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漫谈出家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俗话说:“光阳似箭,日月如梭。”想到出家前前后后,犹如睡了一觉,自感时间不长,当睁开朦胧的双眼时,无情的岁月已悄悄地走过了十来个春秋,带走了十年的光阴,只留下模糊的记忆。在尚为幼稚的脸上添上了一份成熟,在成熟中更透出对人生的理解和向往,这一切得感谢佛陀法雨对我的滋润,以及法音对我心灵的净化。

在家时,从书本上所了解到的僧人;以慈悲为怀,不染红尘,隔绝尘世;以深山为居,清灯黄卷为伴,真实的僧人却连见都没见过。“诸法因缘生,”也许跟佛教有缘,也可能在前世种下深厚的善根吧?感到今世能出家为僧,在伟大佛陀的教团中做一名比丘尼,实不枉此生。本人惭愧,宿业深重,慧少福薄,能够从红尘世俗的束缚中脱离出来,投入到清净的僧团中间,感想实在太多。

一、出家伊始

我出家的因缘没有别人那般殊胜,看到落花流水而感悟无常,只是有感于人生的恐惧,世间凡事的厌烦。

1990年,4月24日,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这天是我19个世俗岁月的结束,人生旅途中的转折点。这天我毅然放下尘缘,踏上出家的征途。

从故乡湖南东江乘车,只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到了三架的小南海。叩响了小南海的山门,开门人问明来意后,便把我带到住持房间。住持庄严的外表,脱俗的举止,令我肃然起敬。我对他说出愿望和来意后,并希望法师慈悲满我愿。他竟是那么的慈悲,询问了我的家庭情况后,答应了我的要求。当时我的心情激动得无法形容,这就是我第一次见到僧人,此刻僧人的形象在我心中,是多么的崇高、多么的伟大。我便喃喃自语:“一定要好好出家,这是我终生的选择,人生的目标”。

此后,便过起了一种新的生活;粗茶淡饭充机,晨钟暮鼓作伴,农禅并重为生。平淡且心旷神怡的生活,一晃几个月过去了。一次偶然的机会,碰到了恩师贤慧法师,此时他在耒阳佛教协会任秘书之职,经他人的引见相互认识,我随后也移居到了佛教协会。

平淡清净的生活,更加坚固了我出家的信心,也就在这段时间里才真正认识了佛教,懂得了僧人,揭开了我心中僧人神秘的面纱。他们并非隔绝尘世,也不是干隐居深山以青灯黄卷为伴,而是用佛陀的遗教不仅净化自身,依教修行以求了脱生死,而且自他两利引导众生同登觉岸。因此,我渴望有一天也能披上袈裟,成为一个真正的出家人。

盼啊!盼啊!终于盼到了这一天。1991年9月19日,在梵音阵阵,气氛肃穆、飘逸沁人的檀木芳香的报恩寺(佛教协会)大殿内,按照佛教的仪式正式落发出家。当师父剃下三刀。口里念道:“第一刀愿断一切恶,第二刀愿修一切善,第三刀愿度一切众生。”心中默默想:是啊!该断一切恶行,该修一切善道了。止恶行善才能成就,才能广度众生,烦恼习气不断,自身尚不能度,何以谈得上度生;不止恶行,不得福慧资粮,怎能得到受用呢?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的确,生存的竞争太激烈了,但退出竞争,并不意味着缺乏竞争的实力。为了让我能出人头地,父母为我安排着一切,但纯真无暇的心丢失了,我想找回真我,净化内心,求得朴素的日子,因而毅然出家。

然后,春天的境虽如仙境般的缥缈,但生活在其中久了,也会令人发腻。虽然在游客的眼里是惊艳的感觉,但阴雨天气的连绵就像游子心头的往事。在这“三分春色一分愁”的日子里,一切器物、空气乃思绪都冷而潮湿、沉重、耐心地静待着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一天沿着河边散步,不知是谁在我耳边嘀咕了一句“了无牵挂,真羡慕你!”点头之余,心里却说: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照常理,应该如他所说随着晨钟暮鼓不断的薰习,过去的岁月渐远离和淡去,对亲人的挂念和盼望使我能做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和“天地一沙鸥”的自在。因为情似海、似天,而我们似鱼,似鸟,跳过龙门,飞越彩虹的奋斗,往往只能换得一声叹息,眼前的海更远,天更高。

流浪他乡就是为了遗忘,我曾经这样地自我开脱过,启程时却徒然自感落寂,也想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到了小南海随身的还有两本和一本影集。因我不愿意拒绝回忆,在夜深时走出漆黑寮房,仰望着碧黑的天空,甚至曾经决心要与红尘隔绝,出家两年后的春节里,却然不由自主地一一拨通了亲友们的电话。

还记得有一次去四川峨眉山游玩时,在火车上道友的一个朋友看过我的手相后,大惊小怪地叫了起来:“想不到你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拒绝融化的冰里竟然还有一颗跳动的心!”当时的我没有吭声,是的,出家人所谓的铁石心肠,只是表面的一层厚壳而已,里面同样包裹着乡愁、思亲挂友和不少的泪和笑。“人非草木,谁能无情”只要是人,就会有情。

挣扎后才知道没有过去,就不会有今天,放逸自己,封闭思想并不能解决问题。即便是“古来圣贤皆寂寞”,那也是由于“情到深处人孤独”,绝非心如死灰。而作为凡夫的我们,既然无法以慧剑断情丝,那又何苦把压抑误作提升,以逃避为超脱呢?然我们不能如世俗人那样借“点一根烟,喝一杯酒”来获得暂时麻醉,而且那样,醒来后依然是我。那么,为什么不用出世的观点来看待红尘的纷扰,以坦然平静的心来面对亲情和往事呢?

二、感受寂寞

寂静悄然的庭院小径,给人一种清净的感觉,独自在小房子的那份寂寥,使我感到身心的安静。在我的生活中虽静比动的时间多一些,独处时间长,可是一天下来的时间,总是觉得还少了一点。因为一个人只有完全静下来的时候才真正属于自己的。

古人说:“非静无以成学,”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需要静静来思考人生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学习的环境中,更需要安静的思维,这对一个正在健康成长的青年学子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有志于潜心学问,首先就是多锻炼自己静心的功夫,一切亲情之别,乃为常见,何苦以此假相来导致自心身心散慢,应以一颗纯洁善良的心、一颗赤城火热的心、一颗君子大度的心、一颗无缘大慈的心,来培植坚韧的精神,才能渐渐地品茗,在这份寂寞之中,静静地思维,静静地学习。

有一首流行歌曲这样唱道:“寂寞让我如此美丽。”“人”只有在完全寂寞的时候,才有可能真正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这是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寂寞本身就是一种美丽的精神境界,能够一个人独自在房间、庭下、林间、院落中低吟,徘徊、思考人生、认识自己,都是一份难能可贵的勇气,一份凝重的品质。

一位日本佛教学者这样描写人生的“人”独自降生人间,亦独自离开人间,自出生、生存、以至死亡,无能永远成为自已的伴侣。“自古圣贤皆寂寞”,其实不仅是自己,当今社会的人,从古至今,凡是有所作为者,没有一个人不是承受着巨大的寂寞,在寂寞中反省自己,完善自我。有一位哲学家也说过:“世界上最强的人,也就是最孤独的人,只有最伟大的人才能在孤独寂寞中完成使命。”一阵风去一片落叶,一份寂寞,一份心情,千万不要忘记在寂寞中享受人生。不知苦与乐是在一念之顷,不知幸福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是一种气份。只在瞬息之间,若乐现前。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