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法与不法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释迦牟尼曾对门徒说过佛法的奥妙,全在于以心传心,各得其用。他说:“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释迦说“法”,有如老子言“道”,都不能阐释,只好勉强以“法”和“道”来代表。因此,两位先贤都不约而同地要求后代门徒,万不可将“法”和“道”看成是一个固定的、规范的和僵化不变的东西,而应当从各自的角度,从整体感悟上去把握它。

在这方面,禅师们深谙其妙,把握得特别好。临济义玄禅师深有体会地说:什么是法?法者,心法也。既是心法,那就是无形无体、无头无尾的,既可以超越三世,又可通贯十方。这就叫“心法无形”,意味着没有限制,没有一定之规,一切皆由主体自己的“心”来感悟。正如黄檗希运禅师说的:“法即非法,非法即法。无法无非法,故是心心法也。”

因此,禅宗的许多公案,绕来绕去,都是要参禅悟道者明白“心法无形”、“法无定法”的道理。所以,不少公案都没有固定而准确的答案,时而这样说,时而那样说,前后矛盾,叫人捉摸不透,弄不好就钻进牛角尖里了。

有僧人问马祖道一禅师,什么是佛?马祖道一禅师说,即心即佛。僧人又问他,为什么说此心就是佛呢?他回答说,无非是哄婴儿不啼哭而已。僧人又问,婴儿停止了啼哭又怎么样?他说,那就不是心,也不是佛了。

马祖道一禅师有一个弟子名叫法常。他听到师父说“即心即佛”时,当即便开悟了。后来他到余姚的大梅山去作主持,弘扬“即心即佛”的禅旨。

马祖道一禅师想了解一下他领悟到了什么程度,便派一名弟子去问法常,你到底在师父那里悟得了什么?法常回答说,“即心即佛”。派去的人忙说,师父的佛法近来又变了,说的是“非心非佛”。法常听了说:这老汉经常变化多端,没完没了地迷惑人。不管他,他说他的非心非佛,我还是即心即佛。

派去的弟子回来向师父如实禀报,马祖道一禅师听后,高兴地说,诸位,梅子熟了也!意思是说,法常已了悟禅法的真谛了。

非也好,是也好,皆由自心来决定。因此,马祖道一禅师对他的门徒说:“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名皆是心名。万法皆从心生,心为万法之根本,皆由心之回转。”又道:“种种成立,皆由一心,建立也得,扫荡也得,尽是妙用,尽是自家。”

由于心法无形,法无定法,因此有许多公案,都是“随宜所说,临时施设,各各不同”。横说也可,竖说也可;建立也得,扫荡也得。

有一天,庞蕴居士问他的女儿灵照,古人说“明明白白的百草头上,明明白白的祖师意旨”,你觉得应当怎样领会才对呢?他的女儿回答说,爹老大年纪了,还说出这种没斤没两的话来。庞蕴居士说,那你又怎么说呢?灵照回答说,明明白白的百草头上,明明白白的祖师意旨。

答案都是一个,说法也是一样的。虽然出自父女两人的不同之口,但“尽是自家”妙用。有时,只不过换一种说法而已。

一日,洞山良价禅师和密师伯过河,洞山问他,过河的时候,你有何感想?密师伯说,没有打湿脚。洞山却说,老大年纪了,还说出这种话!密师伯问他,那你又怎样呢?洞山说,应该说脚没有打湿。“没有打湿脚”与“脚没有打湿”,说法虽然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一回事。

不明究里的人,以为禅师是在玩文字游戏,其实禅师这样说,无非是告诉人们,条条道路通长安,万不可拘于一地一法。正如百丈怀海禅师说的,三乘纲教,一切万法,“只如治病,为病不同,药亦不同”。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最紧要的是我化万法,为我所用;是我指挥法,不是法指挥我。

运用在剑法和艺术创作中,便可获得这样的妙用:最高的技巧,是看不见的技巧。最好的声音,是听不见的声音。最上乘的法,是无法之法。最妙的语言,是无言之美。

但有也罢,无也罢,全看化法人的心境之高低和对心境的把握。否则,便会弄巧成拙。

曹山本寂禅师有一天问他的一个弟子:真如佛性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之月,你怎么领会其中的奥妙?那个弟子回答说,如驴觑井。曹山本寂禅师说,你只领会了八成。那个弟子问他,禅师怎么领会?曹山本寂禅师说,如井觑驴。

“如驴觑井”与“如井觑驴”,和上面说的“没有打湿脚”与“脚没打湿”,显然近似,但略有不同。“没有打湿脚”,是说水没有打湿脚,着眼点是客体之“水”;“脚没有打湿”,是说脚没有被水打湿,着眼点是主体之“脚”。再看“井觑驴”与“驴觑井”。“驴觑井”,是以“眼根”为实,“心”便随外缘而转,由尘生色,这样免不了东寻西找,执著追求。结果是端着金饭碗讨饭,背着娃娃找娃娃,是佛而不知佛。“井觑驴”,则井水纤尘不染,本无形影,虽应物现形,但物去而水自净,形影终归是幻象。这和《金刚经》说的“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而“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正是“井觑驴”所收到的效应。因为它就像镜子一样,能照见万物,但又不留万物,更不会被万物所伤害。这就叫“事来时不惑,事去时不留”。

清凉文益禅师指着竹子问一僧人,是竹来眼里呢,还是眼到竹边?若说“竹来眼里”,则“竹”为实有,但为什么瞎子看不到呢?若说“眼到竹边”,则“眼”可见物,但为什么在黑暗中看不见竹?

可见,“以心观物,物无大小”;“心有分别,境乃不同”。同样一朵花,同样一个人,当人笑时,花也会笑;人哭时,花也会哭。“感时花溅泪”,非花之泪,人之泪也。可知,“花相”,便是人的“心相”。

明代思想家李贽,很懂得这一点,所以他说:“吾之色身洎外而山河,遍而大地,并所见之太虚空等,皆是吾妙明真心中一点物相耳。”他认为“诸相总是吾真心中一点物,即浮沤总是大海中一点泡也”。既然如此,何必“自迷乎”?

这正是禅师“万法唯心”,“唯心是法”的观点,人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指出他们的偏颇与不足。(信息来源:摘自《说禅话美》)

编辑:明蓝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