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地藏经玄义(第八集)(3)

说识就是真妄和合的心,它的作用是『作总报之主』。「总报」是一切众生,指有情众生、无情众生、智正觉众生。识是总体,是总报之主,作佛是它,作菩萨也是它,作饿鬼、堕地狱还是它。『建有情之体』,「有情之体」

  说识就是真妄和合的心,它的作用是『作总报之主』。「总报」是一切众生,指有情众生、无情众生、智正觉众生。识是总体,是总报之主,作佛是它,作菩萨也是它,作饿鬼、堕地狱还是它。『建有情之体』,「有情之体」,我们现在人讲是生命的来源。生命从哪里来?从它来的。『立涅盘之因』,这是讲超越世间,成佛了,成佛也是它,离开它也不行。

  据此立体,诸法咸收。】

  这是青莲大师在末后做总结论。为什么用它做为经体?他说出来了,以不思议性识为体,所有一切法都包括在其中。不但是大乘法,小乘法也包括在其中,不但是佛法,世间一切法也不能超越其外。他这个说法,比一般只讲以实相为体讲得清楚,跟古大德的讲法有没有差别?没有差别,他讲的也是实相,实相是事实真相。所以以这个为体,好!我们明了之后要真正能接受,想到佛讲经说法理论依据这样的圆满究竟,我们对佛的话不能相信,还有怀疑,过失是在我们自己。这是我们自己没有认识佛陀,没有了解佛法,真正认识佛陀,了解佛法,哪有不相信的道理?信心从这里建立。第二段更要细说,讲「迷悟根源」。接著这底下说:

  言迷悟根源者。起信云,此依阿梨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故名此识为所知依,能与染净所知诸法为依止故。】

  这是《大乘起信论》里所说的,这些经论里面重要的开示,都是大乘佛法的基本教义,我们如果能够明了体会,对於大乘教的修学与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实在说不仅仅我们要明了,更重要的是要体会,自己才真正得受用。如果诸位真体会得,你就不会再有小心量,起心动念所想的、所思的、所执著的范围那么小,错了!为什么叫你起心动念,为尽虚空遍法界著想?这就是要我们做一个转变,我们要与性识相应。怎么相应法?起心动念跟虚空法界著想就相应了。起心动念想到自己,只想到我这个家、这个道场、这个团体、这个地区、这个国家,这不相应,你在迷,你没觉悟,你不知道虚空法界是一体。就好像一棵大树一样,你所想的是一个枝干,不是全体,你这个枝跟那个枝对立了。我们伸手五个指头,你想的是这一个指头的范围,你跟其它就对立了,两个要打架了。你再往深处一想,这五个是一家,再往深处想,这边五个指头也是一家,你才得到圆满。今天这个世间为什么冲突?就是一个手掌,各人是一个指头,打来打去,打得天翻地覆,打得头破血流,不知道是一体,你说冤枉不冤枉!

  什么是法性?什么是阿赖耶?变成现象就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是法性,法性是我们的本性。明心见性,见什么?见到一切众生都是自己,你明心见性了。就像一棵树,你见到根,之后知道整棵树是一体,这叫见性。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然后你智慧开了,决定不可能去伤害一个人,造作极重罪业堕阿鼻地狱的众生,你都会爱护他,你绝不会计较他的过失。为什么?跟自己是一体。这个意思深,后面会讲到。

  《起信论》这几句话说得也很好。『依阿梨耶识』,「阿梨耶」就是一般讲的阿赖耶。『说有无明不觉』,「无明不觉」是妄见,就是大经里面讲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一念是觉,一念是真心,一念是自性,我们前面在序文第一句就讲「一念自性」。在一念上再加一个念,就是无明,《楞严经》讲:「知见立知,是无明本。」这是富楼那向释迦牟尼佛请教,无明从哪里来的、无明为何来的、为何会有无明?佛是这样答覆他,这个答覆好,把事实真相完全说出来。知见就是一念,你在一念上再起一个念,就是无明。所以立知就是你再起一个念头,这就是无明。「一念」是什么?一念是无念,无念叫一念。《楞严经》举例举得好,譬如我们张开眼睛,外面境界相看得清清楚楚,这是一念,这叫正念,这叫佛知佛见,是你见性见。见到外面什么?色性。可是你起了念头:「我看见了」,坏了,这就立了一个知见,这就是无明本。从这个无明再发展,妄想、分别、执著就愈来愈多,这个麻烦就来了。

  诸佛菩萨为什么有能力给一切众生解粘去缚,他有什么本事?他就是能保持一念,他不堕落到第二念,他本事在此地。所以他看我们永远看得清清楚楚,我们看他看不清楚,他的本事就是永远保持一念,不堕第二念。不堕第二念,你要晓得就是不堕无明,这是你厉害高明处,这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现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永远保持第一念,这一念是自性,这一念是真心,这一念里面不带妄,这是涅盘的真因。如果从第一念里头再生第二念,这就是「知见立知」,世尊说这是「无明本」。外面境界就产生变化,所有一切相分,相分不是真的,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虚妄相,随著你的分别、妄想、执著在转变,所以变无量无边的法界。十法界是纲领,无量无边不好说,将无量无边的法界归纳十大类,跟我们讲十法界,每一个法界都是无量无边。经里面这些文句、这些道理,我们要细心去观察、体会,能够落实到自己生活上就受用无穷,真是佛法里面所讲的「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个效果非常快速,真的所谓是立竿见影,你立刻就能得受用。

  所以他『能见能现』,这一能就坏了,就落在第二意。『能取境界』,更糟了,愈迷愈深,这取是执著了。「能见能现」是分别,「能取」是执著,「不觉」是妄想,妄想、分别、执著,麻烦就大了。所以佛说这个识叫『所知依』,所知是所知障,所知障是依什么起的?依这个起来的。『能与染净所知诸法为依止故』。学佛中下根性的人,换句话说,还没有见性之前,你学佛也依靠这个。见性之后有没有离开这个?没有离开这个。你要是离开它,你自己得不到受用,也不能他受用。可见得悟了之后,成了佛之后,自受用、他受用还是它。但是那个时候自受用、他受用清楚明白,我们现在不知道,迷在其中。青莲法师在这段文里面引经据典,内容相当丰富。

  又名种子识,能遍住持世出世间诸法种子。】

  这也是《起信论》说的。为什么称它为种子?这都是说识的性质、功能。『遍』是周遍,周遍住持世间法跟出世间法一切种子。『种子』,遇缘就能起现行,就能变现世出世间法的依正庄严。出世间法变现的什么?一真法界,《华严经》上讲毗卢遮那的华藏世界,净土经论讲的西方极乐世界,一切诸佛的报土也是它变的;世间法里面讲十法界,十法界都是世间法,这个依正庄严还是它变的。这个说法跟《维摩经》讲的意思相同,《维摩经》讲: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