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正法与真实利益绝对相应

首先我们要体认,在这个时代的生活、修行都非常的艰难,也正是世尊在楞严会上所说的,魔障太多了;我们眼所见的,耳所闰的,凡是与我们清净心相违背的,都是属于魔障。所以佛在经上说得好,佛当
首先我们要体认,在这个时代的生活、修行都非常的艰难,也正是世尊在楞严会上所说的,魔障太多了;我们眼所见的,耳所闰的,凡是与我们清净心相违背的,都是属于魔障。所以佛在经上说得好,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也有一些原则,这些原则当然是教诫菩萨,希望后学都能遵守。
第一个原则,佛所说的一切法绝对是与利益相应,也就是说佛帮助我们在现前生活上得到好处,如果说现前得好处,而来生得不到好处,后生也得不到好处,佛说这不是真实的利益。真实的利益是今生得好处,来生后世,生生世世都得好处,这叫「真实的利益」。与此相违背的,诸佛菩萨决定不说。
这句话的意思很深,因为除佛外,在现代这个社会,就像《楞严经》所讲「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师所说当然不是正法,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相信他?有那么多人拥护他?这里面当然有道理。
如果从利益上说,也许这些邪师能够帮助你现前得利益,可是决定不能保证你来生得利益。我们很冷静的去观察,不难体会到,现前可以使你得到名闻利养,满足你的贪瞋痴慢,满足你的烦恼,你也很喜欢,你所要贪得的也都能得到。
说实实在在的话,如果我们命中没有这些富贵,没有这些名利,这些邪师能不能帮我们得到呢?告诉诸位,决定不可能的。假如他能帮助我们得到,那他的能力就超越因果了,他能够把因果定律推翻,诸佛如来都做不到的,他怎么能做到?
由此可知,即使他以种种的方式,很像是他帮助我们得到的,其实那是我们命里所有的,真正的事实真相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些事实,凡是头脑冷静一点的人也能看得出,他这些所有的信徒、信众,是不是个个都能得到名闻利养呢?不见得,真正能得到的是少数人哪,如果说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大概就是真的。
有些人得到,有些人得不到,那就未必是真的,得到的人是他的机缘成熟,业因成熟,果报现前,就是这么一回事情。由此可知不是他的能力,他有能力知道你的果报何时会现前,他是有这些小神通,知道你什么时候走运,知道你什么时候将会升官,知道你什么时候将会发财,藉你的因缘,他说他来加持你,他来保佑你,你上了他的当啊,来生必堕三途,所以这个不是利益,与真实的利益不相应。
佛教导我们,我们要求世间的富贵,不是求不到,常言说得好,「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要怎样求法呢?一定要如理如法,它有正当的理论和方法。
理上来讲,真诚心、清净心、大慈悲心。事上讲的,那就是佛告诉我们的「布施」。财布施是种因,得财富是果报,所以我们要想得财富,一定要修财布施。
你要想聪明智慧,你要懂得法布施。
你要希望你健康长寿,你要知道修无畏布施。
佛是教我们修如是因必得如是果,这个是相应的,不但是利益相应,与法也相应,如理如法,没有求不到的。如果我们有所希求而不能满愿,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自己有业障,障碍住了,所求不能满愿。
这个时候要怎么办呢?要把业障找出来,把业障消除,所求就满愿了。佛在一切经里,这些理论及事实,以及所求的方法,讲得太多太多了,诸位读《无量寿经》就讲得很圆满,读熟之后,有机会同修们在一起要互相研究讨论,经文里的义理如何应用到生活上,我们日常生活、工作要怎样去运用这些原理原则,那才是真修行。
所以要与利益相应,要与法相应,要与理论方法相应,更重要的要与断烦恼相应。魔所说的一切法绝对没有这个,魔不教你断烦恼,魔是鼓励你搞贪瞋痴慢,佛菩萨是教你远离烦恼,灭尽烦恼。
远离烦恼,你的修行功夫就得力了;灭尽烦恼,你才能证果,也就是说你才能得到大圆满,才能得到大自在。
在末法时期,也就是在现代这个时代,诸佛菩萨应世,也就是他们要是再来,再来的人有啊,不是没有,但是不一定是什么身份,有出家法师的身份,有在家居士长者的身份,必是劝你念佛求去净土,为什么?因这是究竟圆满的利益。
如果此生不能往生,不论你修学那个法门,你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也就是说你没有能力断见思烦恼。不离轮回,绝对是三恶道的时间长,三善道的时间短,这是我们不能不警惕的。
佛以身作则,为一切大众说法,守住这个原则,纵然佛陀在世时,各种不同根基的学人,在家、出家的这些弟子,根性成熟了,所以佛说种种法门帮助他们成就,这就是以后留下来这么多的经典。
可是佛在《大集经》上明白的开示后人,佛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正法是世尊灭度后一千年;像法时期禅定成就,佛教传到中国来正是像法时期,所以禅定成就在中国的的确确显示出灿烂的光彩。佛法末法时期净土成就,现在无论是从中国历史的记载,或者是外国人计算的方法,世尊灭度二千年以后是末法时代,末法时代修净土容易成就,这话是佛说的。所以一切诸佛菩萨要是乘愿再来世间,一定劝大家念佛求生净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