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2009年首届宗教博学高级研学班开学典礼在京举行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JK法师

佛教在线北京讯 2009年9月7日,“2009年首届宗教博学高级研学班”开学典礼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卓新平所长、曹中建书记、金泽副所长到会并讲话。

来自两岸三地的法师居士,及专家学者参加了开班典礼。博学班邀请余敦康、杜继文、牟钟鉴等著名专家授课,学员们纷纷表示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当天,余敦康先生为学员讲授了第一节课——儒学。余敦康先生就儒家是什么、  什么叫儒家、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内涵等方面为学员进行详细的阐述。

卓新平所长:在宗教博学班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非常高兴今天能够有机会跟各位朋友在这里相聚,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缘分。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大家在此是作为学员而聚在一起的。其实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是学员,因为学无止境,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这种学习实际上是对我们人生的一个体悟,同样也是对我们精神境界达到升华的一种追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宗教博学研讨班恰好就符合这些立意,关涉相关主题。我知道,在座的各位有的是宗教界的高僧大德,在宗教教育、学问、修行等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有的则是在各行各业、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等重要领域中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那么,大家在自己的事业、工作、研习、修持之际,仍能抽出时间来集中思考一些跟宗教相关的东西,学习各大宗教的相关知识,我觉得对我们专门研究宗教学的学者们来说都是值得非常高兴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有了一个相互交朋友、一起体悟人生真谛的机会。在此,我想对我们宗教博学研讨班的意义和内容,可以从这样几个层面来探讨、即理解在研习宗教上的博、学、深、广,从而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和观察问题的视野。

首先,我们从“博”的角度来看。我们研究学问的人常说“为学有如金字塔,要能博大要能高”,学问就像一个金字塔,形成其博大高深的结构。没有博大就没有精深,社会、人文知识就是这样的一种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虽然我们每一位朋友在自己的领域内可能都是出类拔萃的,但是由于当今世界的学问之广博已经超越了我们所能驾驭的范围,所以我们总会有自己知识上的不足或缺失。我们已经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全球的视野,不仅仅只是关注自己眼下的这一点一块,而是要有一个高屋建瓴的审视,即对世界发展和人类精神文化财富有一个宏观把握和整体认知。当然,我们对其所关涉的每一点不可能都做得非常精。我们在自己专门涉及的某一点上应该争取精、深,而在其他方面则只要有一种宏观的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博学就是一种宏观把握,在此我们不必进入细节,只需要有一个整体的审视,而这个宏观、整体的审视,则可能有利于我们对自己关注的这一点、这一块上的研究和掌握。我觉得这就体现了我们的博学。各位朋友来此之前已经在不同的研讨班、对某一个具体的宗教或某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了深厚的研究。因此,我们今天举办这样的博学班就是要扩大各位朋友的视野,而这种视野的扩大回过头来对我们精、深的研究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的高级研讨班首先就应该突出一个“博”字。

其次,我们在这里要讲究一个“学”字。这个“学”是有目的性地学,也就是我们在“博”的基础上要有问题意识。大家在平常的生活、修行,还有各自的事业等等领域中,肯定会对现实社会、对人类的发展,对这种社会的建构,包括对自己内心的世界形成不少的想法,有些想法自己很快就得到了解答,有些想法自己尝试做出了一些答案,但是并不满意;有些想法自己觉得颇有心得,愿意跟他人分享;有些想法则仍然是百思不得其解,想让老师来指点、让大家共同来解疑答惑。所以说,这个“学”是一个群体之学,是彼此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并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杂学”或“泛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这个“学”是在“博”的基础上要有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会使我们的“学”有针对性,有相应的“专指”。这就是说,虽然我们会有面上的审视,但与此同时我们每一个学员、每一个朋友仍要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对关涉到自我的问题,则要下功夫,要进行深入地探讨,况且这种探讨不是个人自己孤立的思索,而是会在这样的一个群体中间来彼此交流,使大家能碰撞出一些思想的火花来,并且相互激励、相互提高。也可以这样说,通过“学”,我们则要在“学”的方法、境界、成果方面达到一种升华。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博”与“学”二者是有机的结合,却又分成不同层面。“学”对我们是一种机缘,对我们相互认知、相互沟通、共同提高也是一种机会。以前我们中有些人可能不曾谋面,有些人可能有个别接触,但是这次我们可以从相识而达到一种深层次地了解、接触。平常在社会上,我们讲“君子之交淡如水”,彼此相敬如宾就可以了。但是,在人生探讨之“学”上,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就要往前跨越一步,这种跨越当然是双刃剑:一方面它使我们彼此更加认识,另一方面它也加大了我们产生分歧的可能性。我们在学的过程中可能会获得一些共识,同时也会发现彼此的差异,其间的差距或许会是很大的。面对面接触既会带来一种“亲近”,也会造成一种“紧张”。可以说,“学”是个我的提高,但也是彼此间的沟通。我们的研讨班在这两个方面都要有提高。

第三个层面,我觉得我们还要追求一个“深”字,在我们以往学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深化。在这次研讨班上,我们研究所在儒释道的讲课上都是请的最好的学者,他们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是有很高知名度的学者。例如,在儒学讲课上我们请了余敦康先生,他在北大国学班上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老师,余先生的口才、学识、幽默、敏锐都是大家非常敬佩的。我们中间有些学员可能跟余先生有过交往,领略过余先生讲课的风采。余先生的家乡在湖北,对楚文化有着深刻的体认,这种南方文化跟北方的文化有着显然的不同,因为楚文化的传统更为讲究浪漫、自由、空灵、超越。而余先生的专攻是体现北方文化特色的儒家,其特点是强调正统、秩序、整体、稳健;这样,余先生自有其南北文化的比较,在审视儒家文化时会参照、对比楚文化及其特点,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会使他讲起儒家来风格独特、与众不同。

在讲佛学上我们请了杜继文先生,杜先生是我们研究所第二任所长,长期从事的是佛教哲学、禅宗思想等研究,造诣颇深。杜先生是山东人,而山东是孔子的故乡,有着非常深厚的儒家传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杜先生研究佛学天然就有着与儒家的对比分析,能让我们找到一种互为对照、相映成趣的感觉。杜先生看问题敏锐犀利,其谈吐有时会让人感到直率和尖锐;由此我们可以体悟到他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原则态度。杜先生研究佛学数十年,形成其对佛学的独特理解,而且已有深远的影响,有很多国外的学者,包括德国的学者,专门来北京请教杜先生,探讨关于佛学、佛教哲学和禅宗、以及研究方法上的一些知识。所以,我们能有机会在研讨班听杜先生集中时间专讲佛学,既会在这种学术鉴赏中获得一些新的心得,也会深化我们对佛教、佛学的研究、领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