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二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二

——记陶澍、刘伯温、贺龙、唐英年四位之祖德

中国古代的传说。每年过小年的这一天。灶神要上天。而除夕这天是灶神从天上回来的日子。因此民间都要祭灶神。灶神上天所要做的。是向天帝报告这户人家的善恶功过。若是积德行善的人家。上天将会令其渐渐地兴隆。若是做恶的人家。上天将会使其渐渐的衰败。《论语》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从这一章句上可以看出。在春秋时期。民间就有了讨好灶神的风俗。但是对于王孙贾的所问。孔子给予了平直的回答。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如果是作恶的。就已经获罪于天。祈祷求福也是没有用处的。我曾读《老子》。读到“天 道 无 亲 , 常 与 善 人”时。十分的心悦诚服。上天并没有偏袒的心。只是爱护真心行善的人。行善之人。必将得到上天的赐与。所谓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而这个事实真相并非显而易见。也不是常人所容易明了的。所以佛家提倡因果报应之说。不知因果的人。内心常空空荡荡。以为做恶不得祸。做善不得福。因此缘故。善不欲为。恶则时而为之。知道因果报应的人。内心常充实。能够渐进地克己断恶及勤力修善。积善的人。来生后世将会得到福报。而做恶的人。来世将会得到灾殃。除此之外作善之人的福庆及作恶之人的祸殃也会波及到他们各自的子孙后代。正如《易经》的〈文言〉所说的那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陶 澍

湖南安化县人。是清代受道光皇帝重用的封疆大吏。曾在京城任翰林院编修、及升监察御史。后在地方担任过川东兵备道、山西布政使、安徽布政使、安徽巡抚、江苏巡抚等职。道光十年。诏加太子少保,任两江总督。陶澍在为官期间。理财办案,赈灾济民。疏通河运。开拓海运。整顿盐务、兴助教育等方面既严治务实且政绩卓越。其在历史上的声名近似林则徐。清代梁恭辰在所编的《北东园笔录》里面记载了他阅览《闻见录》时所读到的关于陶澍祖上几代人积德行善的事迹。因此感叹“始知其积累之厚,不可不详载之以劝后人云。”在《北东园笔录》中提到陶澍的太高祖伯含公积累过许多阴德。明朝时。乡里自卫很严。有人抓住盗匪将其淹死。正遇上陶澍的太高祖伯含公经过。贼哀求:“公救我,我誓不复为贼。”伯含公为了给众人有个交待。也担心贼将来不能自食其力又复做贼。就赠给贼一条小船以作为养家糊口的资本。伯含公一生施舍过八条小船以帮助别人。他帮助的人都改行为善。伯含公出门常带一小筐。捡拾碎磁瓦砾以方便行路之人。陶澍的曾祖文衡公也是一位有道德的长者。曾经有趁着雪夜入他家里盗米的人。他跟随雪迹脚印走到贼家门前。发现贼是所认识的人。心里体谅贼家的贫苦。默默的回到自己家里。始终不提此事。三十年后,文衡公的夫人偶然对子孙讲起这件事,但还是隐去了盗米人的姓名不令人知道。其家隐恶扬善之德可见不一般。有一次陶家的邻里发生火灾。文衡公的夫人以仓所存的粮食救济遭火灾者。陶澍的祖父寅亮公性情淡泊。少贪欲之心。因为没有经营。家道也不富裕。一天。偶然走到江边。捡到钱财。等了一整天看见一个人慌张跑来。面如土色。低头在砂砾中寻找。非常悲戚的样子。问他。回答说:“在外做工几年没有回家。家有老母亲。今积累几年的钱财回来赡养母亲却全部丢失了。所以悲伤”。问他钱财的数目。都能对上。就将钱财交还给其人。那人感激想分一半给寅亮公。寅亮公说:“我要是想分钱财。就不会等在这里了”。笑着将那人送走。到陶澍的父亲陶必铨时。义举善事也很多。陶澍的祖上几代人行善。所以安化县才出了一个陶澍。岂不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吗?

刘伯温

名基。浙江青田人。元代至顺四年。二十三岁的刘伯温考上进士。元至元二年。赴江西,任瑞州高安县丞。后辅佐明太祖朱元璋有功。任太史院使、御史中丞等职。明洪武三年。受封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护军、诚意伯。在《明史》上说刘伯温的曾祖父刘濠。在宋担任翰林掌书。宋亡,林融起兵对抗蒙古人建立的元政权。失败以后。元朝廷派使者调查记录那些参与起义者。很多人受牵连。使者住在刘濠家。刘濠灌醉使者而烧毁自家的家宅,使者来不及抢救出那些记录受牵连名单的册籍。全部都被烧毁。刘濠趁机以记录数百恶德败行之人的名册作为替代的册籍给使者交差。于是使成千上万无辜受到牵连的人都得免死。刘伯温小时候很聪明。他的老师郑复初对刘伯温的父亲说:“你的祖父道德深厚。这个孩子必定荣耀光大你的家门。”刘濠还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看见没有粮食挨饿的人家。就以自家的仓储赈济他人。刘伯温的祖父刘庭槐也是一个有道德的读书人。“义孚乡里”。我读了《明史》的刘基传以后。更加相信上天的公正而并不存在偏私。因果报应之事也不是常人容易体会到的。

贺 龙

字云卿。湖南省桑植县人。十九岁参加孙中山先生的中华革命党。曾任县讨袁护国民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一九二六年。他加入了北伐战争,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三十二岁时。贺龙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代总指挥,一九二七年九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红军中担任第四军军长。红二、六军团总指挥等职。率部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零师师长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率华北野战军第十八兵团入川。西南各省解放后,贺龙任西南军区司令员等职务。一九五二年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一九五四年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一九五五年九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一九五六年当选为第八届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一九五九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七十三岁时于一九六九年六月九日逝世。贺龙一生戎马生涯,叱咤风云数十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做出重大的贡献。若翻看贺龙元帅的家史。可以发现他的祖辈有很感动人的积德行善的事迹。贺龙的曾祖父贺廷宰十分热心公益事业。见玉泉河“奔流湍急,道路为梗”。决定捐资捐力修桥以方便过河的人。由于他仅仅是一个教私塾的文人,修桥工程浩大,以致于耗尽家财,“至斥腴亩以偿其负”。后来,他的儿子也就是贺龙的祖父贺良仕,为完成父亲的心愿而竭尽全力。此桥在一九一五年修建成功,命名为“永安桥”。一九五零年十月桑植县政府曾拔款重修,改名为“贺龙桥”。一九九八年。一场特大洪水将桥冲走,同年十二月桑植县人民政府又拔款按当年的原貌重建此桥。贺龙的曾祖父贺廷宰与祖父贺良仕以父子两代人的心血修桥济世的感人事迹。深受一方百姓的赞颂。正是贺龙的祖辈造桥济世的阴德。荫泽了作为孙辈的贺龙。造就了一位共和国的元帅。因果报应之事。岂能说无呢?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