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答问:JK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九十(4)

但是供灶神也要有一分恭敬心,我们供佛是供佛的水果,供灶神是供灶神的。不要拿供过佛之后的去供灶神,这个不好,这个我们的诚意没有了,减了一等,这个不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供佛菩萨的水果是表法的,佛菩萨


  但是供灶神也要有一分恭敬心,我们供佛是供佛的水果,供灶神是供灶神的。不要拿供过佛之后的去供灶神,这个不好,这个我们的诚意没有了,减了一等,这个不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供佛菩萨的水果是表法的,佛菩萨不吃,哪有这种道理!供花代表因,供果代表果报,善因善果,恶因恶报,它表这个意思,这是因果教育,花果代表这个。

  问:供灶神菩萨应该在什么时候供?如在他人家中作客用餐,应如何供灶神?

  答:灶神实在上是供在厨房里面,不是供在饭厅,饭厅里面没听说供灶神的。吃饭的时候,我们在吃饭前有个祈祷,祈祷可以供养鬼神。在祈祷完了之后,自己心里发个愿,「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随著心量把你这些饮食变作无量无边,供养虚空法界所有的鬼神,你有这个念头就很好。不要拘形式,因为现在拘形式,人家说你是迷信。我们在「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下面再加一个,不要念出来,「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句子很简单,七遍,这就很如法。

  问:下面一个问题,请问用黑神通和法术害人的人来世得什么果报?

  答:你去看看《地狱变相图》就知道了。果报都很凄惨,你用什么方法害人,在地狱里头你就感受那种果报自己受。这个原则你懂得,问题就解决了,你用什么方式待人,在地狱里头你就感受那种果报,你要自己受。

  问:第五个问题,如何在日常忙碌的工作中,修持功夫成片?

  答:这就是祖师大德教给我们叫历事炼心,就在工作当中。工作就是修行,工作里修什么?把烦恼习气修掉,这真功夫。刚才前面跟诸位说过,顺境不生贪恋,逆境不起怨恨,这就是真修行。同事与同事之间,有人对你很恭敬、赞叹你,笑笑,感谢,不放在心上;另外一个人讨厌你,很恨你,怨恨你,你见了也笑笑,也不放在心上。永远保持心地的清净、平和,这就是修行。念佛人无论什么境界现前,阿弥陀佛,心里只有阿弥陀佛,不放其他的东西,这叫功夫成片。所以用功不碍办事,念佛是比什么都殊胜,譬如修禅就不行,修观有的时候还是有妨碍,唯独念佛没妨碍,念佛是最殊胜的止观。

  问:下面一个问题,面对许多人在灾难面前还不觉悟,我们应该抱持什么样的心态?

  答:抱持怜悯的心、慈悲心、真诚、清净心来对待。他不觉悟,那就是古大德所说的业障习气太重,接触佛法他也不觉悟,何况没有接触到佛法的。所以觉悟太难了。一般人觉悟是解悟,我听懂了,好像有点觉悟,不是真的。真觉悟是什么样子?真觉悟,烦恼轻智慧长,真正用功的人会觉察到。尤其一年一年的比较就很明显,我今年烦恼比去年少,今年好像比去年聪明;去年听东西听不懂,现在可以听得懂了;去年处世待人过失很多,今年过失少了,这就有进步。可是功夫虽然好,向上提升,不要欢喜,为什么?差太远了,跟佛菩萨比差得远了,要很认真努力。

  总而言之一句话,真正功夫得力从什么地方下手?从谦虚、从尊敬,自己要谦虚,要尊重别人,尊重人、尊重事。尊重人,对人恭敬,尊重事,对事情认真负责,事就做好了。对人能用恭敬心,人事就处好了。常常能够懂得关怀别人、照顾别人,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四摄法,人际关系就处好了。世间事实在讲,无论什么问题都是出在人事上,人事没问题,天下太平,事事就顺利,人事上没有处好,障碍就很多。所以要得人心,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人不相信你,你什么都做不通;别人相信你、尊重你、喜欢你,愿意帮助,你什么事情都很容易做成功。

  问:下面一个问题,胡主席在十七大的报告当中说得很多,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请问作为媒体工作者,应如何发挥中华文化的核心动力作用?

  答:媒体要宣扬,要尽量报导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现在这些事例很多,我们在汤池做实验也有报导,在海南海口监狱里做实验,那个效果太明显了。由此可知,把一个不善的人改变成善人,中国传统文化确实有这种魅力,媒体能够常常报导,影响就扩大。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是有希望的,我们相信这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会落实。最重要的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自己要身体力行,要认真去做。从哪里做起?从最简单的做起,最简单的是《弟子规》、《十善业》、《感应篇》,就从这三个简单的东西做起,会产生不思议的效果。

  这桩事情过去也有些专家学者问过我,我曾经做比喻答覆他们,我说千万不要把这个事情疏忽了,看小了。说《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教小孩念的,这个东西有什么了不起!所以大家把它看轻了。我说这本小册子,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要在天平上去称一称,它跟《四库全书》的分量一样重。听的人也听呆了,我是不是说的太过分?虽然他当时没有言语,我知道很难教人相信。末后我补充一句话,四书五经、十三经你念得滚瓜烂熟,你能说、你能写,你一句都没有做到,不如学《弟子规》的人。这样他渐渐才明了。能说不能行,没用,《弟子规》是叫你做的,不是叫你念的。从小就把这个根基,圣贤的底子打好,将来他要学四书五经、十三经他管用,他肯定用在生活、用在工作、用在处事待人接物,他真用上了,那就是圣贤,大圣大贤。

  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够疏忽,我讲的儒释道的三个根,无论学儒、学道、学佛,你要有成就一定有根。没有这三个根,你努力搞一生,只不过是个学者专家而已,为什么?你做不到。做到了,做到了是圣人、是贤人;做不到那就所谓是学者专家。你讲的很好,你也写的不错,可是跟你自己的心行没有交涉,所以你得不到法喜。夫子所说的「学而实习之,不亦悦乎」,你是有学,但是没有习,习是做到,你做不到,所以孔颜之乐你得不到,孔夫子、颜回那个快乐的人生你没有分。学而实习之,习就是你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到,这句话是《论语》的头一句。所以,要重视实行,真正要落实。

  下面是网路同修的问题。

  问:第一个问题,以下是有关居士林道场的提问,他有五个小题。第一个,常住出家众外出探亲、参学、观光,应对居士林履行怎样的手续?如果违反道场的规约,负责人是否可以提出批评帮助?

  答:这个事情,道场,无论是出家人的道场、在家人的道场,居士林是在家人的道场,都有规矩。像这些事情都订在规约里面,接待人众,无论出家众、在家众,都按照规矩去做,这就没错。如果我们没有经验,发生这个事情了,事后认真检讨,再修改规约,使你的规约变得很完整,合情合理合法。处事待人接物尽量少批评,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称赞如来」,他不说称赞诸佛,称赞如来,礼敬是诸佛,礼敬诸佛、称赞如来,意思不一样。诸佛是从相上说的,要恭敬。众生他是未来佛,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诸佛里头包括未来佛,所以要恭敬。他做错事情,不赞叹,他做的是好事,要赞叹。如来是自性,他所做的事与性德相应,这个要赞叹,与性德不相应,不赞叹。原则就跟我们说清楚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