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意到已足心境宽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一直很欣赏王维在山中与裴秀才书里说到,有一天去看他老朋友,正巧朋友正在读经,也就不打扰他老朋友,迳自一人往山里走去了。虽未见到老友,但意思到了,心无挂碍,并无扫兴,这是一种“意到已足”自然流露的表现。

记得学生时代,几个朋友一起到阿里山看日出,清晨五点三十分,当金橘色的阳光透过云层,由山峰间升起时,众人兴起一片欢呼,而在旁的好友却掩面而泣。众人笑他滥情,没见过世面,不过是看个日出,何至如此?眼泪也太廉价了吧!

好友一点也不生气,只仰起爬满泪水的脸,徐缓的说:我来之前,中风两年的爷爷跟我说,他上过阿里山两次,都没看过日出,叫我一定要睁大眼睛好好看个清楚。爷爷说,很多景观是可遇不可求的,就像人生际遇一样……,我第一次上山就欣赏到这么美好的日出景象,幽静的生活。在那里透过清寂而纯洁的空气,可以自由的眺望,陶醉于似乎是为自己设计永恒的生命和一幅人生蓝图。所谓:山林能养情,流水能动情。

就以日常生活的琐碎来说,我们只求外在物质的“拥有”,而不求内心的“享有”,星云大师开示道:“拥有执著的人,只会带来痛苦,享有的人才有智慧。”此话一语道破!由此可知,要使生活有意义,必须重视内心生活,甚于外在环境,古人说:“知足即为称意。”又说人生有三不祥:﹁曰盈曰矜曰争。﹂因为,千乐必有一疏,万喜必有一失。

薄福的人,内心无法宁静,不是疑惑、忧惧,就是到处与人斗争说是非,即使有富丽的环境也不能享用。而有福的人,内在和谐,心中不起贪嗔痴的波涛汹涌,处处是和乐净土。因为有了妄见,就会起烦恼,分别心作祟,心存清净,一切事情,就无所谓好坏比较,凡事不太在意,洒脱一些,生活的心境,喜乐自在,人生的情境,也就自然宽广许多了。

心理学家说:“快乐不是天赐的,而是凭内心的创造力得到的一种成就。”更是下了最好的注脚。

如果我们的心,不被变化的外境所转,亦不随外来的风吹草动而喜怒哀乐,就能活出一片春阳。

按:《世说新语》载王子猷居山阴时,有一晚下大雪,屋外雪光皎然,子猷独自品月赏雪饮酒,吟哦左思的《招隐诗》: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忽然想起了住在一百多里外的剡溪的好朋友戴逵,于是连夜驾小船在前往访戴。黎明时分始到戴家,但没有推门进去。别人问他缘故,他回答: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禅宗史书载药山问道吾曰:“枯者是,荣者是?”吾曰:“荣者。”师曰:“灼然一切处,光明灿烂去。”又问去云岩:“枯者是,荣者是?师曰:“灼然一切处,放教枯淡去。”高沙弥忽至,师曰:枯者是,荣者是?”弥曰:“枯者从它枯,荣者从它荣。”所以生命的真谛不在于荣枯之结果,而在于过程,荣者自荣,枯者自枯。模仿禅宗问答作一结语: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吾曰: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珍重,久立”。下堂。 (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纤尘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