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儒释道学说讲座—十善业道经(第一集)(5)

第一个,第一福讲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头一条。你看这里头没有三皈五戒;换句话说,这是做人的根本。佛经一展开你看到「善男子善女人」,善就是十善,具足十善才是善男子善女人,有这

  第一个,第一福讲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头一条。你看这里头没有三皈五戒;换句话说,这是做人的根本。佛经一展开你看到「善男子善女人」,善就是十善,具足十善才是善男子善女人,有这个基础才能够受三皈五戒。第二条讲「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你看没有这个基础,不能受三皈五戒,可见得这问题重要。现在我们走过不少地方,看到不少的学佛的同学,在家的十善做不到,十善做不到也就是说三皈五戒就没有了,第一条没有,哪有第二条?出家的《沙弥律仪》没做到,所以为什么佛门这么衰,为什么社会对我们产生这么多的误会,不能怪人,怪我们自己没有学好,我们自己疏忽了。所以现在觉悟了、明白了赶紧补课,不是不能补,可以补。

  我们中国传统教育,在最近这一个世纪疏忽了,至少我们丢掉了三代,一百年。所以现在年轻人不知道,问他的父母也不知道,问他的祖父母也不知道,曾祖父母可能知道,高祖的时候可能学过。为什么丢掉的?原因很复杂,最重要的就是清朝亡国之后,社会的动乱,军阀割据,民生疾苦,接著八年抗战,多少人流离失所!我们都是受害人,十一岁就逃难了,家顾不到我们,学校也不能照顾,当了流亡学生,所以这是因素很多。一百年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现在我们在汤池做这个实验,实验使我们意想不到,不到半年我们传统的根就又发现,根又找回来了,这非常不容易,对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信心。现在我们深深相信,我们要重新把这三个根建立起来,需要多少时间?顶多一年,儒释道的三个根。儒的根《弟子规》,道的根《感应篇》,佛的根十善业。

  为什么要学儒、学道?这个要懂得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佛弟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者,非佛弟子」,佛不承认。为什么?你躐等,你没有按照次序去学,所以佛不承认。佛教传到中国,小乘经翻译得非常完备,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跟我说,他说中文翻译的小乘经,就是《四阿含》,跟南传的巴利文的小乘经,两个对照,巴利文的经典比中文翻译的,大概多了五十几部。将近三千部,只多五十几部,可见得很少,所以小乘经典非常完整。在早期隋唐时候小乘两个宗派,成实宗、俱舍宗,这两个宗到宋朝时候就没有了,所以现在很多人连这个名词都不知道。隋唐时代初期还是先学小乘,后学大乘,可是唐朝中叶之后,我们中国人学佛就改变了方向,不学小乘,不学小乘怎么办?用儒跟道来代替。是好,儒道能代替小乘,所以中国一千七百年来出了许多高僧大德,都是有深厚的儒道的基础。

  我们从净业三福上看,「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就是孝亲尊师,孝亲尊师从儒家那里学,这是根之根,最根本的我们从儒家学。「慈心不杀」,这讲因果、道德教育,从《太上感应篇》里面学。从这里奠定基础然后再学十善业道,你依照这个顺序就容易了。所以为什么一百年以前的人,无论在家、出家底子都那么深厚,他都有成就。现在为什么不能成就?我们要好好想想,这个原因何在?所以我们花一年的时间,把这三门功课补习出来,这三门功课不是念的、不是讲的,是要落实在生活上,要变成自己的思想,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它是要做的,所以这三种都是戒律,是根本戒律。有这三个基础,这三样基础你才能受持三皈,你才能受五戒,出家才能够受沙弥戒;你没有这个基础,受了也没有用,做不到。所以没有根,没有根的花果就像花瓶里面的插花,很好看,没有生命,几天就枯掉了,这个道理要懂。从这个根本上扎根,扎根是不太好看,他有生命,他会成长,这个道理要懂。所以一定要从扎根做起。

  我们今天说实在话最困难的,是从小疏忽了这些基础的教育,在长成当中我们被环境染污;换句话说,我们已经学坏了,再回头当然困难。为什么?你要有勇气、有决心、有毅力,克服自己所有一切不善的毛病习气,你才能回得了头来。如果不能克服习气,你就回不了头,头一个习气,贪心。我这么多年在讲经教学当中常常提示的,我提了十六个字,自私自利这一定要放下,决定不能有,为什么?你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自私自利。所以这个东西是违背自性的,你有这个东西在,你的性德,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永远不会透出来,透不出来,头一个要放下的。

  再就是名闻利养,这个都是外面诱惑你的,你要能够拒绝,不受它的诱惑,不要名、不要利、不求供养。我们的生活,生活有护法神,护法神的头头是韦陀菩萨,你要相信他,他很靠得住。如果我们一心去学道、学佛,心在道上,在弘法利生上,我们如果说饿死了、冻坏了,韦陀菩萨就会被撤职查办,这真的不是假的,那他失职。所以他要照顾我们,诸佛菩萨护念我们,我们还要操什么心!如果你要为自己生活一操心,韦陀菩萨就不照顾你,为什么?他自己有办法,他不需要我照顾,他就省事。所以这一定要懂得,名闻利养可不能沾。过去莲池大师,你看他《全集》里头所说的,他一生得力的就是得力这句话。他年轻的时候参学,那个时候有位大德叫遍融法师,他去参访他,三步一拜,拜到他面前,非常虔诚。见老和尚面,老和尚就是一句话教给他,「你不要被名闻利养欺骗了。」旁边很多大众看到,不知道老和尚跟他讲什么开示,都来听,一看老和尚说这句话哈哈大笑,老生常谈,没什么希奇。莲池大师告诉大众,老和尚对我说真实话,没有高谈阔论,没有好高骛远、谈玄说妙,跟我讲真话。他一生成就得力於这句话,这非常重要。

  接著五欲六尘,这也是诱惑,就是我们精神跟物质上的享受,我们要拒绝。最后四个字贪瞋痴慢。能够真的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你就很容易入门。这十六个字是障碍,障碍你入不了门,你永远在门外徘徊。所以要放下,不要害怕,明天,明天还没到,想明天的事情干什么!昨天已经过去了。所以过去的不要想,未来的不要想,抓住今天就好,这是成功的秘诀。无论世法、佛法,都不例外,所以一定要懂得。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经文,经文说: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

  诸位要记住『龙王』是我们的代表,想到「龙王」就是善於变化,多变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