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开示:乐说世话有哪些过失(2)

②重颂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这下面总共有二十一首偈,也是属于重颂。 憍傲于多闻。执着诸诤论。失念不正知。是名世话过。 第一句是重颂心生骄慢,不敬多闻。第二句是重颂于诤论多起执着。第三句是前面二十种过失


②重颂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这下面总共有二十一首偈,也是属于重颂。

憍傲于多闻。执着诸诤论。失念不正知。是名世话过。

第一句是重颂心生骄慢,不敬多闻。第二句是重颂于诤论多起执着。第三句是前面二十种过失的第三种——失念不正知。“失念”是随烦恼里面的一种。大乘《百法明门》里面跟我们说烦恼有二十六种,其中有六种是根本烦恼,有二十随烦恼。随烦恼里面分大随、中随、小随,这个失念是大随烦恼之一。

什么叫失念呢?

对于正法常常忘失,也就是我们讲的记性不好,常常忘记。佛在经里面讲的道理,修行的方法,契入的境界,他常常忘失了,失去了正知正见,这些都是与贪着、喜欢世话有关系。无明、烦恼、习气,这是所有一切过失之因。佛在这部经上所说的种种过,可以说都是缘,有因再加上“缘”,果报就现前了。如同经上所说的。第二首,

远离正思惟。

“正思惟”是八正道之一,也就是大乘经上常讲的正知正见。

正知正见的标准是什么?

一定是与事实真相相应。《般若经》上常讲的诸法实相,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相;与诸法实相相应的,这个才算是正知正见。由此可知,佛法里面讲的正知见是非常合理的,决定不是盲从。

身心不寂静。

“心”,妄念很多。“身”,躁动。身心都静不下来。

退失于法忍。

简单的说,他没有耐心。不但学佛没有耐心,在日常生活工作里面,他也没有耐心,这也是世话的过失。

其心不调顺。远离奢摩他。及毗钵舍那。是名世话过。

这第三首是讲用功。“世话”对于我们用功,也有很大的妨碍。“心不调顺”,也就是心里妄想、烦恼、知见很多,修行工夫就不得力了。奢摩他跟毗钵舍那,这是梵语。“奢摩他”翻作止,“毗钵舍那”翻作观。教下常常讲的止观就是禅定。禅也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叫做静虑。“静”就是止的意思,“虑”就是观的意思。可见得翻译的文字不一样,里面的意思、境界完全相同。所以这两句就包括了佛门所有一切的法门;就是修行的方法,把它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两大类。这个止我们讲放下;你能够把身心世界,一切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从这个地方入门,就叫做“奢摩他”。或者你从看破,“毗钵舍那”是看破;看破是这一些事实的真相完全明了、通达了,这个心清净了,从这个入门就叫做毗钵舍那。所以入不二法门,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两种方法,一个是看破,一个是放下。喜欢世话的人,对于用工夫就有妨碍了。“远离奢摩他”,这个止、观你都不能成就。我们念佛,诸位同修必须要知道,会念的人,这一句佛号就是止、观,里面有止也有观。念佛的时候放下万缘,什么都不想了,这就是止啊!一切妄念都止住、都放下了,这一句六字洪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就是观。世尊在《大集经》里面告诉我们,念佛是无上深妙禅,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你老实念佛,不必再去参禅了,念佛是无上深妙禅,这一句佛号里面具足奢摩他、毗钵舍那。

第四、这以下是讲在生活当中,也产生许多过失。

不尊敬师长。爱乐于世论。智慧不坚固。是名世话过。

此地所说的师长,是教导我们学佛的老师,不是世间的这些师长。世法里面的师长,没有教你了生死、出三界,这个地方是指教给你了脱生死、超越轮回的老师。因为你爱好世话、世论,当然把你修道的事业忘失了。或者是至少你也疏忽了,你没有认真去做,这是不敬师长。所以师长并不是要我们常常奉养他、恭敬他,不是这个意思。

怎么样对师长尊敬呢?

依教奉行,这才是真正的尊敬。“智慧不坚固”,这是一定的道理。真实的智慧是从清净心生起来的,你心不清净,哪有真智慧呢!第五首,

诸天不恭敬。龙神亦复然。退失于辩才。是名世话过。

这是你得不到护法善神的保佑。纵然有辩才,你的辩才也会有退转。第六首,

圣者常呵责。如是耽着人。唐捐于寿命。是名世话过。

“圣者”是修行证果的人;他看到你,感到你非常惋惜。必须要晓得,无量劫中得人身、闻佛法,非常不容易。

在佛法当中,尤其是闻到净土法门,那真是无比的稀有。

为什么呢?

这个法门如果你深信不疑,依教奉行,一生保证你解脱啊!

你修学其他法门,则未必啊!

为什么?

其他法门要断见思烦恼。断见思烦恼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这个法门不须要断烦恼,叫带业往生。只要你能信、能愿、肯念佛,你就成功了;所以这个法门叫易行道。在一切大乘法里面,最容易修学、最容易成就。所以它是稀有难逢的法门,遇到这个法门还懈怠,还不能把世间法舍掉,这个叫真可惜啊!“圣者”呵责的就是这些事情。“唐捐于寿命”,“唐捐”是浪费。你这一生宝贵的光阴空过了,没有用在道业上,非常可惜!

诸行皆缺减。远离大菩提。命终生忧苦。是名世话过。

“诸行”是讲你的修行。修行这两个字的含义,我们必须要清楚。要把自己修学的工夫,落实在生活上、工作上,平常的应酬上,那才叫真得力了,真正得到佛法殊胜的利益。这也是过去方东美先生常讲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啊!你真享受到了。“诸行皆缺减”是说你纵然用功,你没有能够落实在生活上,你每天生活工作,处世、待人、接物还是烦恼、妄想、分别、执着,换一句话说,你所用的工夫跟生活脱节了,这一句话意思在此地。“远离大菩提”,生活都不能够得利了,那要是证菩提涅槃,当然更渺茫了、更没有指望了。“命终生忧苦”,“忧苦”是指三恶道。这也是世话把我们的功行耽误掉了。

疑惑心动摇。犹如风吹草。智慧不坚固。是名世话过。

“世话”多的人,耽着世论的人,对于佛经典里面所说的,理论也好、境界也好,常生疑惑,所以他的心不定,或信或不信,他的信心是动摇的,信心不清净。“风吹草”是比喻,就是不定的意思;智慧当然不坚固。下面是比喻,

譬如倡妓人。赞说他勇健。彼人亦复然。是名世话过。

“倡妓人”是表演的,不是真的,也是我们常讲作戏的。作戏不是真的。他在戏台上赞叹这个人“勇猛”,那是台词上这么说的;那个表演的人真的那么勇猛吗?不见得,他是演这个角色而已。这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这个修行人也就跟演戏一样,不是在真干啊!他是搞假的,不是搞真的,这个里头的意思很深、很长。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