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赤松的道路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由于“冬不祁寒、夏无盛暑”而被称为“第二春城”的贵阳,有一座全国知名、规模宏大的弘福禅寺,位于距市中心约两公里的黔灵山上。创建山寺的第一代法师,是临济宗三十三代传人赤松法师

康熙十一年(1672年),赤松法师在贵州巡抚曹升吉等地方官绅及附近村民的帮助下,开辟山林,建立寺院。经过十年的苦心经营,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是公认的贵州省选佛胜地。赤松法师对于黔灵山的开发、山寺的创建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而他的一生在禅宗史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赤松法师名道领,俗姓韩,祖籍是浙江人,先后迁长沙、潼川。韩氏是潼川的大家族,道领在家排行第五,自幼受儒学教育而天性好佛,不吃荤饮酒,孩提时已有方外之意。

明末兵燹不止,道领随父亲避乱到贵州,过继给一杜姓人家。杜家见他聪慧过人,希望他专心读书以期发达,并为他考虑婚姻大事,没有得到道领的同意,他只把学佛作为唯一的心愿。道领游历了云贵两省的许多地方,历尽艰辛而不改初衷,饮食都用随身自带的洁净用具,谁也不能勉强他。因为厌烦俗事,他曾潜入深山草衣木食一年之久,后被父兄发现强拉回家,然而他始终不肯按世俗方式生活

清王朝平定了云、贵、川,统一全国时,道领已是20多岁的青年人了。父母见他向佛志坚,终于同意了他的选择。他听说灵药法师戒行高尚,就投到灵药门下,取名道领。不久灵药去云南,又把他介绍给西识法师。后来道领也前往昆明五华寺九峰门下参学,一时尚无大的进展。不过九峰对他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一天,道领向九峰请教佛法,九峰问:“你年纪轻轻的,有什么可求的呢?”道领答道:“我因生死事大,请您开导。”九峰在跏趺坐中向他伸出一只脚问:“会么?”道领答说:“不会。”九峰于是说:“连老僧的脚都不认得。”然后指示道领先去参悟“万法归一”的道理。从此,道领的行住坐卧都紧提话头,在日常生活中一刻也不放松自己。

有一天,道领与九峰同在方丈中,九峰法师忽然问:“你与老僧相处几年了,修行到什么程度了呢?”道领回应道:“只在‘一’上。”九峰进一步追问:“怎样才是‘一’呢?”领一时无话。九峰大喝一声,道领也大喝一声,九峰问道:“我这一喝是有含义的,你大喝是什么意思?”道领仍然无言。九峰打了他一耳光说,你到山下去喝吧!道领只好退下,从此更加努力,不舍昼夜地学习。三个多月过去了,他自觉有些纯熟和充实感。

一次,他打坐到三更时分,不知不觉入定了,感觉仿佛融化在宇宙中似的,空灵得好像万里无云,明月当空一般。突然,爆裂的灯花使他警觉,不禁叹道:“啊,原来,原来:‘白云消息静,明月一轮圆’,万法归一,就是这样的呀!”第二天一早,他就上五华寺问九峰法师:“如果有人体会到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的真谛,应是什么样的境界呢?”这问话似乎有一个缺陷,因为境界的生灭也不是佛性,开悟不会有固定的模式。所以九峰当头打了他一棒问:“这是什么境界呢?”道领答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就瞒不了我了。这好比是‘明月在波心,向谁去诉说’呢?”九峰听了他的回答自语道:“这年轻人将来或许会有出息吧。”这时,道领似乎已胸有成竹,对九峰说:“你不可将长裁短。”于是就辞别了九峰返回贵州的白云寺西识法师处,像从前一样,过着艰苦的草衣木食生活。

西识法师指示他:“你能这样苦求佛法,为什么不从读经入手呢?”道领按西识的意见开始研习《华严经》,当他读到《如来现象品?与诸天子说法》中的“诸天子常闻天鼓之音,非从东方来,非从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来,此天鼓之音不生不灭,如我说法,亦复如是”时,对过去积累的学识幡然觉悟,全身放下。于是和西识法师着手建设白云寺,整天灰头土面,和工匠们一样辛苦劳作。当时一位姓吴的道台赞扬他说:“像他这样辛苦而不动声色,真是乐道之士啊!”道领自己则作一偈:“做个朦胧且学痴,淘金岂假弄沙堆,灰头土面当随分,混俗和光且待时。”表达了自己更深远的志愿。他已经意识到苦守偏僻闭塞的地方,不远行求取佛法,绝非长久之计,不久就辞别了西识往四川方向云游。

他参谒了万县慈云堂临济三十二世衣钵传人敏树法师。敏树问他来历,他答以潼川。敏树道:“那我们就是同乡了。我们有什么相同或不同呢?”道领顺口答道:“同在相同的地方,异在不同的地方。”敏树以“徿侗汉”应他,所以他进一步说:“别人吃饭,您饱吗?”结果遭到敏树的棒喝。过了一阵,他明白自己正是犯了自己所批判的偏差。就礼拜敏树道:“刚才触犯您啦!”

第二天,他呈上颂子再次见敏树,敏树用类似的问题问道:“昨天是白云,今天是寿世,你说是否一样?”白云、寿世都是寺院的名称。道领答道:“两处一身。”敏树接着问:“宰官临筵,请你升座,你怎样示法于他呢?”道领用诗歌“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作为回答。敏树有些满意了,再问道;“什么是风云际会,虎骤龙骧?”道领回答说:“千里同风水乳和,”又说,“竹杖随身,满谷白云留不住;茫鞋着脚,沿途芳草衬将来……”总之是步步踏着实地,节节透出玄源。实际上敏树提出的问题是宏扬佛法者应具备的方法、策略、气度和风范。道领的对应使他感到“孺子可教”。道领受敏树法乳之恩,成为临济三十三世传人,但没有留在山上。敏树给他一套钵盂口袋,嘱咐他慎自珍重,并说:“你回去隐居修行,自然有龙天推出。”道领重返贵州白云寺。

康熙六年(1667年),贵州一位武官请他到省里的禅院主事,他在院内闭关三年,三年后文武官员共制法衣,请他出关结制传戒。解制后于康熙十一年(1672)发现并开始了黔灵山的开辟建寺工作,因多方面的原因中辍。

原来,道领早已有云游石梁、罗浮、峨嵋、太白那样能求得佛法精髓的名山,寻师访友的心愿,由于连年的战争而不能成行。但他矢志不渝,以一瓢一笠,飘泊于山巅水畔,与猿猱为伍而不悔,临虎豹之险而不避,终于发现了奇气氤氲的黔灵山。他惊喜地芟荆刈棘,诛茆结庐,在山中苦修了很长时间。每当风清月明的时候,他就在丛林之中作狮子吼,一时山鸣谷应,一切寂寞冷清都化为极乐世界。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古诗,就像是为他而作的一样。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道领受云南地方官的邀请,前往昆明。在那里他为灵药法师扫了塔。回贵州时得到一些人士的厚赠,完成了经楼的建造。后来陆续又得到各种捐赠,用于建设,弘福寺终以庄严宏丽的面貌,屹立于黔南第一山。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