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佛法无性婚姻不可取 时下看看好多学佛同修的征婚广告,往往有征无性婚姻的,而且以女师兄居多。首先对于这些师兄的坚定道心,末学敬佩不已,而对于这些师兄的实际行持,末学实在不敢苟同。末学觉得,这些师兄的修行实在是钻进了牛角尖不容易出来了。如果想要“无性”,那干脆就不结婚算了,一个人守贞一生岂不更好;如果说父母不允许,那又如何悖逆双亲而选择单身?既然父母不允许单身还是要结婚,那么配偶就允许“无性”吗?这种行持,实在没有慈悲之心,丝毫不顾别人的感受,完全是自私自利,既然以自私自利修行,不能往生可以预断。而且无性婚姻给社会上不学佛的人看来,会显得多么的异类,会让多少不明就理的人诽谤佛法?还会有人敢来学佛吗?说到底,修学佛法而想要无性婚姻,不过是自己造业,引人造业罢了。 其实,像这样修行精进过了头的人,古来有之。请大家都学习印光大师对于想要无性婚姻的同修精彩开示。 摘自《文钞》之《复周群铮居士书》——菩萨处俗既有妻室,虽无欲念,亦当俯顺人情,时行夫妇之事。以凡夫不能无情,若欲绝不与相亲,则或出怨恨,致起毁谤佛法之衅。不但不能增长善根,或致造谤业,堕落恶道。以故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乃曲顺人情,巧设方便之大慈悲也。但当节欲,不必绝欲,一季一亲,庶不致妻有怨望之苦,于汝修持亦无碍,且可以诱令修持净业。当云:“若不修行净业,即永与绝交。”彼自会勉而行之。至于生子与否,固不须论。以汝兄弟子甚多,岂必自己有子,方为不绝先祖之嗣哉?良以夫妇相处,殆有夙缘。不能使其种善根,忍令致彼堕恶道乎?《诗》云:“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宜尔室家,乐尔妻孥。”孔子曰:“父母其顺矣乎!”汝一意修行,断绝欲事,彼或长时怨望,或致抑郁而死。汝果上品上生,固无大碍。否则于亲有拂意之咎,于妻成怨对之人,亦属大累,较稍开欲事之累,深之多多矣。 想要无性婚姻的师兄,您看看。大师指出,即便菩萨来这个世间度生,虽然他自己没有欲念,也还是要俯顺人情,偶有夫妻之礼。因为配偶是凡夫,不能没有情欲,如果要是“硬性”断欲,那么,则有可能会让配偶心生怨恨,致使毁谤佛法。所以“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这样才是巧设方便的大慈悲。此其一,至于其二还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呢?大师指出,如果要是“硬性”断欲,那么配偶则有可能抑郁而终。现代众生够可怜的了,有几个没有或多或少心理疾病的?你不但不能令家人善根增长,你反而使得他(或她)抑郁而终,你对得起谁?你是在修行呢?你还是在造业呢?但是印祖也绝对反对长期把夫妻淫欲当快乐的过激行为。大师对于学佛人的夫妻生活,所开出的良方就是“一季一亲”的节欲,而不是断欲。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既不使配偶有怨望之苦,对于自己的修持也没有妨碍。而既然夫妻和合了,父母也就心宽了,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孔夫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两端的意思,是所问的问题和所问之人的根基。“而竭焉者”是恰恰合宜的意思,丝毫没有过或不及之处。这就是佛门所说的契理契机。如果只契于理,而不契于机,便成闲言语了。正所谓看孔著楔,对病发药,恰恰合宜,毫无一毫机教不投的弊病。而印光大师的这一段精彩开示,正是“叩其两端而竭焉”的最典型最机教双契的开示,最最适合现代的众生。 当然如果是年长的夫妻,能够心平气和的断欲,那就另当别论了。末学的一位师长,她从五十多岁就夫妻分房,刚开始,她的老伴也稍微闹过一阵子,两个女儿也都给她相当的压力,但是她不为所动,又诚心祈求佛菩萨加持,最终夫妻分房成功,和好如初。而最终所带来的好处就是,这位师长到了七十多岁,身体比年青人还硬朗,气色非常好,脸上绝对没有丝毫斑癣,而且她的老伴也健康地活到了八十多岁。然而这种情况也是因人而异的,她曾经告诉过末学,她的一个同修,想要和丈夫分房,结果不但没分成,而且差一点被丈夫掐死。 过激的行持,往往都只是从“我”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产生的。“我”想要修行,“我”想要断欲,“我”想要出轮回生西方。而“我”绝不想想,父母眼巴巴地盼着“我”结婚,眼巴巴地盼着“我”给他们抱上孙子。绝不想想“我”这样长期地“我”下去,家人最终会抱怨“这释迦牟尼佛还有印光大师以及JK法师整天都说些什么?生生地把好好的孩子变成“我”了,看来这佛还真不能学。”而如果“我”首先想到的是父母家人,以他们的心意愿望来做事情想问题,时间一长,父母家人肯定终有一天会说:“这释迦牟尼佛和印光大师以及JK法师真好,孩子自从学佛后,什么都顺从长辈,看来,这佛还真得学。”所以说,什么是修行,从别人的角度来做事情想问题才是修行,只从自己的角度来做事情想问题并不是真正的修行。因此说,修学佛法,你要么就不结婚守贞,要么结婚就按照印光大师的开示来落实。如果等到年纪渐长,如果在配偶同意的情况下,再来断欲,这样,对于修行对于身体当然是最好最好。 下面在此摘引释了幻师父的开示《追求无性婚姻的误区》 学佛居士,特别是中青年居士,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出家情结。有的居士想出家,但因有家庭、亲友等种种障碍,竟不约而同地发明了追求无性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