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契入空性引导之关键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一、契入空性的通用教法

在契入空性之前,行人应当在佛法的修学方面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基础。要以言之为三主要道,即出离心,苦集灭道;菩提心,广大慈悲,利益一切众生趋向解脱;正见,缘起性空,无主宰,非实有。此三主要道见诸三藏十二部,前贤大德均已广说。若圆满三主要道,则行人业已成佛。这里作为契入空性前的基础,对出离心方面的大致要求是对世间法知虚妄而有节制,菩提心方面要求大致是愿菩提心及少分行菩提心范围,而对正见的要求则是闻思范围。在此基础上,行人以戒律为防护,以禅修为增上,依正见经毗婆舍那(观)而契入空性。由思维所成见通向空性现量见道的关键过渡是毗婆舍那,即在思维心下对自心相似相续正观缘起。若得相应,则行人得以现量体会无生本觉智慧,于空性现获不二定解。因而明确何种因缘条件,通过何种方法可得以尽速通过毗婆舍那与空性契合,是修行道上极为关键之处。

契入空性必须超越能所对立的我法二执,而不是能所相下的能知(我)与所知(境)和合成识的认识,此为契入空性与一般思维心下认识事物的根本不同处。然而在契入空性前,在进行毗婆舍那之间,则尚未超越能所对立,故此时行人所具备的正见基础以及调心所处境界,对契入空性的难易乃至成败有极其重大的影响,相对纯净的心境有利于行人契入空性。

若人要认识花岗岩,应先学习若干花岗岩之知识,此喻学人思维所成之正知见。

然后学人需要亲手亲眼把握真实的花岗岩样本,方可真的认识花岗岩。若未曾亲见花岗岩,则认识花岗岩实无可能。类似地,欲契入空性须先修学正见。然而学人为契入空性进行毗婆舍那时,现前的心境却并非标准单一的花岗岩样本,而是包含显隐粗细极多层次无数复杂心念的自心(相似)相续。行人对此,就如同还没见过花岗岩样本的学生到了野外山岭,面对的是千万种不同岩石,要仅凭所学到的书本知识认出其中的花岗岩,谈何容易!这就是无数行人于散心位依经教思维空性,而甚久不能契入空性现量的原因。或有个别夙慧深厚者确能于此状况下直接契入,但千古之下此等大智慧者实在寥寥可数,非一般人可自期。

无人可以更改自己的宿业夙慧,则唯有修持奢摩他(止)调心,让心境自相续变得更简单明了,以利观行相应。比如不再面对山野里千万种岩石,而只是数十种岩石,则花上几年功夫一一用心分辨过来,终能认出哪种是花岗岩。若能更简化到只需面对数种岩石则认识也会更容易。类似的,禅定里自心相续随奢摩他程度深入而简化,故好的禅修奢摩他对契入空性非常有利。倘若能调心到本觉智赤裸现前而无甚杂相干扰,则契入空性几乎就是必然结果。

然而此处仍然有巨大技术困难。如众所知,奢摩他是于双遣沉掉中系心于所缘境不动。此时心念不移,无法做毗婆舍那。做毗婆舍那时须起念分析观察,而如此之心念迁流破坏奢摩他。故一般行人止观无法双运。为回避此困难,通用教法一般采用交替方式,即修一段奢摩他后起念修毗婆舍那,修一段毗婆舍那后再回来止念修一段奢摩他,循环反复。此方式虽然回避了止观间的冲突,但问题并未获得根本解决。修奢摩他持所缘境不起它念故,契入空性不可能发生在此时;而修毗婆舍那时起思维进入散心,则行人又需要面对自相续中千万种粗细心念,类似面对山野里千万种岩石,使识别岩石抑或契入空性变得万分困难。这似乎成为一种进退无路的困境。

实际的修学过程并非如同看上去这样进退两难、无隙可乘。实践上,当从奢摩他转换到毗婆舍那开始起念分析的时候,行人并不是刹那间就定心消退转换成平时的散心,而有一个心态从简明到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里定心渐渐消退但并非马上消失,心念渐渐复杂但尚比散心位纯净,称为禅定的余势。在禅定的余势里,心态比较简明且具有分析观察能力,是实际契入空性现量的有利时机。当然是否能就此现量契入空性,在相当程度上还要看行人的慧力,余势中心态的明利程度以及余势能维系多久。如果行人定心粗、余势短促而慧力不足,则仍然不能在此余势之际完成契入。

四禅的定心细微,其余势绵长,甚至可能涵盖行人完成从听闻法要,继而依教法思维内观,到契入空性等数个步骤整个过程。佛陀时代多有佛弟子初闻佛法即证阿罗汉果之事,其闻法思维、毗婆舍那、契入空性乃至证果能够一次完成,除了宿世积累之慧力之外,闻法前先已具备深厚禅定力也是重要的原因。初禅之心念较四禅粗,而其余势远远短于四禅,但仍堪使用。具初禅定力者若能善用其余势,依正见做毗婆舍那,虽则未必一次两次即可保证成功,但持续做下去终将现量契入。而未到地定以下定心,除本身心境较粗,余势更是甚短,借余势之便利做毗婆舍那,有效契入空性的可能性就相当微小了。至于一般散心位行人无余势可借,止观不能并行,面对纷乱的自心妄想,要契入空性实是相当困难。

以上为通用教法的有效范围及其因缘上的制约。由此可知,于未到地定以下及散心位,行人于交替修方式里契入空性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经云:“定生慧”,对将生命主要奉献于解脱道、菩提道实践的出家法师,以及这样的在家瑜珈士来说,用大量时间培训禅定力量是可行的,故交替修在实践上可行,历史上记录的无数成就者就是如此成就的。然而对现代人,特别是在家居士来说,有时间因缘能够培植足够禅定力者甚少,而仅有的能够具备相当禅定力者中,知道当用且能用余势者又是极少中之极少。而在散心位下依照交替修的方式,虽然可以积累无量福慧资粮,其功德伟大怎么称赞也不为过,但欲仅凭此即生现量契入空性则明显地力有不逮。所以我们看到现代学佛人多多,而契入空性者寥寥。

二、特殊的引导方便

因缘不足、无初禅以上定力的行人,如果能有方法直接引导心行进入跟禅定余势类似的心态,并持续一段可跟初禅余势相比拟的时间,比如数分钟到十数分钟甚至更长,则行人可径直在此进行毗婆舍那,与具备高深定力者在禅定余势所做相同。设若此时心态能调整到比初禅余势更为纯净,则契入空性现量之机会,将比具备初禅能力而用交替修方式的行人更好。此等猛利方法确实存在,但传布甚窄,多在秘密中相传,获得教授甚为不易,而且对学人的要求较高,只有少量比较敏利的学人能够掌握。从因缘角度看,此类方法类同用强度换时间,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学会,也并非对所有的人都适用,是为其局限。如果说交替修的方法对广大学人而言是上手较易,而修到相应甚难,此类猛利方法则属于甚难上手,但若能上手却较易相应。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