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发菩提心论》讲记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发菩提心论》是印度佛教史上被称为“第二释迦”的龙树菩萨所造,显密行者都要学习的论著。唐代时曾经从中国传入日本。在中国经过“三武一宗”法难而逐渐失传。后来从日本又回传中国。现在,我所用的是曾经留学日本的密林大师注释的。刚出家的时候,我的戒和尚跟密林法师是同学,他跟我们讲过有关的情况。当时,曾经听过《发菩提心论》,但不够深入。从现在开始,我们大家一块参学,对这部论的有关义理认真的学习一遍。

一、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

首先,“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要成佛,就离不开菩提心。大家发心出家所发的是“出离心”,不是菩提心。我们要做好事做善事,积功德,这还只是一般的人天乘;愿意解脱个人的生死,脱离六道轮回,那是声闻乘;修行六度,自愿布施,如果没有达到空见无我,那还是属于小乘。那么,菩提心有几种心相层次呢?有三种心相:第一菩提心为因,第二大悲心为本,第三方便为究竟。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大智慧,大慈悲。菩提是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无上正等正觉。即因即果,因果一致,是成佛的因,无染的觉。菩提心具有大智慧、大觉悟、大光明的意蕴。正因为如此,所以把菩提心发起来才能成就佛果上的三身四智。菩提心为因,就是大智慧光明,不是愚昧黑暗。只有佛的觉光,才能照破众生内在无明的黑暗烦恼,才能走上觉悟之路,超越生死大苦海大烦恼。菩提心是本觉之体。菩提心是每个人都有的,是我们本有的觉性,智慧的功能。

菩提心涵容境、行、果。这里只讲境。境是胜义菩提,就是不可思义的,最殊胜的,第一义谛。第一义不可说,明白地说就是一乘实相。实相无相,无愿法门,这是正法。胜义菩提,是真空是妙有。所谓真空,就是离一切妄念,没有一切染法,在众生心中的那些烦恼、见惑、思惑、无明惑、尘沙惑都消除了,才开发显现出来菩提心体,就像一个大圆镜。大圆镜本身有体、有相、有用,大圆镜本身是平面的,用这个镜照什么就显什么;体相用三个离不开,离开镜就找不到体,离开体就找不到相,离开相就找不到用。真正的菩提心就是大圆镜智。四智之中,大圆镜智配五佛中的东方佛,东方为上首,所以菩提心为首,菩提心为万行之首。发什么心都没发菩提心最为殊胜。这就是第一的胜义菩提,真空绝相。

二、菩提心与大悲心

大家知道,释迦牟尼成佛之后首先说的经是《华严经》。经文里面突显了文殊、普贤两大菩萨,尤其是更加注重普贤菩萨,而颂扬普贤大行愿。大行愿是在大智慧的基础上建立的,两者不能分开。《华严经》的本尊佛是毗卢遮那佛。法身无相,报身、化身有相,无相有相同时具足,万德庄严。文殊、普贤的大智慧、大行愿显示出毗卢遮那佛的庄严。大行愿里包含了大悲心。大智慧就是菩提心因,大悲心也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心。这都是联系的。所以,我们又常说菩提心为因,大悲心为本。因此,《华严经》以一佛二菩萨显现。菩提心是一切善法的种子,一切善法都是从菩提心开发出来的。菩提心、大悲心含有一切诸佛法,犹如大地良田能产生一切诸万物。菩提心能生一切白净法、善法,犹如清净水能洗一切烦恼垢。如论中所讲:“善男子,譬如有人得无畏药,离五恐怖,所谓火不能烧,毒不能中,刀不能伤,水不能漂,烟不能薰,菩萨亦然。”.因为菩提心的力量强大,使人得到净化,如果不发这个心就得不到善法成就。

菩萨最大的行愿莫过于大悲心。大悲心是无我的。《华严经》上讲:“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是大悲心,毫不为自己着想,就如当今社会所说的大公无私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去考虑个人得失,就是无我的状态,牺牲个人的生命救度众生,教育众生,使众生悟了佛法的真义,即使成佛了也不居功自傲,这就是无我的精神。这样的大悲心,才是真正的大悲心,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救度众生而不要求回报,无所求无所住,把名闻利养、权力富贵都从心中消除,修实相观,六度万行。

怎样才算“万德庄严”呢?如果一个人说“我”要修成什么相,那就不是大悲心,更谈不上是真正的菩提心,有很大的局限性。前文已经说明,发菩提心不是发的声闻心,也不是缘觉心,也不是事相六度的心,发的是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大菩提心。发心与成佛,有因有果,因果相依。个人的身口意三业都依自性起,思想跟行动是一致的,身口意三业是一致的。这点很重要。果是什么呢?三摩地。三摩地叫正定,正定之中境行果三位一体。这是菩提心的一个总纲。菩提心发起来如金刚永远不坏。菩萨戒不像五戒、比丘戒,发起菩提心戒金刚王宝戒直至成佛都坏不了,这说明菩提心的重要性。发起菩提心的人称为菩萨,你初发心时未必能明白其根本,但也叫菩萨,叫事相的权巧菩萨。发心发得彻底,你的行愿也彻底,成佛也就彻底。想即身成佛,并不能象认购商品那么随便,必须在三摩地上,以身口意三密相应来庄严个人的根基,大智大悲方能大果位。以大悲心起大智,以大智起大果,又以大智起大悲心,以大悲心来圆满大果,这样悲、智双运具足,相融相生。

三、菩提心最坚固有力

菩提心犹如金刚一样,最坚固,最猛利。《梵网经》中讲,信仰者受过菩萨戒,就如金刚王宝,菩提心所发起的果量具有能斩断一切烦恼的力。《金刚经》所讲的所证的就是一乘实相,菩提心就是一乘实相。从法体上讲,实相本身具足万德功能庄严,有大智慧光明。从相用上讲,犹如战局中,跟群魔斗争,无往而不胜。论中讲,如果你能够发起菩提心就能震住魔宫。

一乘实相是第一义,是妙有性空。佛教为何主张要修空观呢?天台宗是空假中三观,华严宗是修真空绝相观。空观是什么呢?是般若。般若又是什么呢?是妙智慧。妙智慧与菩提心能分开吗?菩提心本身就是光明,就是觉!所以菩提心本身就是般若。这样联系起来看,就可以会通了。论中说,世间所谓金刚有三种意义:一是不可坏,二是宝中最上,三是战具中最胜。不可坏是实相中道之理,超过一切语言、心性,超诸过患不可变异。菩提心如金刚,是实相是永远不会变异的。

佛教讲无常,世间万物都要成住坏空,这里却讲菩提心永远如金刚不坏,很容易让人误解。我们必须加以分辨。万物变异变化的是事相,而不是性体不是事物的内在规律,也就是说这种契合宇宙万物实相的体性不变。菩提心是最契合万物体性的,或者说当下即体性,只有它才能发起和契会宇宙的内在力量。这是个“见”,讲不好就变成“上帝创造一切”了。宇宙万有是因缘聚合的,有生有灭的,但都是在一乘实相中演化的。它有这个力量,染净二法都离不开这个实相。懂了华严学就知道了,一真法界心跟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明澈了宇宙真理。染与净、善与恶都在这一真法界心中,佛国世界也好,众生世界也好,都被总括了。这就是佛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是一个理体,而理体是言语道断的,现代科学知识更是难以分析到的。证悟宇宙的本来面貌,就要打破相对,人空法空。唯识学上所讲的第六识是妄想分别心,而人的第六识却是最活跃最普遍的,要想即身成佛,就必须打破这种妄想执着的意识。把这种道理悟透了,这是“理解”。对实相的认识不彻底,你的愿行也就不彻底。圆解圆行圆证,这是大乘佛教,跟小乘的不一样。《华严经》上有“五千退席”,到最后舍利弗带着这五千人才接受一真法界的道理。《法华经》先权巧说三乘,最后才开权显实、会三归一。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