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答问:JK法师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80(3)

又问:「请问佛菩萨的无念是什么?」 答:那个你不懂,你到不了那个境界。凡夫真正修到无念,什么念头都没有了,果报在四禅的无想天。为什么?无明没有破。他真正到无念,智慧开了,一切通达了,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

  又问:「请问佛菩萨的无念是什么?」

  答:那个你不懂,你到不了那个境界。凡夫真正修到无念,什么念头都没有了,果报在四禅的无想天。为什么?无明没有破。他真正到无念,智慧开了,一切通达了,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样不知道的。如来的经典展开,他讲的就跟佛讲的一样,那就是智慧开了,那才叫真正无念;如果说无念,问你什么都不知道,这是无明,堕在无明里。如果真到无念,人家问你原子弹怎么造法,你可以一桩一桩说出来,你会懂得;你智慧开了,世出世间法,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一样不知道的。千万不要把无明当作无念,那就完了。

  问:「念佛的时候,有时「唰」一下,那个佛号没有了,念头也没有了,提佛号也没有了。」

  答:这个时候叫失念。

  又问:「请问该怎么办?」

  答:赶快提起佛号来,这是失念,就等於驾车一样,临时一下失去控制了。只要我们还有念头,就肯定是凡夫不是圣人,我们的无念,其实还是有念,你还有个「无念」在。凡夫有「有念」的时候,有「无念」的时候,他还是有「无念」在,那还是个念。菩萨境界里面,无念是「有念」、「无念」统统都没有,那才是性德现前。这不能搞错,搞错麻烦就大。

  这位同修有两个问题:「如果修净土的念佛人,临终业障现前,请问应如何处理?」

  答: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临终业障现前的时候,是非常非常困难。平常要懂得消业障,要防止临终的时候业障不会现,这个人才有把握往生。一般人没有把握往生,临终一定要靠善知识护持他,这非常重要。真正善知识照顾临终的人,临终他的冤家债主不敢靠近,你要找真正有修行的人才行!

  哪些是真正修行人?绝对没有丝毫私心。我们常常讲,还有自私自利的念头,还有名闻利养的念头,还有五欲六尘的享受,还有贪瞋痴慢,这个敌不过魔障,妖魔鬼怪不怕你。为什么?你跟他差不多,他不在乎你。你如果真正没有这些妄念,妄念、杂念,这个人是聪明正直,这些神明对他尊敬,不敢伤害他;这个人要是在亡者身前守护,难得!亡者的冤家债主也不敢接近,但这样的善知识很不容易得到。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平常培养自己的清净心,依照佛陀的教导,我们修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平常去培养,临终的时候魔障就不会现前。预知时至,这个事情只要自己认真努力去行,去年我们居士林老林长陈光别居士的往生,这给我们提供最好的示范。他是晚年生病,躺在床上不能起来,这才真正接触到佛法,他把我们讲经的录像带拿去听,摆在床头,睁开眼睛就看到,一天听八个小时,他懂得了,他明白了;除了听经之外,他就念佛号。走的时候,三个月之前预知时至。这个事情要求自己,靠别人靠不住,靠别人太难,别人只是给你一个助缘,自己要有真因。

  第二个问题:「家里人代替亡者受幽冥戒,请问是否有利益?」

  答:这个只是给亡者跟佛法结缘而已。你代他受幽冥戒,他自己愿不愿意受?他要是拒绝不愿意受,你有什么办法?所以这个一定要懂得,不如念经、念佛给他回向,比这个形式效果大得多了。你真正为你家亲眷属,你给他许个愿:「我念一千部《弥陀经》给你回向」,这一千部专门为他念的,他得好处,他感恩你;「我念一百万声佛号给你回向」。这是真正自他两利,《地藏经》上讲:「七分功德,亡者得一分,自己得六分。」佛在经教里,把这些事情都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

  这一个问题问:「亲近善知识,如何判断是善知识还是恶知识?若是邪师,而我亲近却能行正道,可以亲近吗?」

  答:邪师、正师,佛一开端就教导我们。我们最近在这里念的《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佛一开端就教给我们要亲近善知识,教给我们怎样辨别善知识。亲近邪师,你自己能行正道,这个很难得,这也不是普通人,这样的人将来决定有成就,这很不容易!亲近邪师而能行正道,难能可贵!这也是希有的因缘,不多见。如果这个事情要能行,释迦牟尼佛又何必教我们亲近善知识?这都不用了。恶知识能行正道的时候,大概也是亿万人当中难找到一个。这是什么人?在我们想像当中,决定是佛菩萨化身来的,不可能是凡夫,凡夫做不到。凡夫确实是古大德所讲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会受环境影响。他这个已经不受环境影响了,不受环境影响的人是圣人,已经不是凡夫。

  问:「若有的问题分判不出来,请问应如何行才是正道?」

  答:「依法不依人」,这是佛的四依法。

  问:「在自己熟识的佛经中,也没有看到佛如何指示,请问此时应如何办?」

  答:佛垂灭的时候,教诫弟子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能够遵守这个教诲,佛虽然不在世了,就如同佛在世没有两样。「法」是什么?经典。我们辨别善知识,善知识所讲的决定不违背经义;言语说得不一样没有关系,意思不可以错,这是「依义不依语」。但是一定要以经典为准则,善知识所说的意思决定不违背经教,违背经教就不是善知识。所以四依法是我们的准则。

  石家庄的杨居士问:「老法师,非常崇敬您。我学佛五年,受到家里人种种阻扰,您的相片和佛像也让家里人给我撕掉了。但是我更加精进,并在三年前受了菩萨戒。家里人也变得好些了,常常听您的光盘,也要皈依三宝。我想我欠家里人的债也还够了,总想一个人去五台山住茅篷更清净,对往生可能更有利,不知道这样下去后果会如何?如果有坚定的决心,我想所得到的功德会比在家里清净,心里静了对修行会更好,我的想法是否对?或者一个人,或三、四个人合住在山上?」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