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研习报告(第七集)(5)

我们怎样用功?在念佛的时候,什么都不要想。但是我们很想什么都不想,偏偏要打妄想,怎么办?有些人告诉我,我不念佛的时候没有妄想,愈念妄想愈多。这是事实。实在讲,不是不念的时候没有妄想,不念的时候,你妄

  我们怎样用功?在念佛的时候,什么都不要想。但是我们很想什么都不想,偏偏要打妄想,怎么办?有些人告诉我,我不念佛的时候没有妄想,愈念妄想愈多。这是事实。实在讲,不是不念的时候没有妄想,不念的时候,你妄想这么多,你没有觉察到。当你一念佛的时候,你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妄想。绝对不是妄想是因为念佛而来的,那你就搞错了。平常你疏忽了没注意,现在一念佛就注意到了,发现了它,可见得妄想原来就这么多。

  前面我们讲的,用四色莲花观想的方法能对治。我念阿弥陀佛,想青莲花青色青光;第二句阿弥陀佛,想黄色黄光,你能够这样想,其他的妄想没有了。把所有一切妄想,想一个东西,想哪一样?随诸位自己的愿。有人想佛的白毫,有人想佛的无见顶相,这个方法教你想莲花。总而言之,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都可以观想,你只要想一样东西,慢慢把它想成习惯。就是用一个念头,把其他所有一切杂念、妄念都打掉,这是一个手段,是一个方法。目的是要清净心现前,是要真正把这些邪见、妄想、浊想去掉,那才叫真正的功夫。

  内想不起,外境自寂。】

  这是真实的功夫,里面没有妄想,外面这个境界就清净了。你看外面这个世界,看一切人、看一切事、看一切物,你会跟从前看法完全不相同。为什么不相同?以前观察这个世间确实是五浊恶世,现在看法,这个世界是清净世界。可见得外面境界确实是随心所转,心清净不但身清净,世界也清净。我们从这个地方可以证实,佛在大乘经上常说「一切法唯心所现,一切法唯识所变」,又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清净,一切法都净;心染污,一切法都污染了。心是一个主宰,心是枢纽,我们必须要认清楚。

  内外法空,一切无生。】

  这是真实的无生法忍。这个境界必须是《仁王经》上的标准,才能够显现得出来,那就是七地以上的境界。

  得无生忍。又无生忍,亦名无灭忍、无住忍。】

  《金刚经》上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由此可知,真正做到无住生心,也是七地以上的境界。最后一节,我们引用《华严经》上说的:

  华严云:无生忍者,不见有少法生,亦不见少法灭。】

  这一段是《华严经》上的经文,说明无生法忍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常问:无生法忍是个什么样子?你什么时候能看到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法生,也没有一法灭,你就证得这个境界了。无生无灭,给诸位说,这才叫事实的真相。我们看到一切法有生有灭,那是个幻相,那个看法是看错了,看走了眼。一切法不生不灭,这个话很难懂,很不容易接受。为什么?我们眼前看的,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就是地球也有成住坏空,怎么说不生不灭是真相?实在说,我们很难接受佛这两句的开示。为什么难?不是我们眼前亲证的境界。

  实在说,我们的心跟佛菩萨的心不一样,原因在此地。佛菩萨的心是定的,是不动的;我们的心是动的,一个念头接著一个念头,从来没有止住过。我们用的是生灭心,看到外面的境界相是生灭相;佛菩萨的心定下来,不动了,看到外面一切现象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是真相,不动心是真心,真心见的是真实相;心里头有念头,会动的这叫妄心,妄心所见的相是妄相(虚妄相),道理在此地。如果我们想像这个道理,能相信、能接受,我们就修定。到我们把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统统舍弃掉,我们的心也定下来了,再看看宇宙人生是不是像佛讲的不生不灭。假如真的看到不生不灭,那果然没错,我们也证明事实的真相确实是不生不灭。

  所以佛法的好处,不是说佛说了就算数,佛从来不讲这个话的。佛说了,你们自己亲证了才算数。佛只是把他自己亲证的境界告诉我们,让我们自己明白这个理论,依这个理论做基础认真修学,早晚也有一天证到这个境界,亲见了,这才算数。所以大乘经上常说「佛不度众生」,就是这个道理。佛为什么不度?证入这个境界是你自己做到的,佛没有帮你忙。佛不过只是把这个事实真相说明,是你自己亲证的,这是自己度自己,不是佛度自己的。下面它的经文很长,我是节录的:

  无生,无来,离欲,无作,无愿。】

  这几种说法,给它总结就是:

  空也。】

  「空」是从理上说的,从本体上说的,所谓万法皆空。

  无灭,无尽,无去。】

  这些讲法都是从事上讲的。事上是不空,事是有。事虽然是有,体是空的,这是佛跟我们讲出宇宙人生事实的真相,事有,体没有。这事从哪里来的?佛所讲的「万法因缘生」,缘生的。缘,用现在的话,就是许许多多的条件,产生这些现象。这现象绝对不是单纯几个条件所生的,是《华严经》上「无量因缘」,任何一法的兴起都是无量因缘,决不是那么单纯的。既是因缘所生,就没有自体;没有自体,自体是空。所以佛法讲「空」是从体上讲的,空不当作「无」讲,空是「有」,如果说无,无中不能生有,所以它这个空不当作无讲。为什么说空?因为我们六根接触不到,眼看不见,耳也听不见,鼻也闻不到,身体接触不到,心里也想不到,只好叫它做「空」。它是真有,真正存在,所以「有」;遇到缘的话,它会变现,会变现成万法,这叫「不空」。如果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我们生活就自在了。自在在哪里?我们用中。佛法讲中道,会用中,用中什么?既不偏於空体,也不偏於假相,那你的生活就得大自在,就真正快乐了。

  儒家也懂,也知道,但是儒家讲的没有佛法这么透彻。儒家讲「中庸」,你看朱熹编的《四书》,我对於他老人家这一招,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朱熹是宋朝人,他也是一个学佛的,在佛门里面真的下了不少功夫。他编《四书》,我没有证据不敢肯定,但是我常常想,他一定受了《华严》的启示。因为《四书》架构跟《华严经》非常相似,他这个灵感一定有地方来的。《华严经》最大的特色是有理论、有方法,还带表演。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表演,把理论方法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出来给你看。所以《华严》在一切经是最圆满的一部大经。《四书》的架构也是如此。《中庸》是理论,《大学》是方法,《论语》、《孟子》是表演。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