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浅谈寺院之中的佛法修学生活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一、寺院中修学的特点

谈论寺院中的佛法修学,首先要明白寺院修学的特点主要有哪些。一般来说,寺院中的修学大至有如下几个特点:

1、团体的生活

佛教的僧团不同于其它宗教的团体,更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单位,它是佛陀所创立的、致力于出世解脱大道的、同时又努力广化有情的一个“六合”团体。出家僧众的团体生活特点,在佛陀时代就已经确定下来。《四分律行事钞》说:“四人已上,能御圣法,办得前事,名之为僧”。 《阿弥陀经通赞疏序》说:“三人已上,得僧名故”。

不论是三人已上称僧,还是四人以上称僧,一个不争的实事就是,比丘的正当的生活模式应该是团体的,而不是独行的。当时鹿野苑初转法轮,佛陀一次度五比丘,这就是很好的证明。而后的佛陀时代著名“五精舍”的成立,更是将僧团的团体生活模式以现实的实践确定下来,所以经中说:“僧以和合为义”。 和合除了事上的六合之外,还包含共证无为择灭,共断生死,共趣涅槃的理上和合。

佛教传入中国,更是注重僧众的团体修学这一特点。中国佛教,不但极少倡导印度佛教出家僧人的托钵游方,而且将印度时简陋的精舍建设成了坚固、壮观的寺院,专供出家僧众的修学。中国的寺院不但以佛陀制定的戒律为僧团的修学原则,而且吸收中国传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社会的组织形式,作为丛林秩序的规范――清规,并由此而形成了一个组织严密、长幼有序、自食其力、乐法共修的特殊社会群体。这就是中国佛教在经历了“三武一宗” 灭佛以及“极左错误路线”几次劫灾,却依然能够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以说,团体生活是寺院中修学的最基本的特点。

2、清净的个体

世尊告诉我们,宇宙万法皆由因缘合和而有,缘聚而生,缘散而灭,从究竟的意义上讲是自性本空的。三界之中的器世间有成、住、坏、空的迁变,有情众生有生、住、异、灭的无常,短暂的人生有生、老、病、死的痛苦,所以世间是无常的,就如大火中的住宅,充满了危险和恐怖,如《法华经·譬喻品》中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法句经》也说:“世皆有死,三界无安,诸天虽乐,福尽亦丧”。 因此,只有得大解脱,证大涅槃,从根本上脱离生死轮回,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涅槃寂静的佛性本来是一切众生皆自具有的,但之所以不能觉悟,是因为无量劫来长久地受无明等烦恼的障碍。佛陀宣扬佛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开发众生本自具有的自性光明,令我们得到清净、安乐、圆满的涅槃大道。如《法华经》所说:“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稳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 既然佛法是以涅槃解脱为根本目的,那么脱尘离欲,保持一个清净的身心,也就是每一个佛子的必须了。

怎么脱尘离欲,保持身心的清净呢?佛陀教导我们,要出家修行。

《四十二章经》说:“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毗婆沙论》说:“家者,是烦恼因缘,是故宜应极远离也。”。 佛陀知道家的脆弱,家的困惑,家的无常,家的可怕,故此他选择远离舒适的皇宫去出家,而且也劝告众生要离开家的系缚。只有出家才能灭除垢累,远离烦恼;只有出家才能将有限的生命无限地延伸。只有摆脱了家的束缚,才能得到身的超拔;只有摆脱了家的束缚,才能够得到心的解脱;只有摆脱了家的束缚,人生才会绽放新的生命之花!

寺院中的僧众都是出家之人,出家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出世的大道,因此,僧团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应当是清净独身的行者。中国佛教有长期以来让我们引为自豪的三大优良传统,独身就是其一。

除了独身之外还有两点,就是素食与僧装。素食不惟是保持佛教简单纯朴的生活特色,最重要的是在于培养一颗慈悲护生之心。有一个老法师常常对别人讲,我们出家人不吃肉,不是跟肉过不去,也不是嫌肉不够好吃,只是为了维护众生平等的佛法精神,这话说得极其到位。僧装是出家僧人的标志,是修学佛法的象征,是彰显佛法清净无为的表现,所以任何出家人都要以庄严的僧装来展现自己的僧相。

独身、素食与僧装是寺院中修学的每一个个体的最基本特征,是清净行者的外在体现,也是们僧人在寺院中修学的基本前提条件。 

3、严密的佛事

佛陀时代,僧众的日常功课主要是听经闻法、静坐禅修、羯磨学戒与托钵化食等。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变得全然不同。中国佛教僧团的修学生活与印度时期相比,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中国佛教僧团成立――尤其是禅宗大盛以后,寺院的修学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佛事体系。

这些佛事有日常行持的五堂功课,有念佛诵经,有佛菩萨圣誔的祝延,有朔望日的上供,有黑白月的诵戒布萨,还有各种忏法祈愿乃至水陆法会等等。这些佛事交叉重叠、互辅互补,构成了寺院僧人日常修学生活的大部分内容。僧团每日里都要在这个佛事体系中修学,僧人几乎每天都要经过这些佛事的程序。只是随着寺院主修宗派的不同,内容稍有区别而已。

这些佛事中,尤以五堂功课的早晚殿为重中之重。尽管各地寺院的功课有内容多少和时间长短的不同,但止于目前,还没有听说中国的寺院有哪一座完全不做早晚功课。

严密的佛事体系是寺院修学的又一重要特点,它是当前寺院修学内容的外在展现部分。

其实,寺院中修学的特点远不止这些,这里仅仅是择其要者略为谈论而已。寺院生活的特点如此,那么这样特征下的寺院修学对我们都有哪些要求呢?

二、寺院中修学的要求

寺院中僧团生活的主要特点决定与之相适应的基本要求,大致有如下几点:

1、团结互助

寺院生活团体性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出家人必须团结互助这一根本要求。

佛陀很重视僧团的团结,读过戒律人都知道,佛陀曾经不止一次地告诫大众,要尊长爱幼,要和合无诤。他劝告比丘:“汝莫破和合僧,破和合僧者,是大恶事,是重罪,堕恶道,入泥犁中,经劫受罪。” 他的意思是说千万不可以破坏僧团的和合,破和合僧会有极大的因果,要累劫受苦。

他指出,比丘有过,大家可以互相谏举,若对方不改,还要再三的劝告,如《四分律比丘戒本》 卷1说:“若比丘欲坏和合僧,方便受坏和合僧法,坚持不舍。彼比丘应谏是比丘言:‘大德!莫坏和合僧,莫方便坏和合僧,莫受坏僧法坚持不舍。大德!应与僧和合欢喜不诤,同一师学如水乳合,于佛法中有增益安乐住。’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 这是说大家出家同尊佛陀,师从同一个老师学习,就应该像水与乳一般能够融洽相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