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第一二三集)

佛说十善业道经,JK法师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二三集)  2001/1/20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14-123

  诸位同学,大家好!我们接著看《内典研学要领》第三段:

  丙、至於研究办法】

  这一段讲方法。

  於经文长者,必先识其纲领,大段章节,克定进度,恭恪从容,终始莫懈。研究要领,略举其端凡十:】

  经文短的,它的段落、层次很容易看出来;经文长的,就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学经,对於大部的经论,我们要放在后面,从小部经学起;或者稍微长一些,不要超过两万字的,这样的经文我们学起来非常方便,像《金刚经》、《弥陀经》、《无量寿经》,这是比较容易。如果像《法华》、《楞严》就太长了,我们初学的时候确实会非常困难,经文太长;它一部经的文字差不多都在六万字左右,六、七万字,我们辨别它的段落、层次、章法、结构,都不是初学人能做得到的。所以先从小部下手。

  下面这两句话,我们要记住。学东西一定要有进度,要「克定进度」,譬如我这部经书、这个科目,多少个小时把它学完,一定要有进度,进度自己去定。要「恭恪从容」,恭恭敬敬的,很慎重的来做。

  底下举了办法里头十个纲领。第一个是:

  释科题】

  尤其是一般流行的这些经论,在中国人,几乎不分宗派、不分道场大家都喜欢念的,像《普门品》人人都喜欢念,《心经》、《金刚经》、《弥陀经》、《地藏经》,几乎是在中国佛教界非常普遍,这些经典古今注疏都很多,这些注解我们都可以参考,但是决定不能有成见,有成见你就学不到东西。「只提供我参考」,必须自己拿定主意。不能完全跟著人家走,那你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我们要学著自己能够独立。所以古今这些大德,他们讲经我们可以听,他们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只提供自己做参考,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依据什么?一定依据经文,这就是世尊灭度之前教导弟子四依法「依法不依人」。我们直接跟佛学,我们是佛的学生。其他人所讲的、所注疏的,那都是佛的学生,都是我们同学,连菩萨都是同学,他是早期的学长,我们是后期的小学弟,学长的东西可以给我们做参考,提供我们做资料,我们直接向佛陀学习。直接要学经典,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不跟人走。

  我们的老师,老师他真正懂得佛法,我们尊称他「老师」,的确我们尊师重道。可是老师对我们的态度,不是像我们想像的,老师把我们当作同学看待。古时候通信,老师写给弟子的信、学生的信,后面具名是「友生」,这不仅是谦虚,这是事实。「我们是朋友,我们是同参道友」,老师用这个态度对待自己的学生,称「友生」;朋友的「友」,学生的「生」。我们一看到他这个署名,我们就晓得这个人有学问。所以世出世间的学问都在谦敬,佛陀对人都谦虚、都恭敬。

  孔老夫子,我们在《论语》里面看到的,他老人家处事待人接物「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恭敬,对一切人事物都恭敬,决定不敢懈怠,没有一丝毫骄慢;节俭、忍让。这是圣人的德行!圣人德行就是我们自己的性德,换句话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佛法里头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本来是这样的。我们把性德忘失、迷失,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绝对不要认为现在这个样子是正确的、是对的,完全错了!这个要知道。佛菩萨、圣人所表现,那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现在要改邪归正,就得向圣人学习。

  一部经拿到手,这是讲我们开始学习,总是要看古人的注解,古人注解一定有科判,所以我们首先要看他的科题。

  明科意由来及前后照应,使贯通全经血脉。】

  一个完整的注疏,经书的注解,前面一定有总科。总科通常是画成表解,叫总科。也有不用表解的方式,用高低层次的方式来排。一定有总科,那个比什么都重要,特别是用在大经上。所以要常常看科判,要把科判熟记在心中,你对於全经前后经文照应,你一目了然,这样子你整个精神才能够贯注全经。这部经再长,讲的时间再久,你都能贯注。第二:

  明宗用】

  通常一部经前面讲玄义。天台家的「五重玄义」,贤首的「十门开启」,都是在未讲经之前,先把这部经的概要做一个总说,将全经做一个总介绍,这一部分非常重要。讲经的人,他自己的功力、他自己的学历达到什么程度,都在这一部分完全表现出来。所以老学的人,他不听讲经,因为他听的遍数太多,经文都很熟,听它干什么!他专门听玄义,专门听你的心得报告。玄义是他的心得报告。每一个注解都不一样,这就看到每一个人修学的心得不相同。虽然都是五个科目,五个科目他说的不会完全相同,很值得我们去做参考的。我们要把五重玄义这几个科目,应用在小科上。它那是全经的五重玄义,我们现在学一段,这一大科,每一大科里头有大科的五重玄义,每一小科有小科的五重玄义,再跟诸位说,每一句经文有一句经文的五重玄义,你上台就有得讲,不至於上台不会讲。

  每一大科,皆须明记其主旨及功用,以识其要也。】

  这一大段精华之所在。「要」就是精华之所在、精彩之所在。所以你一定要懂得这一个段落里头的宗旨,这一个段落里面的功用。功用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如果没有用处,我学它干什么?学了就有用,这个教诲才是真实的,我们才能真正在经论里头学到东西。第三:

  释名典 名词术语典故】

  『典故』,佛家常讲「公案」,一般人讲「故事」。名词、术语、典故。

  必不惮烦,依疏注或佛学辞典查明之。】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