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往生极乐净土的原理分析(14)

什么叫「因该果海」呢? 「该」是包括、包罗;「果海」:指阿弥陀佛果地功德,像大海一样的深广无量。大海一样的功德都在「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当中,我们一念信顺阿弥陀佛名号救度,就完全把阿弥陀佛大宝海一般
什么叫「因该果海」呢? 「该」是包括、包罗;「果海」:指阿弥陀佛果地功德,像大海一样的深广无量。大海一样的功德都在「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当中,我们一念信顺阿弥陀佛名号救度,就完全把阿弥陀佛大宝海一般的功德都包括进来了,没有多余的了,都在这里边,叫「因该果海」。 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都包含在这句名号里面,归我们所有。那么,你还感到不满足的吗?你还觉得往生资粮不够吗?够不够? (「够。」) 往生极乐世界需要资粮,念佛「因该果海」,往生资粮都圆满了,天亲菩萨说: 观佛ben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让你快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不是在那里慢慢修,那个差太远了,千劫、万劫、累劫也修不出来。 那么,这个在经典里有没有依据呢?有经典依据,《无量寿经》这样说: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
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
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这一段文是释迦牟尼佛在讲述《无量寿经》快要结束的时候,把弥勒菩萨喊到旁边,说:「弥勒,来来来,告诉你这么一件大事!」告诉他什么呢?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就是我们在座每一位,听闻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所谓「果地觉」。 「欢喜踊跃,乃至一念」:果地觉就成为因地心。什么叫「欢喜踊跃」?「哎呀!我真的可以往生啊!我真的得到大宝海了。」就好比穷人穷得连衣服都没得穿,突然得了一笔大财而欢喜了;饥饿的人饿得要死了,突然得到食品了,他也欢喜了;我们在三界当中,累劫以来在里面轮回,不能出去,突然说我们有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可以到净土去成佛了,无量劫的生死轮回就画下了休止符,今生今世,决定不会再轮回了,决定要去成佛了;闻法入心,心生欢喜,如此的心态就是「真信切愿」、「欢喜踊跃」! 不会还在那里愁眉苦脸,「我能往生吗?我能解脱吗?我怎么办啊?我可以吗?」那个都是迷惑心,有疑虑。 「欢喜踊跃,乃至一念」从哪里来?从「闻其名号」,这就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然后: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这一念的欢喜踊跃之心,领受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大利、无上功德、圆满功德,都含摄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当中。这么好的名号,手舞足蹈念出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乃至一念」也可以说是「乃至念念」,一念底下就相续了,如果当下就寿终了,当下就往生净土,一念往生;当下没有寿终,那就念念相续,声声相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一辈子就过一种念佛的生活,作一个念佛人,相续念佛,往生极乐。这叫「因该果海」。 蕅益大师也有一句话,说得很恳切,《弥陀要解》讲: 一声阿弥陀佛,
即本师释迦于五浊恶世所得之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成佛了,得了什么?就得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祂的无上正等正觉。 今以此果觉全体,
授与浊恶众生。
释迦牟尼佛把祂所得到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完全给我们,「啊,你来!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我得的也是这个──给你吧!」「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那么,我们难道不是「因该果海」吗?我们这一念信顺,所得到的,就是阿弥陀佛大宝海一般的功德,所以这个叫「因该果海」。 你想想,怎么可以思议?以凡夫的身份!在娑婆世界!头发还是那个样子,面孔还是那个样子,修行也没有增加,也没有长进,烦恼还是多多,但是,剎那之间「因该果海」。 果彻因源 好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果彻因源」:「彻」是彻底、完全透达、没有遗余。我们到极乐世界不是作阿罗汉,不是作菩萨,到极乐世界就去成佛,叫「果彻因源」。「源」是源头,因为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念佛的一念信心——因,是佛的果地觉悟所做成的,那么,往生极乐的证果也一定是佛的果地觉,也就是成佛,这才因果相配,因果相符合。不可能说因是成佛——佛因,是整个阿弥陀佛的果地觉,作为我们的因地心,结果到西方成的不是佛果,成了阿罗汉。那阿弥陀佛开公司就赔本了,祂没有赚到,祂亏了,给你果地觉,赚一个阿罗汉回来,祂不亏大了吗?不是的。「果彻因源」,往生极乐所证的果,是我们因心中所包含的阿弥陀佛果地觉悟,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展现,也就是究竟成为与阿弥陀佛无量光寿一样的佛。 另外,果有「现果」跟「当果」。当果就是当来往生极乐究竟成佛,现果就是现生、现在就能得到的果。《无量寿经》说:「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也就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平生往生之业已经达成,不必等待临终;此生现世已不退转于佛果,往生极乐即证。这也是因为「因该果海,果彻因源」的缘故。 小结:果觉因心 这几句话是有次第关系的。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这是指念佛法门,是「从果向因」的法门,很特别,不像我们一般的法门修行,从因向果,慢慢修行,从凡夫慢慢修得阿罗汉果,然后得小菩萨,然后得中菩萨,再一层一层地上去,最后成佛,这是从因向果,太遥远、太艰难,我们修不来。净土法门不这样,「从果向因」,以果地觉作为我们的因地心,「修好的六字名号给你」,让我们受持,所以这叫「佛力回向的法门」、「仗佛慈力的法门」。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