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那个根源绝对在他依教奉行的程度 有位母亲她学了以后,也很认真做孩子的榜样,但是就感觉孩子对她讲话还是不恭敬。明明我对我父母都这么恭敬,怎么都没有感应?诸位同修,我们面对经典、面对佛法,我们要有一个态度:那是真理,不能检讨真理,一定要检讨自己。绝对不能有一个念头说:经典讲得不对,师父讲得不对。这个不行,一定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做了没有感应,没有好的结果,一定要反省我们自己,问题在我们身上。所以孔老夫子给我们做了一个比喻,比方一个君子之道,君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就好像射箭一样。今天把箭射出去,没有射中靶心,下一个念头是什么?这支弓箭是不是台湾生产的?品质太差了,害我没有射到。这支弓是哪里生产的?你看我们第一个念头就是找藉口,我们没有修好,都是我先生不配合,都是我儿子不配合,我才没修好,这个念就是迷惑! 佛法是内学,心外求法这就是外道,这就不是觉悟。所以我们一件事情发生了,不先检讨自己,那就像《弟子规》说的「倘揜饰」。我教小学有个坏习惯,会考试,「倘揜饰,增一辜」,这样子错上又加错。而且我们佛弟子假如再掩饰,那个罪过不好说!为什么说佛弟子掩饰罪过不好说?因为我们已经戴上了佛弟子的名称,人家看了会说,你看那个学佛的人,比我们还会找藉口,我看这个佛法也别学了,好像也没什么利益。所以学佛的人不依教奉行,就好像警察又犯法,判罪会比较重一点。我们真的是时时要对照经典才好,不能检讨别人,这一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对我们立身处世、以至於成就学问,是个很重要的关键。不能看到表面我们对父母很恭敬,孩子怎么没有转? 这一位女老师,她就静静的往自己更深处去观照,她发现了一点。就是虽然她对父母讲话看起来都很有礼貌,但是当母亲讲的话比较长一点的时候,她内心的不耐烦起来了。所以,她没有真正内心的恭敬,她只有外在的形式而已。这么检讨之后,她不断就善观己心,要求自己的起心动念。后来真正对父母的言语,都从她的恭敬心中流露出来,也很快的,她的女儿对她讲话的态度就转变了。所以佛陀给我们一句很重要的教诲,「依报随著正报转」,正报就是我们这颗心,我们的心真正时时观照有没有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相应。我们时时能这样观照,我们的依报,所处的环境转的速度就会快。我们看到很多同修们,他们的家庭变化比较快,那个根源绝对在他依教奉行的程度。 资料恭摘:JK法师专集网站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