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无我观与自我意识的建立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诸法无我,为佛法三法印的核心,此所谓无我,应为真俗两大方面的统一。就真谛言,无我之“无”所否定的,是众生误认的即五蕴、五蕴中、五蕴外常一自宰之“实我”,此实我非有;就俗谛言,假我非无,此真俗二谛的统一,名曰中道,可谓佛法自我观的全面。真谛无我这一面,因属出世间法,历来被大讲特讲,而俗谛假我,却有被忽视的倾向,故有西方心理学家批评佛教未能建立起心理学意义上的完整的自我意识学。

自我,在心理学中是一极为重要的问题,有专门的自我心理学。自我心理学的核心问题自我意识,属于佛法所言假我,它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乃至全部生活,作用极其重大,是个人成长中的关键性问题。帮助人积极主动地建立健康、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重大任务,也应是佛教的重大任务。

佛教在建立正确自我意识方面,也有相当完整的说法和技术,无我观,其实是这方面的高技术。

假我与自我意识

“假我”,亦称“俗我”、“假名我”、“名字我”、“随世流布我”、“小我”(梵jivātman),即分别你我他的自我,亦即心理学、伦理学所谓生物的、社会的、人格的、伦理的自我(asmita)。假(梵prajnaptitas),意谓假借、方便地说,与具形而上意义的“实”相对,假我,即非形而上真常实有的实我,而是依众生的认识惯例方便而说的我。从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都从未否定认这种自我,只是讲它非真常实我。《杂阿含经》卷六第129经、卷七第131经佛言既说见一切无我名正慧,又说:

若有见言:有我、有此世、有他世;有常有恒不变易,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这段话中前面“有我”之“我”,应指假我;后面“非我”之“我”,应指实我,假我非无,实我非有,是谓正慧,此可谓我与无我之中道观。《大毗婆沙论》卷四云:

我有二种:一假名我,二计人我。若计假名我,即非邪见。

谓认假我为有,不是佛法所破除的邪见。此假我并非如龟毛兔角,完全是无。《成唯识论》卷一论假我之“假”云:

内识所变似我、似法,虽有,而非实我、法性,然似彼现,故说为假。

心识变现的假我,于相似相续中,表现出西方心理学家所谓同一性,相似于实我,此“似我”虽然是有,但并非实我,名之为假。若否认此假我,是名断灭见、“增上慢空见”。即佛陀、阿罗汉等圣者,也时常随顺世间的认识习惯而自称“我”。但若执此假我为实我,不知其假、其似,便要强调无我。一般不知晓佛法的人,容易把无我理解为没有自我(假我),故说无我,应首先讲清假我非无。

对假我的体认,属于心理学所谓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指个体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及对周围人、物关系的意识,亦即一个人对自己是谁、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的认识。自我意识是每个人意识的核心,是人与兽、成人与婴儿的分界线,对人格形成、心理成熟、社会交际、事业成就等,至为重要。自我意识有真假之分,真者,心理学亦称“真我”,即对自己如实认识,尤其是如实认识社会面具背后的真正自我。假者,或错乱、或扩大、或缩小,严重者导致精神病:或不能回答自己的姓名,或感到自己的行为受别人支配,或称自己为另外一个人,或感到自己身中还有另外一个自己。自我意识发生此类障碍时,人便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更谈不上修习佛法。自我意识出问题较轻者,不是狂妄自大、愤世嫉俗、轻蔑他人,难以与人交往,便是自卑自贱,乃至悲观、消极、焦虑、抑郁,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严重者成抑郁症,导致自杀。

相对于这种假我的真我,即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建立,其建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一般要到青年期以后,才能完成。现代心理学有许多建立自我意识的理论和技术,其主要途径是:观察分析自己的心理特征及活动结果,对行为进行自我监督,注意在人际交往中正确认识和评价自他。一言以蔽之: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在于如实认识自己,用佛学的话语来讲,在于如实知见假我。

佛教对假我、俗我的建立和如实知见,从来都很重视。《阿含经》中佛对在家人说法,常讲应由正信、行善等获得“善名”、“胜名称”,自塑成受社会和众人认可的良好自我形象。佛教的发心、持戒、布施、四摄、修观等种种修行道,都可以看作塑造自我形象和建立健康自我意识的技术,其路径,基本上是从认识、改造、完善假我入手,然后再观修无我而实现真我。假我、我慢,可以作为消除我慢、从小我走向大我、真我的桥梁,《杂阿含》卷二一第564经阿难为比丘尼说法曰:听说某位尊者尽诸有漏,证阿罗汉果,应当自思:我今何故不尽诸有漏?他是佛弟子,我也是佛弟子,他能证阿罗汉果,我为何不能?如此激励自己努力修行,直到断除我慢,叫做“依慢断慢”、“依爱断爱”。大乘更强调菩萨将自己努力塑造成众生中、社会上杰出的“我”,如《华严经·十回向品》号召菩萨“我当为一切众生作舍”,乃至作护、作归、作趣、作安、作明、作灯、作导师;同经〈净行品〉教导菩萨应“于一切众生为依、为救、为归、为趣,为炬、为明、为照,为导、为胜导、为普导”,“于一切众生中为第一、为大、为胜、为最胜,为妙、为最妙,为上、为无上,为无等,为无等等”。

佛教在中国流传过程中,因历史、文化等原因,有忽视假我的偏向,但也不是没有关于建立假我的论述,如清代汪大绅居士评论说:不学佛的人,我相是雌的、臭的、死的、肥的,学佛人的我相是雄的,如王维的我相香,苏东坡的我相活,黄庭坚的我相瘦。雌的,意谓是退缩的、被动的,相当于西方心理学家所说少年期以尊奉为特征的自我意识;臭的,意谓是污染的、卑下的;死的,意谓是病态的、僵固的、没有发展的;肥的,意谓是膨胀的、夸大的;雄,意谓发展的、刚健的;香,意谓高尚的;活,意谓灵活的;瘦,意谓清高的。我相与人的个性有关,如大洲、龙湖、紫柏以英雄入道,入道愈深,我相愈重而是雄的;王维、苏东坡、黄山谷以名士入道,入道愈深,我相愈有趣(具有人格美)。此“我相”,指以假我为中心而形成的人格特征、自我意识,既与学佛有关,也与各人原先的个性有关。他认为:

善学道者,不要强做着无我,只要在我相上下功夫。我相雌的可厌,要修得他雄起来;臭的可厌,要修得他香起来;死的可厌,要修得他活起来;肥的可厌,要修得他瘦起来。[1]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