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普贤行愿品的启示(第五集)(6)

我皆於彼随顺而转。】 菩萨教给我们,我们对於这种种不相同的众生统统要『随顺』。怎么「随顺」?随顺要能忍,你不能忍受就不能随顺,换句话说,六波罗蜜里面的忍辱波罗蜜重要。我们在「常随佛学」里面,学佛著重在

  我皆於彼随顺而转。】

  菩萨教给我们,我们对於这种种不相同的众生统统要『随顺』。怎么「随顺」?随顺要能忍,你不能忍受就不能随顺,换句话说,六波罗蜜里面的忍辱波罗蜜重要。我们在「常随佛学」里面,学佛著重在布施,佛是什么都放得下,六度里面学一个「施」。「恒顺众生」,在六度里面要学一个「忍」,我样样能忍,我能忍就能顺,你能顺众生,众生就欢喜,特别是学佛的人,这一点大家特别要留意,学佛的人不能忍耐会被人见笑,「你学的是什么?」不学佛的人不能忍受还情有可原,学佛的人怎么可以不能忍受?我们举最浅显的例子来说,入境随俗,没有任何的要求。最平常的,生活习惯,你吃什么,我跟著你吃什么,不要我喜欢吃什么,你要替我做什么,你这不叫找人家的麻烦吗?人家如果尊敬你,给你做,他欢喜;讨厌你,「这个人真麻烦,下一次再不要去找他」,所以要知道顺众生。我们睡眠,我喜欢睡硬铺,到这个地方来了,人家给你一个弹簧软铺,你要不要睡?照样,随喜,也要受,要忍受,不能叫人家特别给你换个床铺。实在讲软铺容易找到,硬铺还有些地方找不到。生活习惯、礼节、应酬统统要随顺。

  所以我常跟同修们说,佛法讲求的是本地化、现代化,因为我们是本地人、是现代人,那要不是本地化、现代化,我学它干什么?学了没用处。本土化、现代化,学了马上就有用,这才值得学习,应当要学习。学了没用,这就不必学了。

  所以对人要以孝敬之心来随顺,随顺一切人就像随顺父母一样。父母有时跟我们意见不合,我们会忍一忍,顺他,让他欢喜,其他的人就不行了,自己受不了,就有争执、有意见了。怎么样去学习?看一切众生就像看父母一样,随顺他,敬一切众生就像敬老师一样,在这里面修忍辱、修禅定、修般若。换句话说,修行一定在广大种种不同的群众当中修,修自己的清净心。极不清净环境里面,我心清净,你功夫成就了,而不是到人都不到的深山荒野之处去住一个山洞修行,这儿清净,那儿清净是没错,心里头还胡思乱想,这怎么清净?不清净。清净心要在红尘里面修,修清净心,那个叫真清净。平等心要在极不平等的境界里修。什么不平等?怨亲不平等,那是我最亲爱的人,这是我的怨家对头,死对头,这两个平等了,那没有一样不平等,所有都平等了,所以冤家是善知识、好老师,你在他那里得什么?得平等。这种修行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历事炼心,我们要经历种种不同的事物,要经历种种不同的人事,在这个里面真正修到了清净平等。清净平等一得到,你们想想看,菩萨六波罗蜜就圆满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度、般若统统都圆满了,所以六度要跟清净平等觉来说,六度是因,清净平等觉是果报。

  要把一切众生看作诸佛、看作菩萨。所以佛眼睛里面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佛成佛的时候,他说他所看到的,「大地众生同成佛道」,也就是《华严经》里面「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是什么时看到?自己成佛时候看到,没有一样不是佛。换句话说,凡夫眼睛里面看到佛菩萨也是凡夫。我们要问,这法界里有没有佛?有没有凡夫?没有,真的给你讲,无佛,无凡夫。法界是平等的,为什么会有差别?是因为你的心想不平等,所以平等的法界变成差别的法界。平等法界是真的,差别法界是假的,是我们妄心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佛今天叫我们学佛,如何把差别甩掉,平等真境界现前,普贤十愿能帮助我们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虽然在平等法界里面见到差别,这是诸佛菩萨度化众生,大慈大悲度化众生,度他圆满;在差别法界里面见到平等,这是自己修行证果,是自度圆满,所以对於一切苦难的众生我们要尽心尽力帮助他。

  苦难从哪里来的?你要不把病根找到,你没有办法彻底帮助他。苦难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说老实话,你修一点善也是鸡毛蒜皮的小善,不是真正大善。所有一切苦难众生,苦难的来源都是迷惑颠倒,换句话说,对人、对事、对物,想错、看错、做错,六道众生,就是这个错误浅深广狭程度不同而变出六道。人、天想法、看法错误的程度浅一点,畜生、饿鬼想法错误深一点,地狱众生那是最深,那是完全错了,这么来的。要叫众生都能恢复到正知正见,就是说明他对於宇宙人生一切事理的想法、看法不错了,都对了,要靠什么?要靠佛菩萨的教育。从这个地方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要想帮助那些苦难众生,什么方法是究竟的、是彻底的、是圆满的?帮助他破迷开悟,换句话说,要把佛陀的教育介绍推荐给他,帮助他来修学,他的问题自然解决了。从这里我们多少能体会到世间什么是最真实的,佛教教学是最真实的,什么是最可贵的?佛教教学是最可贵的,没有比这个更真实、更可贵。

  我们真正体会到,真正明白,真正觉悟,我们尽心尽力来贡献这个教育的事业,这才真正能做到回向偈里面讲的「上报四恩,下济三苦」。要不能尽心尽力去促成这个教育的建立、推广、普及,我们那个回向偈也就白念了。所以我常常讲念这个回向偈是唱歌,有口无心,唱一遍给泥塑木雕的佛菩萨听一次,天天在那里唱,它天天在听,都不起作用。

  这是帮助众生最有效、最究竟的方法,众生肯不肯接受?我把佛法劝你,你愿不愿意接受?多少人一听就摇头,掉头就去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怎么办?佛教菩萨要行方便法,这就讲摄受众生。我们讲供养里面有摄受众生的供养,摄受是什么?诱导他,佛在经上教菩萨「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他有欲望,满足他的欲望,用这个欲望去引导他,把他引来之后再把佛法送给他,这是个很好的方法。所以菩萨要修财布施,为什么?你不修财布施,跟他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我常常送你礼物,常常来帮助你,「这个人不错,他对我很好」,然后你再劝他,哪里讲经,我们去听,不好意思不能不去听,虽然不想听不好意思不听,这是摄受。听久了,他自然就明了了,他就真的入门了。小恩小惠要常常布施,在家同修要知道常常布施小恩小惠,跟大家结缘。你如果要发心将来讲经说法,法缘一定要结,你要不肯结法缘,到你将来讲经说法,讲得真好,天花乱坠,没人听,为什么没人听?没有缘。讲经大家来听,这都与我有缘的,没有缘他不来,佛不度无缘之人,所以要广结法缘,这个与大家有缘。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