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阿弥陀经对现代人的启示(第五集)(3)

「名闻佛」,此地的名闻是实至名归,不像前面。前面是小有名闻,小小有一点名气,我们今天讲的有一点知名度;那个恐怕会产生障碍,这个时候实至名归,不一样。「名称普闻於十方,表为人天眼目,如观音、普贤、佛门

  「名闻佛」,此地的名闻是实至名归,不像前面。前面是小有名闻,小小有一点名气,我们今天讲的有一点知名度;那个恐怕会产生障碍,这个时候实至名归,不一样。「名称普闻於十方,表为人天眼目,如观音、普贤、佛门祖师」。他们在佛法的德望、地位,要用现代话来说是佛门的权威,足以代表一个宗派,或者代表一个法门,能够影响到世间,能够影响到历史,他有这么样伟大的成就。

  第三位是「名光佛,表大智随演(随是随缘,演是演说),法音远闻,能令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可见得到这个阶段,佛法在世间是普遍的弘扬,佛教的事业是无比的兴旺。

  第四尊「达磨佛,表大法师承自佛,堪为众生轨范」。达磨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就是法,佛法僧的法。达磨法,达磨佛,这是表学佛一定要有师承,一定要有个老师,没有老师不能成就。所以我们修学成败的关键,就是在你一生当中能不能遇到好老师。好老师到哪里去找?实在说,愈是好老师愈谦虚,愈是好老师他自己说他无能。我们怎么办?我遇到李炳南老居士,我们认为他是当代的大善知识,他自己怎么说?无德无能,我没有能力教你。没有能力怎么办?他有他的善巧方便,他教我们学印光法师。不敢自己做师,不敢自己认为自己是老师,而把我们这些学生看做什么?看做学弟看待,看做同学,学弟看待。老师?印光祖师是我们的老师,印光祖师不在,印光大师的《文钞》在,依照《文钞》的教训自行化他,以印祖为老师。这个态度谦虚到极处,这是真正善知识。所以我们尤其是在末法时期,遇不到真正善知识,炳老教给我们这个方法就非常有效,我们以古大德为老师,跟古大德学习。

  印祖距离我们最近,他是民国初年的人,他的文章虽然是文言文写的,非常浅显,很容易理解,末法就以他做为我们启蒙的老师。我们福慧的基础奠立之后,我们再去参访,再去进一步求广学多闻。广学多闻到哪里去参访?这一点我要贡献诸位同学们,广学多闻参访要参访过去的大善知识。过去的大善知识怎么参访法?藏经里面,特别是《续藏》里面,古来祖师大德对於经论的注解非常非常之多,你去读一切经论的注疏就是参访古大德,这个没有错。古大德是真正成就的人,你参访他们才会得到真正的东西。现代人不太可靠,我们是肉眼凡夫,不知道他所学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他的东西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我们没有能力辨别,我们也不敢妄谈。

  古大德的东西已经收入藏经了,从前注疏收入藏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我们中国最晚编辑的藏经是《龙藏》,前清干隆时候所编的。著作要入藏,必须要经过皇帝以圣旨去命令,他这个著作可以编到藏经去;如果没有圣旨,你的东西再好也不可以编到藏经里去。那么皇帝他怎么晓得这个东西好不好?他当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看,当代的高僧大德把这个著作统统都看过,大家公认这个作品不违背佛意,不违背经旨,这才送给皇帝,请皇帝批准入藏;换句话说,这就是个标准。这样严格的标准,说明凡是入藏的东西都是非常可靠的,都是正知正见,决定没有错误;换句话说,给他们检定了哪是真正的善知识。

  所以我们今天参访什么人?要参访古来的大德,这就正确。在古大德里面成就自己权实二智,圆满的后得智,你再看看现代人所讲的,现代人所写的,你一看就明了。他哪个地方说的对,哪里说错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会误入歧途,你有这个能力。所以自己修学要依古大德为师,参访也要依古人作为善知识,这个样子你决定不会有差错。现前世间出名的法师,这个名师(名是出了名的)不见得可靠;古时候讲明师是光明的明,是心地真正清净、光明;那个明师是善知识,现在在世间出了名的名师靠不住,不见得可靠。我们对於世法的名利要辨别清楚,不值得我们羡慕,不值得我们学习的。这是说的师承,非常非常要紧。

  世尊在灭度之前,教给我们后世的弟子有「四依法」,我们表解也列出来。四依法里第一个是「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经典,一定要依靠经典,经典是佛亲口所说的。第二个要「依义不依语」,要依经典所说的道理,所说的方法,要依这来修学;至於言语,多说几句少说几句没有关系。文字是言语的符号,譬如说一部经传到中国来,几位法师翻译,翻译文字当然不会完全一样,但是总是大同小异,意思没翻错就对了,不必斤斤执著在文字上,那就错了。

  第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佛说一切法,有了义的、有不了义的。什么叫了义?什么叫不了义?了义的经典是帮助我们、教给我们了生死、出三界,断烦恼,证菩提,这种经论就是了义;凡是教我们得人天福报,这是不了义。为什么?没出得了三界,只度眼前的难关,那不是个永久的方法,这是我们要能够拣别的。甚至於一部经里面有不了义的那些教训,是教我们眼前怎样处事待人接物,这部分教诲属於不了义。凡是教我们如何断烦恼、如何了生死、如何往生不退成佛,这样的开示、这样的经文,这是属於了义。在一切大乘经典里面我们都能够看到,我们要知道拣别,要知道怎样去修学。

  第四是「依智不依识」,这一条非常非常重要。智是理智,识是感情,学佛要想真正得到佛法真实的功德利益,一定要有智,不能依感情,情是迷,用感情来学佛那就错了。所以,佛法不是宗教,宗教是用感情的,所谓是有宗教的热忱、宗教的感情。在佛法里面不一样,佛法要用智,破迷开悟,舍情,要趋向於智慧。旁边我举的窥基大师作《阿弥陀经通赞疏》,以他为一个例子,这就是依智不依识。窥基是玄奘大师的学生,玄奘大师有《弥陀经》的译本,玄奘的徒弟给《弥陀经》做个注解,不用老师的译本,还用罗什大师的译本,这就是智慧的抉择,不是感情的抉择。要现在人感情的抉择,我当然要注解我老师的译本,我怎么可以注解别人的?我老师翻得不比别人差。那就感情用事。两个虽然翻得一样好,一个已经流通,一个还没有流通;已经流通了,我们就帮助它流通,没有流通的就放在《大藏经》留给后人做参考。你看这是什么样的心量?没有一丝毫的私情,纯粹是理智。举他做例子,依智不依识。

  第五尊「法幢佛,表为众生作择法眼(替众生抉择法门),建法幢,立宗旨,大行教化,福度众生」,这是弘法利生事业达到颠峰的时代。像我们中国在隋唐时代,八大宗的建立,祖师大德辈出,在我们中国历史上称为佛教的黄金时代,就是表这桩事。我们依照经典理论、方法来修学,佛法黄金时代还是一样可以重现,特别我们希望能重现在我们这个时代。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