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法华经》说什么?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法华经》又叫《妙法莲华经》。凡七卷。公元406年,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是经是开示以三乘方便,说一乘实相的真实经典,中国天台宗即是以此经典开山立派。此经收录在《大正藏》第九册。据有关专家考证,它的出现大约是在5~8世纪产生,如研究者发现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XZang等地的梵文写本40余种,前后共有内地汉译和XZang藏译等的全译本和部分译本的梵汉对照及梵文改订本等17种。目前流通的除了后秦鸠摩罗什法师译的7卷28品广泛流外,尚有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10卷27品等在流传,但是以什法师所译的本子最为流行,为人传诵。

《法华经》但说三乘方便和一乘真实,宣扬一切众生皆能成佛。全经旨趣与《般若经》相融,毕竟义理与《涅槃经》相通,最后导归净土,宣扬度世方便,又说陀罗尼咒密护,可以说是集大乘思想之大成。古德云“会三乘方便,入一乘真实”,诚如真实义趣。

本经共有二十八品,依太虚大师讲,分三个部分:一者、序品为序分;二者、自方便品至常不轻品,共十九品,为正宗分;三者、自神力品至嘱累品,共八品,为流通分。正宗分有各家之说似不相同。如唐唐三藏法师玄奘大师之弟子窥基大师将正宗分约为境、行、果三门:以自方便品至持品,共十二品,以显一乘之境。安乐行品、从地涌出品二品,为显一乘之行。自如来寿量品至常不轻品,共五品,为显一乘之果。而嘉祥吉藏大师,则将正宗分约为乘权实与身权实两大分:以自方便品至安乐行品,共十三品,为明乘之权实。以自从地涌出品至法师功德品,为明身之权实。隋天台智者大师之分迹本二门,智者大师《法华玄义》、 《法华文句》,立序品为序分,定方便品至分别功德品前半为正宗分,判分别功德品后半至普贤劝发品为流通分,以前十四品为迹门,后十四品为本门。太虚大师个人倾向以窥基大师之科判,较诸家为特胜,因由了解妙境,即可发起因行,趋入佛果故,所以太虚大师在《法华经讲演录》中取此科判。

现分别简单介绍二十八品如下,共同学习提高。

《序品第一》——说佛在耆阇崛山说《无量义经》后,即入三昧现瑞相,表示将说《法华》的缘起,说明能够听闻是经都是有大福德因缘。

《方便品第二》——世尊说诸佛智慧甚深难解,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于是舍利弗三请,世尊说明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法唯有一乘,说二说三,皆是方便,并非究竟义。佛之真实智有二:一曰“实法”,二曰“实智”。实法又分为二:一名“体实”——即一切有为无为等法;二名“真实”——即妙真如性也。实智亦分为二:一名“如体实智”——即观体实之无漏真智,谓于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等法皆了其究竟;二名“证真实智”——即根本智,此智所证之法,即是一切法的根本之“妙真如性”,此真实智与所证之法,即名般若。佛自证圆满,今欲应机开示众生,即是为佛之方便智。

《譬喻品第三》——舍利弗受记,佛为大众宣说火宅四车譬喻,进一步说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实之旨义。此品为什么以独以譬喻命名。是因为因本品所说,以三车喻三乘,以火宅喻三界,为譬喻中之最大譬喻。又因本品中舍利弗尊者请说因缘,佛云:诸有智者当以譬喻得解,可见诸言语本身并非究竟义趣,即使所说是所谓了义法,也非法本身,如果执着所谓了义,即非了义;又七譬喻中,此譬喻在最前面,故名譬喻品。此品专为对治求胜妙境界果报之增上慢说,故说火宅喻。

《信解品第四》——须菩提、摩诃迦叶等闻佛说法,欢喜踊跃,说长者穷子譬喻向佛报告心得体会,表明领会佛意,深信理解之相。上根者如舍利弗闻佛说法,即信受了解,所以不再立信解品。中根、指须菩提、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目犍连等,能因譬喻而了解,故更说穷子之譬喻以表示所悟。此品专为对治执声闻乘与如来乘无别之增上慢而说,故有穷子之喻。

《药草喻品第五》——以三草二木喻众生根机有别,对机说法,随缘说法。故凡有说法皆是随缘,无一定法可说,有人谓自己的法是正法,其余皆非,概分别心重,于法不能圆融故。药草、总喻五乘种姓之众生,众生依佛的教化而修行证果,就好比草依土地雨水而滋养生长。此品能对治烦恼分别之障碍类众生。

《授记品第六》——佛为摩诃迦叶等四大声闻授记。说明众生皆有佛性,何以故?能授者,有所谓佛;所授者,有可受记体性之众生。若无此体性,则授记成为空话。故学佛亦不能取断灭相。所以,我们凡俗之人一读法华,深心信解,都已经得佛授记。

《化城喻品第七》——佛说自己从前是大通智胜如来的第十六王子时,曾教与会之众,是说宿因令退大就小。又为说化城喻小法,以示方便,引入佛慧,是显今果令弃权趋实。上、中根者既皆受记,而前品之末云五百弟子皆当授记,是下根终当得记,然佛恐此下根人不易领解,故欲假说因缘,使之兴起信解,即说此品。此品为对治有定之增上慢人而说。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佛之弟子富楼那、憍陈如和五百阿罗汉皆受当来成佛之记,喻众生都当作佛,本品非别记而为同记;又诸人同时受记,且同一佛名,同一国名,喻法法平等,无有高下,无有分别。此品对治无禅定之增上慢,以散乱下劣之心,生虚妄憍慢之解,自谓得一切智而说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凡没有证得三果,或已证得三果但没有证得阿罗汉者,仍有地位应继续修学,名为有学。若已经证得四果,修习圆满无须修学者,名为无学。阿难、罗侯罗和学无学二千人皆得受记,进一步说明佛法平等,但我们应该知道,法华会上,诸阿罗汉等并非是此种身份,不过在我我们愚痴众生演戏尔,观之阿难其实是大心菩萨示现,以夙世因缘示现为佛之侍者。所以,我们学佛不应该轻视任何人,不能随便诽谤高僧大德善知,因为,或许他们之间有佛菩萨示现,也未可知。否则,容易自断慧命,可不慎乎。

《法师品第十》——法师之义有二:一谓法师本义,能信解受持大小乘经典并为人解说佛法妙法者,是名法师;二谓妙法,因一切功德皆由此妙法而生,故此妙法即为奉佛法者之师,此亦名法师。佛在此经中明确告诉我们:“若有能受持妙法华经者,当知佛所使,愍念诸众生。诸有能受持,妙法华经者舍于清净土,愍众故生此。当知如是人,自在所欲生,能于此恶世,广说无上法。”说明,能够如理讲说是经者,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再来人的悲愿。又复说:“我所说诸经,而于此经中,法华最第一”何故?此经即是大乘究竟了义经,一闻之下,信心不逆,即能解脱。法华是大乘经,大乘经即是法华。佛再在此品说:“我所说经典无量千万亿,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大乘经典为什么难信难解?依太虚大师讲,佛为众生说种种差别法,目的都是开示佛之知见,而使我们入于佛之知见。说小乘,其实是为大乘之方便;说世间法,其实是为出世间法之方便。但佛于说法时,初未明言显现,到了说是妙法莲华经时,始得尽情开示,说一乘真实实相,会归于以前所说三乘于一乘佛智之海;并明确表示,但能信受佛所说者而不惊怖,实有大根性才能尽受,非至初地以上,岂能了知佛说妙法乎?故曰难信;因为难信,所以难解。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