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无边处定】 见四空定条。 【边见】 五见之一,即遍于一边的恶见。如有人固执人死之后为断灭,没有后世,叫做断见或无见。又有人固执人死之后仍是为人,猪马牛羊死后仍是为猪马牛羊,叫做常见或有见。这些执断执常的见解,都遍于一边,不合中道,故名边见。 【边界】 边地懈慢界的简称。 【边罪】 比丘犯了杀盗淫和大妄语等四重罪,叫做边罪,因其罪深重,为佛法边外的人。 【边地】 边隅之地。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边隅,有地名懈慢界,又名胎宫,往生到那里的人,五百岁间不得见闻三宝。 【边执见】 简称边见。见边见条。 【边际智】 指等觉菩萨的智慧,因这种智慧是居于妙觉位的边际。 【愿】 誓愿。愿有总愿和别愿两种,如四弘誓愿是总愿,如弥陀的四十八愿和药师的十二愿是别愿。 【愿土】 依阿弥陀佛的ben愿而成就的国土,即极乐净土。 【愿身】 佛十身之一。见十身条。 【愿佛】 酬报因愿之佛,亦即八相成道之化身佛,是十种佛之一。 【愿度】 十度之一。见十度条。 【愿食】 五食之一。见五食条。 【愿海】 (喻)菩萨的誓愿深广如海。 【愿船】 (喻)弥陀的ben愿如船,能将众生渡到彼岸。 【愿轮】 菩萨的誓愿很坚固,能摧破一切的怨敌,好像轮王的轮宝一样,所以叫做轮。 【愿力】 誓愿的力量。 【愿力自然】 谓靠著阿弥陀佛ben愿的力量,众生自然能够往生净土。 【愿行】 誓愿和修行。 【愿行具足】 誓愿和修行圆满具足。 【愿波罗蜜】 十波罗蜜之一。见十波罗蜜条。 【愿波罗蜜十德】 尽成就一切众生、尽庄严一切世界、尽供养一切诸佛、尽通达无障碍之法、尽修行遍法界之行、身恒住而尽未来劫、智尽知一切之心念、尽觉悟流转还灭、尽示现一切之国土、尽证得如来之智慧。 【颠倒】 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 【颠倒心】 心思不定,颠颠倒倒,乱转念头。 【离盖】 脱离五盖,也就是脱离五种烦恼。见五盖条。 【离垢】 脱离烦恼的垢染。 【离垢地】 菩萨十地之一。见菩萨十地条。 【离垢眼】 脱离烦恼之垢染的清净法眼。 【离垢世界】 舍利弗将来成佛的国名。 【离相】 法华经所说三相之一。见三相条。 【离相戒】 又名无相戒,即持戒的人心无所著,视一切戒律,犹如虚空,了无持犯之相。 【离生】 脱离生死。 【离生性】 出离生死的正性,亦即得道之圣者通达谛理断见思惑永离三界之生死的正性。 【离生喜乐地】 三界九地之一,即色界之初禅天,因此天是脱离欲界之罪恶而生喜欢二受之处。 【离衣宿】 佛制僧尼不得三衣离身他处宿。 【离染服】 袈裟的别名。 【离欲地】 通教十地之一,即离欲界之地位,相等于藏教的不还果。 【离间语】 离间人家和好的言语,是十恶业之一。 【离尘服】 袈裟的别名。 【离缚断】 四断之一。见四断条。 【离系果】 脱离烦恼之系缚的果位,即涅槃,是五果之一。 【离言真如】 二真如之一。见二真如条。 【离怖畏如来】 在施饿鬼之法中,五如来中北方如来之名,亦即释迦如来。 【难陀】 1.比丘名,华译为善欢喜,又名牧牛难陀,因问佛放牛十一事,知佛具一切智,后来跟佛出家,获证阿罗汉果。2.孙陀罗难陀的简称,是佛的堂弟,家有艳妻,因沉溺于其妻的美色,不乐出家,后来为佛方便度化,结果证得阿罗汉果。 【难度】 众生刚强,很难济度。 【难伏地】 佛地的别名,因无任何力量足以降伏佛。 【难行】 艰难修行的方法。 【难行道】 二道之一。见二道条。 【难胜地】 菩萨十地之第五。见菩萨十地条。 【难易二道】 难行道和易行道。见二道条。 二十画 【严净】 国土庄严清净。 【宝印】 1.指三宝中的法宝。2.三法印。3.指诸佛菩萨种种的印契。 【宝地】 佛地。 【宝车】 以众宝庄严的大白牛车,(喻)一乘佛法。 【宝性】 如来藏的别名,因如来藏在众生之烦恼中,不失其真如清净之本性。 【宝相】 谓佛像很庄严。 【宝王】 佛陀的尊称,因佛陀是以诸功德作庄严。 【宝王三昧】 念佛三昧的美名,因念佛即是三昧中的至宝。 【宝楼观】 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即观想极乐世界宝楼珠阁之相。 【宝树观】 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即观想极乐世界宝树之相。 【宝池观】 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即观想极乐世界八功德池之相。 【宝胜如来】 在施饿鬼之法中,五如来中南方宝生如来,叫做宝胜如来。 【忏】 梵语忏摩的简称,是悔过的意思。 【忏法】 拜忏的仪制,有慈悲忏法、水忏法、观音忏法、阿弥陀忏法、圆通忏法、法华忏法、方等忏法、金光明忏法、吉祥忏法等等。 【忏仪】 忏法的仪式。有法华忏法、方等忏法、观音忏法、弥陀忏法等之别。 【忏摩】 简称忏,是悔过的意思。见忏悔条。 【忏悔】 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不会再作。 【忏悔功德】 天台所立五悔之一。 【苏怛罗】 又作苏多罗、素呾缆、修多罗、修妒路等,华译为綖线,又译作经、契经、綖经,是经典的通称。 【苏悉地】 华译为妙成就。 【苏悉地羯罗】 华译为妙成就作业,亦即成就一切世出世间作业的妙法。 【蕴】 积集之义。有色蕴(物质)与心蕴(精神)的分别。 【蕴界】 五蕴与十八界。 【蕴识】 1.蕴蓄心识的意思,与含识同义。2.识是五蕴之一,故名蕴识。 【蕴魔】 四魔之一。 【蕴善巧】 见十善巧条。 【蕴处界】 旧译为阴、入、界。其中蕴即五蕴,又名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为众生的心身。处即十二处,又名十二入,即六根对六尘之处。界即十八界,为六根对六尘,生起六识,三六共为十八,界即境界。此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通常叫做三科。 【觉】 梵语叫做菩提,是觉察或觉悟的意思。在事障上,一切烦恼,伺隙侵人,惟至圣能随缘省察,不为所困,是觉察义;在理障上,凡夫痴迷,颠倒执著,惟至圣能朗然彻悟,烛照无遗,是觉悟义。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