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此段经文及「药叉」一词,依据演培法师所讲述的《药师经讲记》,其解说如下:药叉,有的译为夜叉。太虚大师的讲记中说:『常人闻夜叉之名,即同罗剎等起凶恶惊怪之想,实则不然,盖药叉非如罗剎等之专害人者。佛教说八部众,药叉位列第三;四天王八部神将,药叉居首。故无论在佛教,在护世四天王,药叉皆居次要与主要地位,护持佛法,誓愿弘深,故药叉实异常人之观念』。 不过,在印顺大师的讲记中说:『药叉的性情不一,有的穷凶极恶,有的善良和顺;如护持佛法的,即是温纯而善良的药叉。在佛教的护法神中,他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像四大天王中,手执宝剑的那位毗沙门天王,便是药叉群里的首领』。 太虚大师的讲记中又说:『复次,药叉即金刚力士,有天行药叉,空行药叉,地行药叉;其义翻为勇健,正是显示其勇敢而强有力者,不被一切摧伏而能摧伏一切,故诸佛菩萨往往现此金刚力士药叉身。又翻疾捷,显三种药叉,威德自在,人间天上,往来迅速,其疾如风。复次,一行禅师在大日成佛经疏中翻为秘密,其请佛说法之秘密主,即药叉主,以其勇健疾捷,一切身语意业神变莫测,故名秘密。又楞伽经在楞伽山为药叉王说,其威力极大,故大日经中称之为秘密主。复次,鸠摩罗什亦译贵人;言其为富贵人,自富贵复能使人富贵而居人之上。 古印度民间求神之易感应者,药叉居多,故其祀奉亦极普遍。又密部咒语,皆列上首鬼神名号,而其最有名最灵验者,亦推药叉。盖咒语有生善灭恶之功效,其义译为遮持,即遮一切恶,持一切善,故药叉能有求必应。 昔清辨菩萨着掌珍论,综龙树中观明一切空义,与护法菩萨一切唯识义互相抗衡。而二说各具坚固之理,互不摧折,乃发愿保其色身,留待慈氏证明,求观音大士,满其所愿,后得观音感应,持咒咒开岩石,有药叉神出现,引入其中,保留色身,以待慈氏,得满所愿。此亦由药叉神将之力,其所持咒,亦属药叉神咒。上来所说各节,皆所以显药叉神将,在佛法中所居地位之重要』。 印顺大师的讲记中又说:『药叉的性别也有男女,中国人以为母药叉丑陋而凶恶,故每以母夜叉形容泼辣的女人,其实男性药叉才真丑恶难看。女药叉则多半生得如花似玉,天女一般的美丽』。至于药叉的住处,『多住在天上,或深山穷谷,偏僻海岛,或游离虚空,行迹不定。我国道士,炼丹修道而得飞升,情形与他有些类似』。 总之,药叉只是神鬼,属于鬼趣所摄,可尊重不可多接近。当「尔」之「时」,就是救脱菩萨开示结束的时候,在法会大「众中,有十二」个「药叉大」,原来「俱在」法「会」,静「坐」在那儿听佛说法。讲到药叉,在毗沙门天王统摄下的就有很多,为什么现在只说十二药叉大将? 当知经中所说的十二大愿,与此有着深切的关系:药师如来在因地中,为了上求佛道,下化有情,特地发了十二大愿,本此大愿如实修菩提行,到了最后证得无上佛果时,所有ben愿无不圆满,所以等流而为十二药叉大将,每一药叉为每一大愿的象征,因而不多不少的说为十二药叉大将。如以另一观点来看,不妨说十二药叉,等于药师如来的各个不同的化身,现此药叉身助佛推动法轮,使佛法得以化化不绝。 约迹而论,固是十二大将,约本而论,实是佛的等流身。印顺大师的讲记中说:『佛现佛相,是解脱相;现菩萨相,是慈悲相;现金刚、药叉相,表示威严勇猛,能降服一般刚强难调的众生,及能摧毁一切邪魔外道。 所以金刚、药叉的形像,总是竖眉怒目,显出凶猛可怕的样子』。佛陀示现各种身相,无非是为利益有情,只要怎样的身相,有益于某类群生,佛就示现怎样的身相,甚至示现其它的种种。如阿弥陀佛欲令法音不断的宣流,就示现各种鸟类,演唱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 现按十二大将的名次,略为解释如下: 一、「宫毗罗大将」,『义译为蛟龙,顶有金龙相。他住在王舍城的一个山上,与佛教有密切关系,可说是最有功绩的一位护法药叉。佛在世时,他以赤诚心,处处护法。有一天,释尊从灵鹫山麓经过,提婆达多暗中由山顶推下一块大石头,想击害释尊,为宫毗罗所见,连忙用金刚杵迎击,巨石便即粉碎,仅一小块落在佛趾上,微微破皮出血。由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