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大势至念佛圆通章研习报告(第八集)(5)

疏钞 三、有五法门。见五土佛。〈一〉忆想外境念佛。生变化土。见化身佛。〈二〉摄境归心念佛。生劣受用土。见劣受用身佛。〈三〉心境互融念佛。生胜受用土。见胜受用身佛。〈四〉心境双泯念佛。生法性土。见法性身

  疏钞三、有五法门。见五土佛。〈一〉忆想外境念佛。生变化土。见化身佛。〈二〉摄境归心念佛。生劣受用土。见劣受用身佛。〈三〉心境互融念佛。生胜受用土。见胜受用身佛。〈四〉心境双泯念佛。生法性土。见法性身佛。〈五〉圆融无尽念佛。生法界无障碍土。见法界无障碍佛。】

  『有五法门,见五土佛』,古大德有这一个说法,我也把它节录在此地,提供大家参考。修行就要像善导祖师说的,我们一定要依佛所讲的。菩萨所说的如果与佛讲的不一样,我们都不听,一定要听佛的话。听哪一尊佛的话?我们修净土,一定要听阿弥陀佛的话;其他的佛讲的话与阿弥陀佛不一样,我也不听,这就对了,你往生才真正有把握、才真正靠得住。诸佛菩萨尚且如此,其他人与我们讲这个、讲那个,怎么会动摇?决定不会动摇,你信心清净,决定得生。这一段我把它念一念。

  第一种『忆想外境念佛,生变化土,见化身佛』,把心外心内分得很清楚,有分别有执著。我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距离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国土。你常常有这种分别执著,这样念佛,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一心不乱,当然事一心不乱可以念到,理一心不乱得不到,因为你有分别妄想,不能得理一心。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生凡圣同居土,见变化佛,见化身佛,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第二种『摄境归心念佛』,这个功夫比前面要高一等,他晓得境界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是自心变现出来的,心境一如。虽然还没到一如时,可是分别执著的念头不强,不那么样的去执著、去分别。『生劣受用土,见劣受用身佛』,这就是方便有余土,还是见的应化身,应化的身相比前面一种殊胜。

  第三种『心境互融念佛,生胜受用土,见胜受用身佛。』这就有一点接近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见到佛的报身,报身佛。

  第四种『心境双泯念佛』,心境的念头也没有了,心地到真正清净了,到西方极乐世界生常寂光净土。这是『生法性土,见法性身佛』,见到法身佛。

  第五种『圆融无尽念佛』,这是念佛最高的境界。『生法界无障碍土,见法界无障碍佛』,这个境界里面一见一切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诸佛都见到。

  虽然有这么一个说法,人家提起来,我们也听说过。可是我们一定要依《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上有没有这个意思?有。虽有,它是圆融的。净土确实有四土九品,但是在西方世界的四土九品是平等的。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见的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弥陀的化身就是报身,就是法身。三身一体,无二无别。所以见化身就是见法身,见法身也就是见应化身,它与其他世界不相同。生变化土就是生实报土、常寂光土,因为它四土是平等的。不像其他世界,四土是有隔碍的,不在一起;三种佛也不是一个境界,所以绝对不是说,一生一切生,不是的。西方净土特别,我们要知道,他说的并没有错,可是你若执著这个境界就错了。因为西方境界是圆融的,你要能合起来看。这五个,「一即是五,五即是一」,任何一个里面包含其余四个,那就是西方境界,一点都不错。不能把它分开来看,要合起来看,一就是五,五就是一。

  疏钞四、具信愿行三资粮。闻思修三妙慧。始名念佛人。净宗学会要求念佛人。要具五德。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一向专念。求生净土。依佛为境。心。愿。解。行。一一同佛。是真念佛人也。】

  此处把念佛人的标准说出来了,大势至菩萨要接引的、要欢迎的是念佛人。我们合掌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不是他接引的对象?我们自己以为是对象,是念佛人,其实未必,要看我们与他的标准相不相符。他的标准,所有净土经论里面都是这种说法,可见这个标准不是假造的,一定要具足「信愿行」这三个条件。蕅益大师、莲池大师在《阿弥陀经》注解里,就把《阿弥陀经》分成「信愿行」三分,可见这三个条件非常重要。

  「资粮」,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条件,要具备三个条件。信,像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所说的六种信,第一个要信自,第二个信他,第三个信事,第四个信理,第五个信因,第六个信果。「自他、事理、因果」完全没有怀疑,这才是信。

  念佛人、修净土的人,《要解》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印光大师说得好,即使佛再来到我们世间给《阿弥陀经》做注解,也不会比《要解》做得更好,印光大师把蕅益大师捧到最高处、捧到颠峰。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大势至菩萨对於蕅益大师这样的奉承,蕅益大师是什么人?他要不是阿弥陀佛再来,必定是观世音菩萨再来。蕅益大师的身分没有暴露,印光大师的身分暴露了,我们晓得他是大势至菩萨。所以这是佛亲自来给我们注解《阿弥陀经》,这部经典非常重要。

  净宗学会虽然依「五经一论」,其中最重要的三部经:《无量寿经》、《弥陀要解》、《普贤菩萨行愿品》。这三部经是我们必修的,你从这些地方才真正了解「信愿行」的重要性。「闻思修」三慧这个法门是大乘法门,具足三慧、三资粮,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才是楞严会上标准的念佛人。

  现在这个时代,我们理论上的依靠,五经或者是三经。三经就是指《无量寿经》、《弥陀要解》、《普贤行愿品》,这是我们理论上的依据。在行门上,一个念佛人现在还没到极乐世界去,身体还在世界上,在这个世界必须跟这个世界人相处,我们要用什么态度与他们相处?

  我们提了六个科目。第一个是『五德』,五德不是佛说的,是孔夫子教导我们的。《论语》里学生对老师的称赞,老师有五德:温、良、恭、俭、让。我们学佛要以这个为基础,这是作人。人都做不好,还想成佛?还想到西方极乐世界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不可能!阿弥陀佛欢迎你,但是与诸上善人格格不入,自然就不能合群。一定先要修五德。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