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律法师:菩萨慈悲利他之探讨(4)

复次菩萨知一切诸法皆空无所有,而不证涅槃,怜愍众生集诸善法,是精进波罗蜜力。复次菩萨一人独无等侣,以精进福德力故,能破魔军及结使贼得成佛道。既得佛道,于一切诸法一相无相其实皆空,而为众生说诸法种种名


  复次菩萨知一切诸法皆空无所有,而不证涅槃,怜愍众生集诸善法,是精进波罗蜜力。复次菩萨一人独无等侣,以精进福德力故,能破魔军及结使贼得成佛道。既得佛道,于一切诸法一相无相其实皆空,而为众生说诸法种种名字,种种方便,度脱众生生老病死苦。[20]

  由上文可知,菩萨是如何成就精进波罗蜜力呢?是因为菩萨已了知一切诸法都是空无自性,了不可得,因而为了怜愍众生,不想证入涅槃,发愿在无量劫中广集福慧资粮,成就佛道,广度众生。

  (五)以慈悲心行禅定

  菩萨发心行菩萨道,广行一切善法,成就利益众生的种种事业。如菩萨没有具足禅定力,容易被外在的名闻利养及世俗欲乐所染污。若内心散乱及贪染深重,就不能引生无漏智慧。既不得真实智慧,就很难观众生种种差别因缘,而以应机说法,使令众生得到利益。菩萨有时会远离众生,独居静处,勤修禅坐,但是菩萨心中还是念念不忘ben愿。就如《大智度论》卷十七云:

  问曰:菩萨法以度一切众生为事,何以故,闲坐林泽静默山间,独善其身,弃舍众生。答曰:菩萨身虽远离众生心常不舍,静处求定,得实智慧,以度一切。譬如服药将身权息家务,气力平健则修业如故,菩萨宴寂亦复如是。以禅定力故服智慧药,得神通力还在众生,或作父母妻子、或作师徒宗长、或天或人下至畜生,种种语言方便开导。……世世利益众生令得快乐,此乐无常还复受苦。菩萨因此发大悲心,欲以常乐涅槃利益众生。此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心禅定生。[21]

  总之,菩萨应以慈悲心来修禅定,因此所引发的禅定和神通才能利益一切众生。反之如嗔恚心重的,容易遇到不顺境的因缘时,会以神通力去恼害众生,结果害人害己。就如《大智度论》卷十七中云:

  常当行慈悲,定心修诸善,不当怀恶意,侵害于一切。[22]

  所以菩萨要常常行慈悲心,以禅定力修集善业,不要心怀恶意,恼害一切众生。

  (六)以慈悲心行般若

  佛法常说“悲智双运”,这证明佛法中悲智是不可分开的。一般宗教之爱,因缺乏智慧,故爱有局限。佛法以智慧为体,慈悲为用,唯有真智中才有大悲。菩萨以菩提心、大悲心、般若智等三心去行六度万行,如未具足三心就很难成就佛道,广度众生。假如只有慈悲,没有智慧,则无异于凡夫;只有智慧,没有慈悲,则容易堕入二乘,所以菩萨应该是悲智一如。

  菩萨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时,要以般若为前导,才不会执著有一个实有的众生可度,及实有的诸法可得。菩萨广观一切法如幻如化,了不可得,即从空性中生起大慈大悲,这种大慈大悲遍及一切众生,无有障碍。菩萨在因地时一定要悲智等修,不可偏废,不然菩萨广观一切法,证得人法二空后,认为无众生可度,即想证入涅槃。那这样不是违背菩萨的ben愿吗?这在《大智度论》卷四十八中有提到以何因缘,菩萨想取证入涅槃及十方佛如何劝请:

  菩萨到七住地,外观诸法空,内观无我。如人梦中缚筏渡河中流而觉作是念,我空自疲苦,无河无筏,我何所渡,菩萨尔时亦如是心则悔厌。我何所度何所灭,且欲自灭倒心。是时十方佛伸手摩头,善哉佛子,莫生悔心,念汝ben愿。汝虽知此众生未悟,汝当以此空法,教化众生。汝所得者始是一门,诸佛无量身无量音声无量法门,一切智慧等汝皆未得。汝观诸法空故,着是涅槃。诸法空中无有灭处无有着处,若实有灭,汝先来已灭。汝未具足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汝当具足此法坐于道场如诸佛法。[23]

  由于当菩萨证得第七地时,外观诸法皆空无自性,内观自身是五蕴和合的无我性,此时菩萨认为无众生可度,无佛可成,即想证入涅槃,不再度化众生。这时十方诸佛伸手来摩顶,劝勉菩萨不要忘了当初要追求佛道度化众生的ben愿,因为汝还未具足六波罗蜜及十八不共法的功德,汝应该要以大悲愿力及般若方便力,于生死苦海中,度化众生,成就佛道。

  六、结 论

  慈悲利他是大乘佛法的特色,所谓利他行即是以大慈悲心,护念一切众生,以般若方便力,救度一切众生,令众生从烦恼痛苦中,得到自在解脱。可见真正以慈悲利他的菩萨,不一定先要求自身的解脱,在解脱自利之前,同样可修利他行的。我们必须认清名符其实的菩萨,是伟大的!最伟大处,就在他能不为自己着想,以利他为自利。伟大的,这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宏扬大乘佛法,景仰佛陀的圆满,菩萨大行的伟业,虽要经历久劫修行,或者暂时中止进行,但一历耳根,万劫不失,因缘到来,终究要从此成佛的。成就不退的菩萨,虽说不会太多,然有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自有能真实发菩提心。有信愿,慈悲,空性胜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锻炼身手,从头出头没中自利利人。一般能于菩萨行而随喜的,景仰的,学习的,都是人中贤哲,世间的上士。有积极利他,为法为人的大心凡夫,即使是败坏菩萨,也比自了汉强得多!这种慈悲为本的人菩萨行,浅些是心向佛乘而实是人间的君子──十善菩萨;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间的大乘正器。从外凡、内凡而渐登贤位的菩萨,没有得解脱的自利,却能为一切众生而修学,为一切众生而忍苦牺牲。渐学渐深,从人间正行而阶梯佛乘,这才是菩萨的中道正行。真能善循菩萨的悲智,有菩萨的风格,理解菩萨的利他的真精神,那里会如丧考妣的急求己利?

  佛教的利他真精神,被束缚,被误会,被歪曲,这非从根救起不可!这非从菩萨道的抉择中,把他发挥出来不可!这才能上契佛陀的本怀,下报众生的恩德。所以菩萨从利他中来完成自利,这才是佛法慈悲利他的最高精神表现。[24]


  【参考书目】
  1、 《菩萨善戒经》九卷,刘宋.求那跋摩译,大正30。
  2、 《十地经论》十二卷,后魏.菩提流支译,大正26。
  3、 《弥勒所问ben愿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大正12。
  4、 《南传相应部五五经》(预流相应经)。
  5、 《大智度论》百卷,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25。
  6、 《瑜伽师地论》百卷,唐.玄奘译,大正30。
  7、 《发菩提心经论》二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32。
  8、 《大丈夫论》二卷,提婆罗菩萨造,北凉.道泰译,大正30。
  9、 《大乘义章》二六卷,隋.慧远法师撰,大正44。
  10、印顺法师著《成佛之道》,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83年6月初版,增注本P282~P306。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