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答问:JK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九十二(2)

问:第二个小题,在摄影棚里面讲经固然可以通过网络兼善天下,但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有摄影棚和网络远程教学的道场很少,而有心跟随师父上人学习的人很多,如何能满足大众的需要? 答:这就是各人缘分不同。虽然缘分

  问:第二个小题,在摄影棚里面讲经固然可以通过网络兼善天下,但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有摄影棚和网络远程教学的道场很少,而有心跟随师父上人学习的人很多,如何能满足大众的需要?

  答:这就是各人缘分不同。虽然缘分不同,如果真想学,决定得到三宝加持,这是肯定。因为佛所发的愿,没有一个愿是空愿,句句话都是兑现的。佛门里面有一句话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我们要相信。没有好的老师,我天天求佛菩萨保佑,只要是真心诚意,他就真的遇到高人。不舍一人!如果真心想求,一生遇不到缘,那佛菩萨不就舍弃?哪有这种道理!现在我们这个道理通达了,我们一点都不怀疑,为什么?佛是从哪来的?自性变现的。我求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来了,自性弥陀;我求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来了,自性观音,那怎么会求不到?他怎么会不现前?就怕你求的心不真,不实在,或者夹杂著自私,夹杂著名利,感应就没有,要不然没有不感应的。你总是要信得过,所以现在人说老实话,不信佛的人太多。一天到晚跟在我身边,不信!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他相信他自己的妄想,他不相信佛法。

  这么多年来,我遇到很多灵媒,他们鼓励我;如果说我周边这些人,说是我的弟子的话,我早就退心了。这些灵媒来鼓励我,他说真有人跟你学的,在哪里?在网路上,在电视机前面,真有!不在法师身边,法师身边没有一个。我相信!那还有?这就是讲一般人说是迷信,其实不是的,灵界,九法界众生我们在一起学习成就的非常多,这我相信。所以我每天学得很起劲,讲得也很起劲,原因在此地。我要不认真学,对不起自己,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我要不帮助别人,不把自己所学的讲清楚、讲明白,我对不起众生。所以要真干!

  问:第三个小题,如果中国乃至世界许多道场都采纳师父上人培养圣教人才的构思,建立摄影棚,三年扎根,十年一门深入,每天在网路上分享学习心得,而如果修学者没有在师父上人身边,是否难免在讲学当中夹杂自己的意思?这样的话,在网上不同的人讲的心得体会不相同,会不会造成知见纷纭不一,搅乱初学者的头脑?如何解决?

  答:这个事情没有法子解决,只有各人讲各人的。那听的人要有智慧去辨别,这就是佛教我们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一定是经典做依据;「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你能掌握著佛这个教训,就没有问题,最怕的是感情用事。感情用事这里面就不能避免差错,所以要理智。那终极的指导原则,就是教我们放下分别执著,这是最高的总纲领。我平常劝勉同学的十六个字,这是入门,放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十六个字放下,你就入门;这十六个字放不下,没有入门。没入门,学习的这些东西,到处去讲,那道听涂说。古人有这个德行,不敢随便说,现在人说的多分都落在名闻利养上。那总是还是要受报,果报。但是闻到佛法总有好处,他的罪报报尽了,佛法这个金刚种子永远不坏,以后遇到正法的缘,还是继续再修。

  实在说,我们这一生所遇到的,也是过去生生世世的底子,这一生碰到缘。遇不到缘,那就来生后世有缘就又接上,就这么回事情。这些事实真相要知道,要清楚。如果不愿意搞轮回,轮回实在是很可怕、很苦,太复杂了。我们想在今生一生当中成就,那就必须把这些舍得干干净净。要知道这些缘,对我们来说没有好处,我们一定要跟释迦牟尼佛学。他老人家一生都是劝人为善,做出榜样来给人看,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名闻利养,没有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没有贪瞋痴慢。我们讲这十六个字,他一个字都没有,这做出好样子给我们看。

  问:第二个问题,关於道场建设的问题,他也有三小题。第一个是祖师大德说「佛门以无事为兴盛」,而道场如果外来参学者很多,是否会扰乱常住众清修?是否应闭门不接待?还是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答:古时候寺院丛林是学校,而且是专科学校,因为道场的道风、学风都是一门深入。道场里面的清众就是修行人,不接待客人的。接待客人是谁?知客师,知客,等於说他有一个小组,这个小组完全是附带接待客人的。不过从前客人不多,道场都建在山林里面,距离村镇都有相当距离,总得有五里、十里路,而且都是要爬山。不是真正虔诚慕道的、来参学的,他不愿意上山。而且山上生活非常清苦,一般人受不了,到山上没有特殊的待遇,谁愿意去过这个苦日子?现在不一样,现在这个道场是参观旅游的胜地,游客愈多愈好,香火收入多,他心不在道上。所以你就晓得印光大师教导我们,真修行怎么?建小茅蓬,二十个人,不要超过二十个人,个个成就。你要搞这么大道场干什么?建立在一个小地方,根本就没人知道,随缘不攀缘。旁边有一点土地,自己可以种菜,自己可以种粮食。我们不能种稻米,不能种大麦;可是我们可以种花生,可以种马铃薯,可以种玉米,用这些东西来代替做主食,可以的。再种一点蔬菜,像我们现在在澳洲,就是自己种植。真的要遇到灾难,我们没有问题。我们自己田地里面生产的这些蔬菜果实,够我们道场的生活。我们估计这个菜园里面的种植可以供养三百个人,那我们现在道场不到一百人。种植要跟农夫学,我们请附近的农夫给我们把这个地开辟起来,我们向他学习。学会之后,我们就不必依靠他。这是中国古人的思想,叫耕读传家,要自己动手。

  现在这个道场,我好像是在八0年代的时候,第一次回国,到北京去访问,赵朴老接见。我们很有缘分,说起来都是同乡。第一次见面,他接待我们就用四个小时。当时跟随我的有十几位同修,里面大部分是香港同修,他们听到都很惊讶,朴老接见一般客人都不超过三十分钟。他请我们一起吃饭,夫妻两个都陪著我们,我们聊了四个小时。我就谈到现前的道场问题,在中国的道场都是古迹,都是几千年、几百年的寺庙。观光旅游,他决定不会放弃这个景点,他一定要来参观;换句话说,这些道场不适合修行。不适合修行干脆就是开放做观光旅游,机会教育。观光客就是信徒,来的时候跟他们讲解佛法,让他们种一点善根,这多么好!不必讲一部经,讲个专题,或者经文里头摘录一小段讲几句,他们付的这些费用,到这里旅游付的费用,这是等於缴学费,他也真学一点东西回去。真正佛法要重新建道场。现在交通便捷,资讯发达,所以不要建很多道场。我跟朴老建议,建十个道场,中国佛教十个宗派,一个宗建一个道场。不要再建宫殿式的,建什么样?建学校。我跟他讲,模仿外国的大学城,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城市,分成两个部门,一个是研究的部门,学院,像我们净土宗,净宗学院;一个是修行的部门,净宗学会。名字都改掉,改成现在的名词,学院、学会,不要用寺院庵堂,让人耳目一新,这不是迷信。他老人家很赞成,很欢喜。我们见面的时候,他年岁太大了,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可是确实是要向这个方向发展,也要把它做成现代化。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