅法的又一个特点。以此来观察五阴,就能断除我见,厌恶人生,从而完成思想的根本转变,实现解脱。

安世高系的禅法属于小乘,而小乘佛教的最高理想境界是“灰身灭智”的“无余涅槃”,因此,为了断灭一切世间,也必须断灭“阴持入”,故《阴持入经》中说:“彼以有是阴亦持亦入,已尽止寂然,从后无阴亦持亦入。” 而彻底断灭阴持入,也就从世间的束缚中彻底解脱出来了。

如果说《阴持入经》偏重于从理论上说明离欲去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止观”中,比较偏重于“观”,那么,而安世高所译的另一部禅经《安般守意经》,则通过对安般禅法的具体说明而更多地突出了“止”,强调了思惟修习的宗教实践活动。

《安般守意经》是讲“数息观”的,安世高将数息观译为“安般守意”。“安名为入息,般名为出息”,“安般守意”就是通过数出入息来守住心意,不使散乱。小乘佛教认为,人身之所以有生灭,人行之所以有善恶,皆由“意念”所致,意生而法生。《安般守意经》中说:“本起着意者,谓所向生死万事,皆本从意起,便着意,便有五阴。”又说:“谓善恶因缘起便复灭,亦谓身亦谓气生灭,念便生,不念便死,意与身同等,是谓断生死道。在是生死间,一切恶事皆从意来也。”因此,要为善去恶,断生死,出苦海,“守意”就是十分重要的了。如何守意?经中提出了数息的方法。

“数息观”原是“五停心观”之一。“五停心观”是指,对治贪欲的“不净观”,对治嗔恚的“慈愍观”,对治痴愚的“因缘观”,对治我见的“界分别观”和对治心神散乱的“数息观”。从小乘的禅法体系来说,包括数息观在内的五停心观只是整个修习过程的准备阶段,在扫除了贪欲、嗔恚、痴愚和心神散乱等各种思想障碍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修习四念处、四正勤等。但安世高所译的《安般守意经》的重点却是在讲“数息观”时,把它与整个佛教教义和实现解脱联系在了一起。经中明确提出:“安般守意,名为御意至得无为也。”这里的“无为”,是对“涅槃”的异译,意谓通过数息这种禅观以控制意念,最终就能达到涅槃解脱之境。因此,经中特别强调,光是数息并不等于就是“守意”,只有同时具有“六事”──“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才是真正的“守意”。

“六事”从“数息”始。数息就是在修禅的过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到数呼吸上,反复地从一数到十,由此而使心神意念安定下来,并逐渐过渡到“相随”。相随就是由数息而转向随顺气息的出入,即把注意力集中到一呼一吸的运行上。第三“止”,要求“止在鼻头”,即把注意力由随顺呼吸转而止于不动的鼻头,这时候人的意念便能不受任何外物的干扰。第四“观”者,谓观五阴,即通过观身而悟“非常、苦、空、无我”之理,由此便能“还”。“还”包括“弃身七恶”与“还五阴”,即舍弃杀、盗、淫、妄言、两舌、恶口、绮语等“七恶”,断除对人生的“贪爱”。最后为“净”,即达到无欲无想,“不受五阴”之境。“净”也就是“无为”。安世高译涅槃为“无为”,反映了他对中国老庄道家概念的借用,而他突出“六事”的环环相扣以对付人的无明与爱欲以及由此而生起的种种恶行,最终达到佛教的觉悟,这又反映出他所传禅法的渐悟倾向。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