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孔子与佛陀教育思想的比较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无疑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佛陀虽然成为佛教的教主,但“佛陀”的原意译成中文是“觉悟”,自己已觉,再去觉悟别人,自然称之为教师更为适宜。由于佛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故其本意渐渐消失,佛陀反而成为“神”的代名词,亦不能体现佛陀教育的特色了。实际上佛陀与孔子一样,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佛教应该正名为“佛陀的教育”。孔子与佛陀都具备了最优秀的教育家素质,一切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在他们那里得到了完美的表现。本文试将他们的教育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作当代教育的借鉴。 

一、教育目的,崇高伟大 

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人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归宿。孔子与佛陀都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因此他们把引导学生走向至真、至善、至美的境地,作为终极目的。他们循循善诱,穷理尽性,使人去掉“小我”,走向“大我”,成就“无我”。有小我就有自私和烦恼,得大我就无贪欲而致力于奉献,成无我就有了民胞物与、同体大悲之心,与天地同参,与宇宙合一矣。这种最高境界,孔子称之为“仁”,佛陀称之为“涅槃 ”。这是一种不生不灭,永远健康快乐的境界。它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也就是佛陀所说的于一念具足三千大千世界,于微尘里可以转大法轮(参见《华严经》)。 

可见,孔子与佛陀的教育目的,都是把德育摆在最高位置的。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目的是被道德哲学决定的。他说:“道德普遍地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普通教育学》,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260页)诚然如此,若培养出来的是自私自利的人,那教育对人类和社会还有什么用呢?因此,儒家经典《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止于至善。”把“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作为大学教育的三个目的。“明德”是人天生的善性,也即是佛性。“明明德”是穷理尽性,回归到自己的本性。“亲民”即是由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以同体大悲之心,而能作利他救世之事业。这也就是佛教“菩萨”二字的解释,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也。“止于至善”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圣人的标准。圣人唯存天理,尽去人欲,故其心遍于宇宙,博大无边也,也即是入于涅槃之境了。

佛陀在许多经典里都具体提到过教育目的,但他的立足点比孔子高。孔子注重从入世的角度,直接揭示一种崇高的教育目的;佛陀则从出世的角度,直接揭示一种崇高的教育目的。《妙法莲华经》说:诸佛为了一件特别的大事,才出现于世。这一件特别的大事,就是要使众生断除一切烦恼,获得一种出世的智慧。这是佛陀教育目的独特的地方,亦非其他教育家所能办到的。其他教育家只能使人获得世间最起码的人格修养和一般知识,佛陀却要使人获得彻底解放的智慧。《大日经》疏卷九:“佛陀的教育目的是要使一切众生都获得没有负担的知识和真正的智慧。”《心地观经》卷二:“佛陀教育众生是为了启发他们无穷的心灵宝藏。”

话又要说回来,孔子虽然只从入世的角度来提出教育目的,例如《大学》提出修、齐、治、平等八条纲领,但是其最终目的则与佛陀殊途同归。佛陀立于出世,却不离入世。只有入世济人,才能成就出世之基。只有干入世的事业,才能具备出世的精神。孔子立于入世,却志在出世。只有具有出世的远大目的,才有入世求仁的动力。故孔子极其赞美佛陀,《列子》中说:“商太宰噽问孔子曰:‘夫子圣人欤?’对曰:‘丘博识强记,非圣人也。’又问:‘三王圣人欤?’对曰:‘三王善用智勇,非圣人也。’又问:‘五帝圣人欤?’对曰:‘五帝善用仁义,亦非丘所知。’又问:‘三皇圣人欤?’对曰:‘三皇善任因时,亦非丘所知。’太宰噽大骇曰:‘然则谁为圣人?’夫子动容有言曰:‘丘闻西方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可见孔子在世已闻佛教,并仰慕而志在出世矣。

或许有人认为孔子不是说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吗?他的教育目的无非是读书做官,为封建统治服务。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先要搞清这个“优”的意义。现代汉语“优”为“优秀”之意,先秦古籍则无此义。《说文》曰:“優,饶也,从人从憂。”“饶”可作“余”解,言人从事于所当务,而后及其余。朱熹《四书章句集句》:“优,有余力也。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仕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因此,孔子的语意是:为官者已尽职尚有余力,应致力于学习;为学者有了丰富的知识尚有余力,可去做官。两方面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与仕并不是一种必然联系。仔细观察历史,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志道、弘道的仁人志士,强调通过学习做一个道德完美的人,做一个矢志追求真理的人。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朝闻道,夕死可矣。”这种崇高的境界何不具有出世的精神呢?做官发财怎么会是孔子的教育目的呢?

二、有教无类,万法平等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是第一个打破“学在官府”,兴办私人教育的人,他无私地把一切知识平等地传播给人民。孔子一生坚持“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其教育对象什么人都有。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他招收的学生,许多都是出身低微的下层民众。孔子开一代学风,使那些渴求知识而又无法入官学的人们获得了教育的权利。

在印度历史上,佛陀也是第一个打破门第观念,使所有的人都有接受教育权利的人。古印度等级森严,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等。婆罗门地位最高,主宰一切,首陀罗地位最低,称为“不可接触的人”。佛陀于菩提树下成道之后,指出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性,喊出了众生平等的口号,并在实践中把自己所证得的智慧象甘露一样洒向一切众生。在佛陀那里,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教育,每一个人的智慧潜能都能得到开发。

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来源于哲学上的万法平等。“法”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它的本体是平等的。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孔子虽未论及到事物的本质,但他透过现象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孔子所说之性是指人的“气质之性”,既然成为人类,当然其气质是相近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即指此也,由于环境的不同和变化,就出现了很大差别,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习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子所提性善论,指出了人的本性,类似于真如佛性,是回归万物本源之性也,人之初,性本善。朱熹《论语集注》释“性相近”时,引程子曰:“此言气质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则性即是理。理无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诚然如此。只不过孔子之“性相近”是就近来说,孟子之“性善论”是就远来说,说法有异,而理则一致。到这里,孔孟之道与佛道就殊途同归了。他们进入了万法平等的宇宙实相,破除了人我之间的界限,引出了永无休止的仁心或慈悲心,无时无刻不以平等心去随缘度化教育众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