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解读佛教的孝道(下)(2)

目连尊者救母难 由于阐扬孝道的几部 佛经 :《父母恩难报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地藏菩萨ben愿经》以及《盂兰盆经》等被介绍进入中国,当时的中国人自然而然接受了佛教。至于我们 佛学 上讲的净土宗


  目连尊者救母难

  由于阐扬孝道的几部佛经:《父母恩难报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地藏菩萨ben愿经》以及《盂兰盆经》等被介绍进入中国,当时的中国人自然而然接受了佛教。至于我们佛学上讲的净土宗、禅宗、华严宗、三论宗等等,在书本上空啊有啊的,那都是一些读书人,以及法师们专门研究佛教哲学,逐渐发展出来的。民间一般老百姓才不管你这么一大堆名词,他们只要报父母恩,念菩萨名号,阿弥陀佛、地藏菩萨、观世音啊!双手直挥直拜,你要快快救我妈妈,快快保佑我爸爸啊!这种真诚,这种孝心,你反对个什么呢?!

  《盂兰盆经》讲的是佛大弟子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以神通看到自己的母亲堕落地狱,受极大苦,他很难过,亲自下到地狱要救母亲,但由于业力的关系,地狱门无法打破,只好回转来求佛帮忙。佛说你有孝心,很好;但是真做了坏事犯了罪的人,就是儿子当了皇帝,或是神通第一,也没有用。罪就是罪,善恶之间,和地位、金钱、权势毫无关系。善恶自有果报,不是随便可以了结。因此彿只好教目连尊者举行盂兰盆会,广修一切供养,借重其他出家人(精进用功办道的修行人),由他们多人的福德功勋,深重的业力方由忏悔而得解脱。

  这里我们要注意,佛要我们不只求解脱我们这一世父母的痛苦,更要发广大愿,发长远心,连自己七世父母的冤孽,都要超度。佛的这种精神,合于中国《孝经》所说的“大孝于天下”。天下人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你不能只孝这一辈子的父母,你前生的父母,再前生,乃至七生、千万生的父母,都一样要追荐。由此而达众生平等,慈云普护一切。

  目连尊者是得了道的圣者,但并不保证自己的母亲不下地狱,各自造业,各自感报。并且好的儿女,并不一定有好的父母,好的儿女有时还是坏父母生的。这之间的因果道理,非常复杂。有一些温柔敦厚的夫妻,偏偏生个胡作乱来的坏儿子。这在生理学上,目前还无法理解,不过我已有了答案,这叫做‘遗传反动’,不会错。老老实实的父母,生个儿子特别调皮。当然也有还是生老实的。老实人再生老实儿子,一代一代传下来,那要变笨了的,是不是?真有修证的人,才看得清楚这些千差万别、复杂难测的因果变化。

  佛为了目连,开了盂兰盆会幽明两利的方便法门。在印度,每年夏季雨繁虫多,佛才规定弟子们结夏安居,集中在一起,专心修道。等到七月半,天气渐渐放晴,气候较为凉爽,方得解夏,可以到外面活动。就在这一天举行盂兰盆会、供佛斋僧,超冥济幽,乃是中国佛教依据佛典记载所形成的传统仪式,一般佛教徒都很重视这一天的法会活动。

  梁武帝倡建盂兰盆法会

  可是,后来的外道,却伪造了一本莫名其妙的《血盆经》,说什么女人生孩子,因为流了一大堆血,血是脏的,死后会下地狱,泡在污秽的血池里受苦。会有这种事吗?这根本是毫无根据的说法。然而那些自称信佛学道的同善社、一贯道信徒,却不明就里地胡乱相信,糟糕透了。

  父母亲的血是最干净、最宝贵的,密宗还把人身的血作为供佛的净品。依佛教规矩,我们的生日叫“母难日”,不宜大事铺张宴客。母亲生我的那一天,正是母亲受苦受难的那一天,为何还兴高彩烈地做生日呢?母亲受苦受难,你还大鱼大肉,大吃大喝,宰割别人的生命来供自己享受作乐,这合情理吗?应该为父母祈祷求福才是。《血盆经》绝对是假的,千万别信。如果真的生孩子流血有罪,生孩子那么大的辛劳和功劳,竟然还要下血盆地狱,这真岂有此理!若有这样的一个地狱,那我们首先要打破消灭的便是它。

  《盂兰盆经》刚传进来的时候,还未很普遍,要等到南朝梁武帝以帝王之尊,于梁武大同四年,提倡启建盂兰盆法会,这才广为民间所遵行,成了一种风气,而七月半也被当成了鬼节。鬼门关于七月间开门,放鬼到人间游玩这事,暂且不去讨论。但是你问我信不信传统佛教七月半的做法呢?绝对信,因为我了解其中的理由。我常常劝同学们,真学佛,必须先明理,明白了道理以后,不可再怀疑,能够恭恭敬敬的孝顺天下父母,总没错吧!

  梁武帝不但提倡《盂兰盆经》,他还因为皇后郗氏死后,变成大蟒蛇来托梦,说她在世时嫉妒宫女,凡与皇帝亲近者,多加杀害,现在自己死后,受报为大蟒蛇,不得解脱,希望梁武帝念在过去情份,想法子救她,帮她在佛前求忏悔做功德,因此梁武帝将当时佛经中所有找得到的忏悔经文收集起来,自己又做了一篇祭文,替皇后修法忏悔,这便是后世广为流传的“梁皇忏”(约西元五○三年间)。

  由此看来,梁武帝这个人对夫妻情份还不错,只是没有尽到皇帝所应做的责任,如果他安心出家当和尚,应该会有了不起的成就,可惜却走错了路。虽然又吃素、又过午不食,夫妻感情也很好,却无法除去想篡夺人家天下,自己当皇帝的野心,后来把佛事与国事纠缠不清,终至失国,令人惋惜不已。

  
放焰口与拜水忏

  历史文化的发展到了唐朝,密宗传来中国,由不空三藏编集“瑜伽焰口”(约西元七五○年间),于是佛教又有‘放焰口’的法事。“放焰口”是为了超度孤魂野鬼,其来源是因为佛弟子阿难,有一次看到一个青面獠牙的恶鬼出现在他面前,吓了他一跳,赶快找佛询问所见何物?佛说这是鬼王,叫“面然大士”,也是菩萨,他带领一些无法饮食的饿鬼,希望你能帮忙超度他们。阿难说:我没有道,怎么度化?于是佛便传了一些咒语给他,教他如何依法而行,解救那些饿鬼众生的痛苦。这便是瑜伽焰口的由来。当然后来加上了密宗一些其他咒语,和各种亡魂的忏文。其中有些凄艳美丽的文字,是经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等的修改。超度的文句,各行各业都有,什么孤魂野鬼啦、红粉佳人啦、文臣武将啦,乃至离家在外做生意客死他乡的,吊死的、溺死的、烧死的,林林总总,应有尽有。

  我小时候寒暑假时,在僧寺读书,翻开焰口的文字,一看便入了迷。那文字太美了,尤其什么‘昔日风流都不见,绿杨芳草髑髅寒’,这类的词句,差点让自己给迷住了。焰口一来中国,配合前述几部经忏,使佛教在当时的社会流布得更广更深。那时教育并不普及,净土、华严、唯识等宗派的佛理哲学研究,只是少数上层的知识份子热衷而已。真正推动民间佛教发展的,倒是这些同孝道思想关系密切的经文和忏文,并且在民间同时流行的道教也受此很大的影响。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